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随着秦王的一飞冲天而起的还有秦王府的文臣武将,裴寂食实封一千五百户,其主要还是抚慰太上皇。秦王府班底的长孙无忌、王君廓、尉迟敬德、房玄龄、杜如晦一千三百户,长孙顺德、柴绍、罗艺、赵郡王孝恭一千二百户,侯君集、张公谨、刘师立一千户,李世勣、刘弘基九百户,高士廉、宇文士及、秦叔宝、程知节七百户,安兴贵、安修仁、唐俭、窦轨、屈突通、萧瑀、封德彝、刘义节六百户,钱九陇、樊世兴、公孙武达、李孟常、段志玄、庞卿惲、张亮、李药师、杜淹、元仲文四百户,张长逊、张平高、李安远、李子和、秦行师、马三宝三百户。

    这些将领多谋臣多是跟随皇帝陛下南征北讨立下汗马功劳的诸人,他们在李渊称帝之时未曾因功封赏,而获得没有任何实质性功劳只出淄重或是出一两位家族成员到李渊阵营的那些时代簪缨之家的封赏之上;还有一部分为李渊武德年间功绩甚大但因不为皇帝所喜而未获公正对待之将领,他们也是皇帝极力拉拢的一批。还有数人大约是其家中有其他人深得皇帝信重却因未有尺寸之功而示好与其家,以期避免对立,为皇帝以后重用或是拉拢其人做为铺垫而封赏的人物。

    随着封赏人数的增加,大唐有爵之家愈发的多如牛毛。十一月,降宗室封郡王者为县公,有有战功者除外,不过大唐宗室中有战功者着实不少,身为军功贵族起家的李渊家族不论在周还是隋,在军中的声望都不是一天形成的,其中盘根错节也非一日可以解开的故而,年仅八岁的承乾并不觉得有什么问题。大不了今日爵位降了明日在战场上捞回来就是了。李唐宗室如今的宗室依旧很多在军中任职,并不乏人才。他们之所以功名不显只不过他们已经不用靠才名获取权势和地位就是了。只是下一辈如何承乾真不看好,就想想和宗室子弟过从甚密的几个庶出子弟是什么德行做派承乾就已经够对下一代宗室子弟死心了。既然不用马上捞功名就能权势富贵如水般奔腾入怀,又何必刀口舔血呢。在前朝,虽也是权贵阶层,但是总要靠在军中维持声望以支撑其权贵的地位,北朝不比南朝,朝堂时常发生动荡,即便身为权贵,也不得不维持一定的家族威慑力,避免一些野心家以此上位。随着大唐的新年新气象,新罗、龟兹、突厥、高丽、百济、党项一并遣使朝贡,恰好赶上新帝登基,又是好一番赏赐。众生皆高兴。随着这一年新年的到来,承乾新长了一岁,今年已经八岁。

    不同于其他皇室宗亲,承乾并未对玄武门刚刚发生血迹未干的屠杀有任何的别样情感。原因无他,承乾早早听闻府中师傅讲春秋三士争二桃。又听闻师傅讲天地之间只有一位天子统御万方,而天子不止有一子,承乾就知道了为了帝位,父王和大伯一定会为这个位置挣得头破血流。至于为何不能和睦相处,如春秋鲁国旧事,承乾看得到父亲和太子均非谦谦君子,让他们各退一步几乎不可能发生,即便发生了,今天各退一步,明日他们就会更近一步。

    早慧对其他孩童,本该归因于天。但就承乾而言,原本就天资卓越,外有前世残魂时时搅弄之功,时宗室公卿中就有“颇类秦王”评语。

    承乾年少而刚毅果决,六岁之时就有“一日千里,一目十行”之功。就连为秦王世子教书的褚亮,也啧啧言自己大半生经历,从未发掘有类秦王世子者。时宗室渐渐就流传开来一句评语“颇类秦王”。秦王愈发重视世子,与其他嫡亲庶出子女渐渐拉开差距大约从此时起。又因承乾幼时乖巧讨喜,秦王府储宫乃至太上皇众幕僚,大都对承乾印象颇深。

    贞观元年正月,大唐改元贞观,为表孝道,太上皇住太极宫,而新帝及一众任住东宫。承乾已然为太子,外加秦王的殷切嘱托,皇帝与太子渐也形影不离,父子融洽,弭补了多年来父子不相亲近的些许孤僻不和。

    贞观元年正月刚过,燕郡王李艺割据泾州,杀死唐朝官吏,联络突厥而反,不过举旗反唐数天,便为左右斩杀传首京师。似一场闹剧般匆匆开启突然结束。

    为结束乱世而倡导文治以拉拢世家,门下诏:“齐故尚书仆射崔季舒、给事黄门侍郎郭遵、尚书右丞封孝琰等,昔仕邺中,名位通显,志存忠谠,抗表极言,无救社稷之亡,遂见龙逢之酷。其季舒子刚、遵子云、孝琰子君遵,并以门遭时谴,淫刑滥及。宜从褒奖,特异常伦,可免内侍,量才别叙。”故此,旧士族门阀大都因此起复为官为爵。李唐宗室的亲旧之臣亦不能幸免,也需安抚一二。原本太子齐王一边的亲贵旧臣也一并起复良多,只在中枢昭告天下的大赏就有以仆射衔为益州大都督的窦轨,示好窦氏一族,窦氏立场暧昧,虽曾对世民有助,却未曾倒向任何一边,与李靖有些相似。

    三月,皇后亲蚕,前朝贵胄,新旧两班皆齐至。算是旗帜鲜明的向新帝称臣纳贡了。

    旧事已了,新太子迎来了自己的新一任老师,现任尚书左仆射的宋国公萧瑀,其被皇帝拜太子少师,在三师缺位的前提下,萧瑀从此独领风骚,成为新太子的师傅。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