趣读网 > 玄幻奇幻 > 嗜人之夜 > 第五十三章 灵魂挣扎

第五十三章 灵魂挣扎

    “人生不过是一个行走的影子,一个在舞台上指手划脚的笨拙的伶人,登场片刻,便在无声无息中悄然退下;它是一个愚人所讲的故事,充满着喧哗和骚动,却找不到一点意义。”

    ——莎士比亚《麦克白》

    列车飞速地前进,阿瑟-浮士德躺在冰冷的地面上,意识模糊地倾听着恶灵们的欢唱。眼前的壁画混成一片漆黑,似乎恶魔打败了天使,占据了一整个天堂。

    “谁说从天堂下来的就一定是洁白的天使。天使只是人类赋予它们的名字,人类也完全可以赋予它们‘恶魔’的称号。”那个声音又响了起来,在车厢中回响,回荡在阿瑟-浮士德的耳畔。

    列车犹如一条细长的管道,两边都是无尽的黑暗。一切好像似曾相识,一阵臭味扑鼻而来。

    是那个下水道,曾经逃亡途经的下水道......

    靡菲斯特:

    “你是否还记得,

    我可怜的人儿。

    你备受摧残,

    连最珍贵的记忆也被夺去,

    他们让你沉沦,

    让你堕落于此。

    高贵的人儿有着残忍的手段,

    被奴隶的人儿有着迎合的嘴脸。

    而你,我卑贱的朋友,

    你处在比奴隶还要再低下的境地。

    你低着头与命运抗争,

    但没有任何的赞歌,

    歌颂你阴暗的人生。”

    阿瑟-浮士德:

    “赞歌,永恒的歌声,

    ‘它向每个人的耳里传进,

    在我们的一整个人生,

    时时刻刻都嘶嚷不停!

    我早晨蓦然惊醒,

    禁不住泣下沾襟,

    白度一日时光,

    不让我实现任何的希望,

    连每种欢乐的预感,

    也被歧视的言语中伤。

    而且千百种丑恶的人生现实,

    阻碍我活泼心胸的创造兴致。

    到了黑夜降临,

    又不得不忧心忡忡地睡去。

    这是我还是不得安宁,

    常常被噩梦侵袭。

    我内在的神明,

    能够刺激我心灵的方寸净土,

    却不能将外界事物移动分毫。

    这让我感到生存是一种累赘,

    我宁愿死去也不愿生存。’”【1】

    靡菲斯特:

    “但死亡绝不是受人欢迎的客人。【2】

    你还有你的剧作,

    那是你生的希望;

    你还有你的过往,

    那是你寻觅的使命。

    你渴望将你的剧作展现于世人,

    你渴望用你的著作唤醒——

    每一个虚伪的市民。

    你黑暗的人生并非累赘,

    谁说暗淡就没有价值?

    这座城市被光明笼罩,

    谁说终日白昼就是辉煌?

    黑夜使世间平衡,

    倘若太阳长年累月挂于天际,

    那世间的河流必会干涸,

    那世间的槁木必会枯萎,

    世界必会响起末日的钟声。

    黑夜与白昼构成了最完美的平衡,

    这两者都是造物主最完美的杰作。”

    阿瑟-浮士德:

    “黑暗与光明本该同在,

    每个人的人心都具备着这两面。

    再高尚的人也有丑陋的一面,

    只要‘本我’与‘超我’不过时,

    只要人还有欲望,

    那人心的暗与明,

    永远都是对半而分。

    那是一种平衡,

    一种构成人平衡内心的真谛。

    只有高尚没有虚伪的人注定是扭曲的,

    也是不存在的。

    但是,到底是怎么样的一种诅咒,

    一直深深地压迫着我的感官!

    束缚着我的精神与灵魂?

    我诅咒名誉和不朽的名声,

    它们在梦中把我欺骗!

    我诅咒所有的虚伪的迎合,

    诅咒那最高的爱恋。

    我诅咒希望,诅咒信仰!

    诅咒忍耐的观念!

    他们虚伪地活着,

    他们安逸地活着。

    每个人都在演戏,

    他们的‘人生不过是一个行走的影子,

    一个在舞台上指手划脚的笨拙的伶人,

    登场片刻,便在无声无息中悄然退下;

    它是一个愚人所讲的故事,

    充满着喧哗和骚动,

    却找不到一点意义。’”

    靡菲斯特:

    “来吧,我将带你回到你的过去。

    回到一切悲剧的起点,

    在那里你将会找到意义的答案,

    在那里你将会知晓,

    你迷惘的人生是如何溃败、倒塌的。

    让我们来把记忆的碎片搬进虚无,

    让我们一起悲叹美的消散......”

    一切戛然而止,列车飞速地行驶起来,几乎接近了光速。阿瑟-浮士德眼前一片漆黑,他再也没有听到恶魔的窃窃私语,再也没有听到三个小伙对他的辱骂。

    一切都飞快地进行着,时光似乎在倒流。但是这一次,他同一个旁观者一般凝视着自己的过往。

    又是曾经熟悉的肖邦《夜曲》,又是那曾经的气息。

    他似乎在模糊中再一次看到了那个美丽的女人。

    她是谁?为什么这般的熟悉?

    她是谁?为什么看到她我的心会跳动得如此剧烈!

    所有的过往都好似一出电影,阿瑟-浮士德站在屏幕前看着这场他自己主演的电影。而那电影似乎在用二倍速播放,同这快速行驶的列车一般飞速前进着。

    那电影播放得飞快,没有倒带也没有卡带,所有的点点滴滴都汇成河流涌向大海,涌向黑暗无底的深渊。

    他闻到了莱茵乡里麦海的芬芳,他看到了在他面前翩翩起舞的玛甘泪。

    记忆的枷锁被靡菲斯特彻底地打开。所有美好的黑暗的幸福的压抑的,全都汇在一起。阿瑟-浮士德凝视他的过去,他颤抖、他哭泣,他绝望、他狂笑。

    那是一种比人格分裂还要悲哀的表现,他在想哭的时候不受控制地狂笑,在想笑的时候又不受控制地狂哭。他挣扎、他压抑,他愤怒、他痛苦。

    所有的一切都混杂在一起,深深地无情地敲击着他那麻木的内心。

    过往的一切就在他眼前一一重演,靡菲斯特是残忍的,他为了达到目地而不择手段。

    ——让一个受尽苦难的人面对他过往的苦难,世间没有比这个再残忍的事情了。

    然而所有的一切都浓缩在了这短短的几分钟内,当列车停下,一切再次归于平静。

    随着“叮”的一声,列车的广播响亮地响了起来——“列车已到达终点站,请各位乘客下车。”

    广播不停地重复着,唤醒了迷糊中的阿瑟-浮士德。

    他缓缓地睁开了双眼,泪水早已湿润了他的眼眶。他面容狰狞,仿佛刚随着维吉尔与但丁一起去了一趟地狱。他的灵魂挣扎着,他从未如此痛苦过。

    他缓缓地站起,列车的车门已经敞开。

    靡菲斯特的声音再一次响起——

    把记忆的碎片搬进虚无,悲叹美的消散【3】......

    ---------------------------------------------------------------------------------------------------------------------------------

    注释:

    1.“它向每个人的耳里传进......不愿生存。”:出自歌德《浮士德》,有所改动。

    2.“但死亡绝不是受人欢迎的客人。”:同上。

    3.“把记忆的碎片搬进虚无,悲叹美的消散。”:出自歌德《浮士德》,原话为——“我们把碎片搬进虚无,我们悲叹美的消散。”在此借用,为贴合情节而加进“记忆”这个词。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