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天启,天启 > 第二十六章 必将承载大明未来的,马车(3)

第二十六章 必将承载大明未来的,马车(3)

    朱由校没说话,盯着鲁大木。

    鲁大木突然觉得身子一冷,清醒了过来。意识到现在是在御前。

    忙跪下再重复一遍:

    “臣,鲁大木,记下偏厢车要求了!”

    朱由校沉声说道:

    “鲁卿,军中无小事!

    我再强调一遍要求:

    基础功能之外,不必精细。此车肯定是要考虑野外临时制造的。

    样车制出后,交戚家军试验,他们会按戚家军使用标准,检验样车品质。

    戚家军车阵用的偏厢车形制,都是用的兵部图纸。

    跟你用的是一样的。

    你可别做出样车来,让戚家军说还不如他们自造的呢。”

    鲁大木回道:

    “臣记下了!”

    “平身吧。”

    鲁大木站起来,轻轻试了下额头冒出来的汗。

    李如铁、马奔也严肃起来。

    朱由校借此机会,顺便敲打了下三个工匠头子:

    “你们做工匠实务的,有实务功绩,朕是不吝赏赐和嘉奖的。但实务做得不到位做得跑偏了,那朕也是不吝处罚的。”

    做实务的容易强迫症,所以有些质量一类要求,其实不用多提。特别是大匠,做不好他自己都会感觉难受,会拆了重做好。但强迫症也容易跑偏,会偏执地按自己的理解或审美自顾自的做下去,有时候甚至自己都控制不住自己,明知故犯。

    比如现在朱由校要求的“不必精细,考虑野外制造”,就很挑战鲁大木的大匠强迫症。

    估计他要真按朱由校的要求做出来,会忍不住打自己的徒弟一顿,以散散心中那股子特别的别扭。

    朱由校可是没少碰到过这些强迫症,所以特意敲打了下三个工匠头子。

    三个工匠噤若寒蝉。

    看到三位工匠重新进入状态,朱由校继续道:

    “军用偏厢车就这样安排了。

    鲁卿再按模型形制,做二种大小的车子。一种载20石粮食,一种载10石粮食,作为军中运输粮草使用。

    鲁卿注意。此二款车,也是可以作为民间运输使用的。所以要足够耐用。”

    鲁大木点头记下。

    虽然他不太同意此车民用的价值。但这不妨碍他按形制做出车来。

    朱由校心说,我现在不会告诉你们我要搞“秦直道”。现在说了,你们一帮人全都要死谏大喊“皇上,你不能做‘暴秦’一样的‘暴明’啊!”

    时机成熟了,我再提。

    朱由校继续:

    “鲁卿再按此形制,做一款乘用车,4马驾或2马驾。朕自己可能也会用。”

    朱由校摇手阻止要说话的鲁大木和王安,继续道:

    “别急,听我说。

    为了鲁卿所说的‘皇辇御车要稳且重’,整个车的底盘,可以考虑用钢铁制造。必要时,可以在底盘加配重。

    此车力求豪华气派,但重点要落在安全性上,要保证车辆翻倒时,乘坐人员仍然可安然无恙。”

    鲁大木听到这里心里暗道,果然,帝王需求的尽头,必定是享受。

    继续听朱由校提要求:

    “车的形制和厢内装饰,鲁卿做主安排,成品之前,不必给我来看样式。

    车子共做2辆,一辆做好后拉来给我看,另一辆直接试车。我的要求是日速300里来回跑一趟洛阳,车子除了日常上油脂等维护外,不需要大修维护。“

    鲁大木听到这里,脸有点发白,完全忘记那个帝王享受了。

    这车10天内估计要跑3000里!皇帝的要求是啥问题不能出!这要求高不高不知道,但他鲁大木做车,从没碰到过这样子要求。

    能不能成,他不知道。

    朱由校盯着鲁大木看。鲁大木转头看了看李如铁,马车这种东西的寿命,当然主要看磨损件了。

    结果看到李如铁同样脸色发白。

    鲁大木眉头皱起,这个时候不可能跟李如铁去商量,但皇帝的话现在就得回啊。想了想,前面说实话还升官了呢,所以咬咬牙拱手回道:

    “禀告皇上。此车跑如此远途,臣实无把握。

    此前臣也从没听说车要按这个要求做。所以不知做得出做不出。“

    朱由校点点头,说道:

    “不要紧,直管去做去试。

    但每试完一辆不达标的车,都需向朕当面汇报试车状态,失败原因分析,以及新一代试车的加强手段。

    直到达到朕所要求的标准。”

    朱由校心说,轴承等工业品部件,在美国西部大篷车时代,就已经是寿命10年打底的。当然,他那个打底并不是保修,而是产品整体寿命已经达到这个级别了。

    鲁大木听皇帝这样说,只能打拱应是。皇帝允许试着做做着改,这就已经很不错了。

    朱由校继续交待:

    “马车事就这样安排吧。

    鲁卿记着每旬第二日,报一份实施情况奏折。送王安处。把进展和困难都跟朕说说。”

    鲁大木拱手应是。

    跟鲁大木安排好,回头对王安说道:

    “办事令牌等事,大伴处理下。

    以后西耳房开会安排书记员纪事。大伴如未参会,按朕划红批圈的会议纪录办理此类手续事。”

    王安点头应是。

    朱由校则笑着说道:

    “此乘用车试验定型之后,第一批正式产品中,就给大伴配一辆。”

    王安有点懵。

    我就在你身边宫内,司礼监虽然在宫外,那也不远。平时用个1马驾的车,跑那点儿路,都是刚上车就准备下车了。

    结果,现在你要给我配个4马驾2马驾。

    皇帝你钱多没地方花了是吧?那你把钱直接赏赐给我啊,臣缺钱!

    朱由校则乐呵呵地看着王安,心说,你可是块最好的广告牌,以后我大明的马车产业,还有我大明的马政,都得靠你这块广告牌去做初步推广呢。

    你就辛苦点儿,先担起来吧。

    -------

    安排好马车事项,朱由校没有让鲁大木走。转向李如铁,问道:

    “李卿,模型马车形制中,最大的变化其实是转向架和轴承,所以这个模型马车能不能实现,实际不看鲁卿那边,要看李卿这边的。

    李卿说说,你是怎么想马车这个事儿的。”

    鲁大木听皇帝这样讲,一颗提着的心扑通掉肚里去了。

    就觉得很慰帖。

    本来就是嘛!这个车说起来多玄虚,其实根底就是铁匠得顶住,他顶不住一切都是虚言。

    李如铁面沉如铁,沉声回朱由校:

    “启奏陛下。

    臣李如铁以为,此车做出来是有可能的,但以其所费,皇家用还行。军用装备,则数量不会多。民用则几乎没有可能性。

    臣用心揣摩过转向架和轴承,制造难度先不说,这一整套装具下来,需要差不多200斤好钢。因为重载还要保证耐用度,所以必须是好钢!钢的品质甚至要超过军刀钢。

    因为军刀钢可以夹钢打制,这套器具夹钢没法打,只能叠钢打制。糜费和时效均是夹钢的数倍,还不能确保获得达标的钢材。

    军刀一把不足2斤,价银约7两。

    200斤比军刀钢还好的钢,价银远超700两。就用在一辆车上。

    臣以为,此徒费民材也!

    臣请陛下为万民计,谨思慎行!”

    说完跪下叩首!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