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武侠仙侠 > 风波定 > 第三十四章 好孩子

第三十四章 好孩子

    “一转眼,小三儿都年满十六了。”岳沐拉着王妃的手,有些感慨,虽贵为皇太后,但膝下无子,日常里也只能在高墙大院里,枯坐静修,以酒解愁,打发岁月。

    而三姐妹中,二妹三个儿子,却仅存姜繇一人;三妹也是两个儿子,老大夭折,仅有太子一个了。

    “父亲一辈子都在捣鼓着炼丹,因此耽误了修炼,甚至啊,也耽误了好好教导你们两个。”岳沐笑着说,“你看他创出来的这个‘易经铸体丹’,本来根本没什么用处。因为要满了十六周岁才能用,可哪个修炼的孩子,十六了,还没过九品铸体阶段的。如果真没过,也不会再用了。那样的孩子就是废了,也就没必要铸体了。”

    “却没想到,繇儿这情况,恰恰合适。”岳沐看着二妹的脸,怕她伤心,斟酌着说,“至少,用了它强健筋骨,就算有什么,身子骨硬了,总会好一些的。”

    其实王妃这些年也想开了,姜繇受重创,幼儿时他父亲精心构建的内廷尽毁,当时能够救回一命,已是万幸,至于身体羸弱,寿命会大大缩短等,不管怎么说,生死大关都已经过去了,现在能健健康康,以后的事也只能去面对了。

    这些年来,裴先生四处奔波,寻找各种机会救治姜繇,而王妃自己倒是渐渐地坦然了。

    所以裴先生提出,去那个山洞找小玉,看看繇儿的身体,也是欣然同意,有机会总要去试一试。后来那个人的灵韵灌注到了繇儿体内,虽然凶险,但也不是太担心。

    姜繇是夫人的幺儿,六岁的时候就能挺过生死大关,相信这个孩子福缘深厚……

    虽然如此,但王妃的眼眶还是不由自主地红了。

    看见大姐关切的目光,说:“这些年都是姐姐在开导我和三妹,我们两个也没良心,其实,姐姐才更是需要我们的,而我们都没顾上。”

    世上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幸福,都是一样的,而苦难,却各不相同。

    “咱们姐妹总说些这个,那就天天对着哭去吧。”岳沐身为大姐,自然气质更大度一些,“让人把繇儿找来,我跟他说说需要注意的事情。”

    “你啊,前些年我就说早做准备,你一直沉吟不语。幸亏我留了心,几味难寻和难炼的,都早早准备下了。你不知道,我还给太子也留了一服。”

    “要不,怎么你是大姐呢。”夫人也是轻轻一笑,一扫阴霾,招呼人去找姜繇。

    “对了,繇儿都十六了,怎么还不给他成亲,他可是我朝世袭的公爵,谁家公爵不早早成亲了。”

    “他父亲还是世袭罔替的一等王爵,不也没下诏书给繇儿,还不是区区一个公爵。”

    “看你,公爵这世上有几个。”

    “他姜家王爵不也是一大堆,你算算封了多少家王爷了,有十几家了吧,都快数不过来了。”

    “这倒也是。”岳沐点点头,“不过毕竟六百多年的王朝,十几家王爵也不算太多,毕竟他姜家的子嗣众多……”

    说到这,似乎又要触及三姐妹的痛处,停顿下来。

    “其实三妹对这件事情,是十分上心的,只是她也摸不准,皇上事事顺着她,独独这件事一直拖着不办。”岳沐靠近了一些,搂着王妃。

    “昨日在宫里,三妹还提起,朝中大臣测太子那件事,对繇儿仍是十分感念。”

    测太子事件,是大约三个多月前,皇上在御书房宴会几位大臣,君臣大约是喝高兴了,闹哄哄地居然说到了太子。

    说是老太傅裴锴,博古通今,而偌大一个东宫学堂,仅有安平公一人伴读。其他皇家贵胄的孩子,却不能跟着老太傅读书,实乃憾事。

    于是就有人提出来,想见识一下太子的学业。

    出主意的人肯定是憋着坏水。御宴之上均为朝中重臣,文臣都是学富五车,武将也是见多识广之辈。

    太子一个刚满十三岁孩子,即使读书再用功,做出的文章,在这些人眼里,捧,固然容易,但要挑剔点什么,那也是信手拈来。

    太子太傅荀颽极力劝止。

    但千不该万不该的,皇上居然答应了。

    适逢那几日,朝中对兖州水泊山上,一群乱匪,是剿是抚,争论不休。

    当即让御书房给使太监张泓来东宫传旨,限一个时辰内,就此做一篇策论,进献御书房。

    这事立即惊动了皇后,急忙忙赶来东宫。

    皇后遣人速速找到自己的父亲,先帝首辅,如今赋闲在家的老状元杨如,急急写就一篇策论,半个时辰不到就送进东宫。

    当时东宫只有皇后、太子,还有姜繇和张泓四人。

    皇后举棋不定,因为自己父亲写的文章固然是花团锦簇,但毕竟是饱学鸿儒,笔调艰深晦涩,实在不像出自方才十三岁的孩子之手。

    而给使张泓,并无文采,安心喝茶,端坐一边等候,只等着拿了策论回去交与皇上,即算圆满。

    至于中间学宫里进进出出,来来往往的人等,一切视而不见。

    就在皇后举棋不定的时候,要说姜繇是胆子大的,坚持如果把状元国丈的文章送上去,一定会被识破。

    如果招了太子过去答辩,里面的文字,许多太子不识,使用的典故,更是大多不知。

    岂不是自取其辱。

    姜繇主动请缨,照着皇后父亲文章的寓意,用简单易懂的文字重新写了一遍。

    老国丈的文章,自然主要是从调兵遣将等角度来写的,分析透彻,善后圆满。

    但姜繇最后加上了一条,采取“镇抚相合”的策略,就是对匪首一律屠灭,对从犯尽可能宽大的办法。

    最后,举棋不定的皇后狠下心来,心想至少看不出作弊,就算不好,谁敢拿我儿子怎样。

    然后就由太子照着抄了,送进宫里。

    却不承想,虽然姜繇的文字稚嫩,并不出彩。但文章读得通透,很好地把老状元杨如的本意表达了出来。

    尤其是最后那条“镇抚相合”的办法,思路明确,对地方官员来说简单易懂,考虑的不得不说很周密。

    本来想看太子笑话的大臣灰头土脸,还得连连称赞。

    从那时起,皇后对姜繇更是怜惜,特许太子可以偶尔跟着姜繇外出历练,只要不出京城范围即可。

    “繇儿有急智,是个有主见的。”太后夸赞道。

    “有些他父亲的样子。”说起自己孩子出彩的事情,做母亲的都一样,露出灿烂的笑容。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