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承乾五岁在秦王府由当时还是亲王府十八学士之一的褚亮教导识些简单的字,跟随褚师通读《诗》,还有魏晋以降束皙作的《发蒙记》,顾恺之作《启蒙记》,周兴嗣作《千字文》,及《杂字指》、《俗语难字》、《杂字要》等识字本。

    后来是府里的姚思廉师傅代褚亮教导已六岁的承乾,引入《春秋》《礼》《诗》《乐》,大体和此时其他宗室皇子皇孙的启蒙相差不差。每日上午有课,跟随夫子先通读一篇,然后夫子再讲解一番。不求承乾立刻就能明白此间道理,不过慢慢学罢了。如今的通读和讲解不过是为皇子能向善为善,守礼崇礼,向先贤学习,小孩子的主要功课还是在向成年人世界模仿。

    这里的世界并没有为小孩子以任何的自由发展的空间。他们的童年就是向成年人过渡的阶段,严格遵从先生教导,从小就要接受成人世界的法则和规则约束,贵族子弟如此,民间百姓家的孩子也向来如此。按照此间对小孩子的要求,承乾一直来到了八岁。此时,已是贞观元年,自己也不再是秦王世子,皇孙承乾。而换了新身份,大唐朝廷的新太子,随着新身份而来的是随着父母亲和诸多宫妆丽人铁甲武士及一众随从属官浩浩荡荡几千人入驻东宫。

    承乾已不是第一次进入储宫。记得大约两年前那个四月,承乾还在这里见到了大伯,后随季舒和元戎进了内庭玩耍,至今记忆犹新。

    四月中,正是草木繁盛之初,东宫后庭溪水潺潺,假山怪石嶙峋,前代东宫的奢靡至今犹可窥见一二。树木映掩之下,百曲回廊沿着殿宇向远方草长莺飞的池岸边蜿蜒而去。湖岸边遍植柳树,竹林点缀其间,倏尔雕梁画栋,亭台楼榭出现在眼前,湖中心岛上绿荫丛中亭台楼阁熠熠生辉。进了看,殿阁前怪石峥嵘,花木繁盛,好一番春日美景。

    与储宫比,秦王府就逊色的多,花木曲水流觞全无。只有通向府中的渠水清澈见底,可惜被重兵把守。每次靠近都有一堆更屁虫紧紧围拢在周边。渠水两旁除了草木繁盛了些许,亭台楼阁一概全无。兵家耸立,十步一岗五步一哨,刀剑泛起森森寒意。

    承乾总也喜欢不起来这样的亲王府。据师傅描述,原本储宫也不如今日这般秀丽苍翠的。只是前隋两位前太子最喜奢靡,后一位太子更是娶了诸多江南来的女子为妻妾,故而也带来了江南的营造之法,故此才有了这般葳蕤炫丽。师傅讲授这些原本只是告诫世子前朝奢靡不体恤民力反失天下。但听在承乾耳中却是愈发羡慕不已。其实比之东宫美景,太极宫中更绚烂葱郁,引人入胜。只不过不如东宫这班精致罢了。

    随着迁宫完毕,承乾终于不在和母亲住在一起了。丽正殿东侧葳蕤阁暂归承乾日常所住。西侧过崇文门到崇文殿,是太子承乾和一众伴读贵胄宗室子的读书之所在。

    承乾此时正兴冲冲一脸怡然自得的的欣赏新家,尚未进入太子的新身份中。太子有何要紧之处,承乾至今没从旁处体会到,以为就如当初改封中山王时般,只是礼仪繁琐了些而已。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