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贞观十四年二月,丁丑,皇帝驾幸国子监,观释奠礼,命祭酒孔颖达讲《春秋左氏传》,承乾穿文士装以听讲,其后还参与了孔颖达与诸学士们的学问切磋和私下讨论,皇帝赐祭酒以下至诸生中学识深厚者布帛而后趁兴与承乾及一行国子监官吏游览一番而回。

    贞观初以来朝廷时常征辟天下名儒为学官,皇帝更是频繁巡幸国子监听大儒授课与之讲经论论,而此时学生能明一大经已上皆可得授补官。而这期间国子监增筑学舍千二百间,增学生满三千二百六十员,学士来源广博,即便是屯营飞骑只要才学出众亦赐予博士使授以经。有能通经者,听得贡举。于是四方学者云集京师,乃至高丽、百济、新罗、高昌、吐蕃诸蕃酋长亦遣使子请入国学,听讲筵者至八千馀人。皇帝以师出多门章句繁杂而命孔颖达与诸儒撰定《五经》疏,谓《正义》,以令诸学者习。

    大唐官学分朝廷和地方州县官学,朝廷官学主要机构是国子监,下辖六学一馆,六学指: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律学。一馆是指广文馆,主要招收在京准备参加进士科考试者。朝廷官学除国子监,还有在朝廷各省馆监寺等机构专门开设的附属学舍可供学习,其中最主要的是由门下省主持的弘文馆,其他诸如尚书都省、兵部、礼部、刑部、大理寺、太仆寺、将作监等机构招生都不固定且所招名额都很有限,有时招四五个学子,有时又不招,且招收学子多为皇亲国戚和部门内官吏子弟为主。

    此外还有太医署设有医学,太卜署设有卜簇,太乐署设学馆教授音乐、舞蹈、杂技等,司天台设有学舍教授天文、历数、漏刻等,太仆寺设有兽医学以及尚书省设崇玄学等,除太医署和太乐署招生略多一些,其他皆以数年为一届招收学子。

    大唐地方官学继承自北魏,而后进一步完善化才有贞观朝官学盛景。府设府学,州设州学,县设县学。府、州、县学分为大、中、小三等,且皆以儒家经典为主,州刺史可推荐本州州学学子入朝廷国子监四门学,或考科举。

    除各府和各州设有医学。各州还建有崇玄学以讲授道经,学生毕业后可经刺史推荐考道举。州学和县学等学政皆由长史负责管辖并主持考试等各项事宜。

    二月壬午,皇帝巡幸骊山行宫,并在温泉汤浴,辛卯,还太极宫。

    乙未,皇帝在太极宫太极殿诏见皇甫侃、褚仲都,周熊安、沈重,周弘正、张讥,隋何妥、刘炫等名儒并引擢其子孙。

    三月,窦州道行军总管党仁弘击溃罗窦反獠俘虏七千馀口。

    辛丑,流鬼国遣使入贡。去京师万五千里,滨于北海,南邻靺韍,未尝通中国,皇帝以其使者佘志为骑都尉。

    夏五月,壬寅,皇帝巡幸洛阳。八月,庚午令将作大监阎立德于汝州西山建襄城宫。

    高昌王文泰闻唐起兵而来,对其左右道:“唐去我七千里,沙碛居其二千里,地无水草,寒风如刀,热风如烧,安能致大军乎!往吾入朝,见秦、陇之北,城邑萧条,非复有隋之比。今来伐我,发兵多则粮运不给;三万已下,吾力能制之。当以逸待劳,坐收其弊。若顿兵城下,不过二十日,食尽必走,然后从而虏之。何足忧也!”及闻唐兵临碛口,忧虑恐惧不知所为,忽发疾而卒,臣属立其子鞠智盛为国主。

    唐军在向导指引下以急行军快速穿插至柳谷城扎营,唐军前哨探到文泰刻日即将下葬,国中勋贵都集于一处为其送葬,唐军诸将皆请突袭鞠文泰下葬之地将其勋贵一鼓而下,侯君集命大军整装待命,广布哨探探查详情,得报其已有警觉,并已有相关布置,侯君集等众将思虑良久方才否决提议。既然其军已有警觉乃撤去隐蔽鼓行而进,一直打到田城俘虏男女七千馀口而扎营休整。并以中郎将辛獠儿为前锋夜趋其都城,夜袭高昌都城,大军深夜延袭至抵其城下。

    高昌王遣使致书于君集,道:“得罪于天子者,先王也,天罚所加,身已物故。智盛袭位未几,惟尚书怜察。”侯君集报:“苟能悔过,当束手军门。”鞠智盛犹豫不肯出,侯君集令诸将按计填堑攻之。

    在此之前鞠文泰与西突厥可汗约有急相助,西突厥可汗遣其叶护屯可汗屯驻浮图城为文泰声援。及至侯君帅诸部云集而至此地准备攻城,叶护献城投降唐军。鞠智盛见已无回旋余地便开城出降。侯君集分兵攻打其余诸城池,连下其二十二城,户八千四十六,口一万七千七百,地东西八百里,南北五百里。

    战报传至京师,皇帝欲以高昌置州县,魏征谏言,道:“陛下初即位,文泰夫妇首来朝,其后稍骄倨,故王诛加之。罪止文泰可矣,宜抚其百姓,存其社稷,复立其子,则威德被于遐荒,四夷皆悦服矣。今若利其土地以为州县,则常须千馀人镇守,数年一易,往来死者什有三四,供办衣资,违离亲戚,十年之后,陇右虚耗矣。陛下终不得高昌撮粟尺帛以佐中国,所谓散有用以事无用。臣未见其可。”皇帝不肯听从其建议,承乾固请皇帝,道:“大唐以有道伐无道,而今其无大过而灭其国,非道义所为。”皇帝仍不肯从其言。

    九月,以高昌置西州,以可汗浮图城置庭州,各置属县,置安西都护府于交河城,留千五百千兵士镇守此地。

    侯君集俘虏高昌王鞠智盛及其群臣豪杰三百,至此唐地东极于海,西至焉耆,南尽林邑,北抵大漠,皆置州县以为拱卫,凡东西九千五百一十里,南北一万九百一十八里。

    侯君集讨伐高昌时遣使约焉耆王合势共击之,焉耆王喜而听命。及至高昌国破乃亲自谒见侯君集言明焉耆三城先前已为高昌所夺取,现请唐军归还其地。侯君集遣使表奏朝廷,朝廷以为可,即命唐军撤出这三座城池一并交还焉耆王,其余西域诸国皆不敢向唐军索要为高昌所夺城池财货,侯君集等遂择日班师回朝。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