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武侠仙侠 > 风波定 > 第三十三章 祥庆太后

第三十三章 祥庆太后

    琅琊王府门前的北大街,本应是人来人往热闹的时候,现在却稍显冷清。

    远处,一个中年道姑缓缓走来,身后跟着两个也是道姑装扮的年轻女子。

    再后面跟着一头驴,驴背上一只箱子,左面挂着一只箱子,右面仍是挂着一只箱子。

    这中年道姑,就是“崂山三圣女”中的大姐岳沐了,景帝迎娶后立为皇后,但景帝终生无子嗣。

    后来皇位传于景帝的二弟,岳沐迁金庸城淑清宫居养,尊为祥庆皇后。当今皇上即位后,尊其为祥庆太后。

    “崂山三圣女”本就情同姐妹,相继嫁入皇家后,均在京城居住,往来频密。

    只是碍于大姐和三妹均身居后宫,往来不便,所以日常都是在琅琊王府相聚。两人来的时候都是舍弃车马随从,换作道姑装扮,仅带三两随从。

    只是宫内总管安排高手,暗中护卫,姐妹俩就不去关切了。

    诸葛王妃此时已在大门外迎候。

    “大姐,来也不派人知会一声。”拉着大姐的手,王妃似乎回到了青葱年代,埋怨着说道。

    祥庆太后年少时也是倾国倾城的美人,现在身材微微发福,显得愈加地慈眉善目,微微笑着说:“你姐姐还不至于走不动路,要妹妹来接着。”

    看了看二妹,岳沐微微皱眉,问站在一侧的铁公公:“铁奴,怎么了,妹妹神情有些不对。”

    铁公公急忙躬身道:“太后,刚才崂山上清宫的一群道士在此,已经打发了。”

    岳沐面露关切,握紧王妃的手,关切的继续问:“二妹,怎么回事?”

    王妃笑了笑,拉着大姐的手往府里走着,说:“咱们进去再说。”

    见叶茗和颜游领着众人,垂手立于府门两侧恭候。

    王妃道:“这样,叶老大,你不是有好酒吗,招待铁兄去喝两杯,我们姐妹单独叙话。”

    叶茗连忙道:“是,夫人。我们就不喝了。”

    岳沐听了,眉头一挑:“听到了,叶老大有好酒……”

    “听到了,我一定搬些回去。”铁公公急忙回道。

    “呵呵,老大,你们不喝,铁兄自己怎能尽兴,我准了。”有回头怕打着姐姐的手,嗔怪道,“姐姐,你不能老喝酒。”

    自从先帝驾崩后,岳沐渐渐喜欢上饮酒,王妃自然知道,这是借酒消愁,但不忍心她喝坏了身子。

    姐妹两人亲热地挽着手,进了大门,没去客厅,径直去后院王妃院内卧室。

    坐定后,大丫鬟春风端上茶来,然后几个丫鬟一起退出门外,房间里只有她们姐妹。

    路上王妃简要说了一下,弘道领人来的经过,岳沐就有些沉默。

    “姐姐想什么呢。”王妃将茶水往前推了推,问道。

    “石老人垮塌这件事,父亲前日刚差人来说了。”

    岳沐的父亲,就是玉清宫掌门岳子轩,崂山道派玉清宫的俗家弟子。

    俗家弟子做掌门,足可见玉清宫是不那么墨守成规的。

    “大晟六百年,封王无数,尤其是近些年来,对藩王的约束,有些太放纵了。”岳沐看着王妃,“石老人这事,也许就是警示,咱们也不可不防。”

    王妃低声说:“琅琊郡那边,府兵一直没有放松。这些年一直在宽厚养兵,其实都是外松内紧。姐姐放心,如果真到了必要的时候,咱们足可自保。”

    “好,辛苦二妹了。”岳沐点点头,“另外,这个宏道此次来京城,一定还会有其他目的。”

    王妃嗤笑道:“这个师叔,太过倨傲,一见了他我就猜到,无非是择良木而栖呗。

    “这些年,咱们都不怎么搭理上清宫,我看他大概是已经接上哪个王的山头了。

    “不然,他也不敢到我琅琊王府撒野,所以我一点也没给他留情面。”

    岳沐点点头:“嗯,不用管他。咱们姐妹相互照应着,也就够了,不用看谁脸色。

    “其实主要是给三妹留条后路,她是众矢之的,如果有事,必是首当其冲。”

    三妹,就是当今皇后杨瑜。

    “好了,这些你自会谋划好的,咱们不说这个了。”岳沐笑着说:“二妹,我是专门来给你送‘玉髓铸体丹’来的,中午可得做好吃的犒赏我。”

    “你和小妹隔三岔五地来一次,说是来看我的,还不是想老家的口味了。”王妃故意拍着太后的手,“姐姐说的,好像我不舍地给你吃一样。

    “我估摸着姐姐这几日会来,早就找人备下了,中午啊,咱们吃小豆腐。”

    小豆腐是青州一带民间吃法,将大豆磨碎后,加入时令蔬菜,在锅内熬煮熟了,即可使用,味道十分清淡。

    姐妹三人早年在崂山玉清宫修行时,因为要素食,经常以此为餐,倒是养成了习惯,隔几日不吃就会念着。

    而皇宫里餐饮品类繁杂,这等民间吃法,自然是上不得餐桌,想吃了,只能来琅琊王府。

    “接到妹妹的信,昨天我进一趟后宫,和三妹一起,把宫里太医院的药房,狠狠地搜刮了一遍,好不容易配齐了‘铸体丹’。”祥庆太后指着带来的三只箱子,“也不知父亲为什么起了个名字叫什么丹,谁家的丹会有这么大分量,三服丹药,就是满满三箱子。”

    王妃知道,自景帝驾崩后,大姐搬出皇宫,就不再踏入半步。这一次为了自己所请,因为所需药材都是十分珍贵,非皇宫太医院难以配齐,所以亲自进宫,也是难为姐姐了。

    “昨天你进宫,三妹今天怎么没一起来?”

    “嗨,听说我要来,可把三妹急坏了。可惜,这几日皇上每日都到她那里,实在走不开。

    “人到中年了,和皇上两人,还时常腻在一起,伉俪情深。咱这个小妹啊,也是个有手段,有福气的。”

    王妃怅然道:“其实,你和姐夫,何曾不是琴瑟和谐,相敬如宾。为了救我母子……”

    说罢眼圈一红,眼泪止不住,滴下来。

    太后苦笑一声,搂着王妃,安慰道:“好了,咱们说过多少次了,此事休要再提。”

    “姐姐可以不提,可是妹妹心里……”

    “他甘愿冒险,也有自己的苦衷。那一次,如果放过了巫神教主,大晟这十年,还不知要付出多大代价。

    “咱姊妹俩都不易,好处是,还有繇儿这个孩子,这不也成人了。”

    姐妹两人说着体己话,一时间都有些恍惚。仿佛又回到了崂山半山腰,在那座青砖青瓦的道观,日常人烟稀少。

    三姐妹修炼闲暇,就坐在石阶上,说些悄悄话。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