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玄幻奇幻 > 自组织系统 > 第十五章 初中-UU

第十五章 初中-UU

    一个月的复查时间到了,爸妈和张洋来到七里铺医院。

    这段时间张洋已经适应了膝弯处打上的石膏,虽然还是只能在爸爸的搀扶下单脚一跛一跛的行进,但显然他已经掌握了右脚与地面的距离控制了,刚开始的时候要小心不能让右脚受力,所以走的小心翼翼的。

    每天晚上,张洋都会在缠满纱布的石膏上面,用蓝色的油性笔划一道横线,记录着也期盼着早一天能完成30天的等待。

    “哦?这是做了记号的呀,看来你心态还挺不错的嘛,这是一个缓解等待期焦虑的好方法哦。”医生说。

    爸妈之前也没怎么注意,看到儿子的在石膏上留下的记号也都忍不住笑了出来。

    “儿子比我聪明,之前我还在纸上记着呢。”妈妈想起之前自己手臂骨折的事情。

    在医生的操作下,厚厚的石膏被拆开,上次敷的治疗药膏已经把张洋的膝盖染成了深绿色,长时间没有接触阳光的皮肤变得格外敏感。医生抚摸检查着膝盖,并不时询问张洋是否有疼痛的感觉。

    “恢复的还不错,我再上一些药,一个月后来复查。”医生说。

    “还要再上石膏吗?”张洋问。

    “这次就只是用纱布缠上就行,不用打石膏了。”医生说着从一个白色的桶里面取了一些粘稠的药膏,和上次一样先是涂抹到纱布上,然后在裹到膝盖处,这次不仅没有上石膏,而且整个纱布缠绕的区域只有膝盖的一小部分。

    一切处理好之后,时隔一个月的感觉又回来了,没有了石膏的重量,看着眼前变细了的右腿以及消肿恢复原样的膝盖,张洋感觉整个人都变轻了很多。这次从医院走出来已经不用搀扶,他自己就可以单腿跳着走了。

    回家坐在摩托车上,张洋想起上次来的时候晴空万里,却刺眼灼心;今天虽是阴天,但没有了石膏的束缚,厚厚的云层下灰蓝色的柏油公路以及路边款款舞动的柳枝让张洋感到很清爽。初春的寒气正在渐渐消退,夏日的艳阳已将温暖缓缓送来。

    时隔两个月,第二次复查的时候,右脚终于可以落到地面了。

    刚刚康复,爸爸还是用摩托车把张洋送到了教室前,不过这次他是走进教室的。还是像往常一样,大家已经开始早读,受伤后一直被人搀扶的张洋,第一次迈着双脚走进教室。对于初二四班的同学们来说,像是班里来了一位新同学。

    张洋感觉自己已经脱胎换骨了,从行为上,先是从正常人变为了班级弱势群体中的一员,之后又恢复了正常;从心理上,则是从正常集体中的一个学生变成了脱离群体的孤立个体,现在终于没有了之前的那种孤独和被排斥感,反而有些不太习惯了。

    “恭喜啊张洋,你终于可以走路啦!”吴茜待张洋坐下后,转过身来说道,金月也高兴地看着他。

    “嗯..这感觉太好了,终于可以正常走路了!”张洋说。

    “洋!哎呀,终于是好了啊!走走走,待会下早读出去转一圈哈哈。”闫潮趁着老师没在对着张洋喊道,这周他们换座位到了相邻的过道。

    “唉,不行不行,刚刚才可以开始走路,得修养修养,以免误了大事哈哈。”张洋说。

    “恭喜恭喜,那之后你同桌是谁呢?”闫潮后面的吕擎指了指张洋空出来的座位。之前这个桌子为了给张洋腾出来放腿的空间,现在不需要了。

    很遗憾,陈老师并没有把江莹调回来,而是安排了另外一名同学。

    张洋有些失望,一想到要是江莹回来的话自己和她之间会显得很尴尬,慢慢也就不再想这件事了。

    四中的校服只有冬夏两种,夏天的是白色的棉质T恤上衣和黑色束脚运动裤,冬季则只有一件单薄的黑白撞色夹克上衣以及一条蓝色稍厚一些的裤子。

    冬天需要将那单薄的夹克套在棉衣上面才能抵御寒冷。现在天气已经回暖,同学们脱下厚重的棉衣,没有了冬日众多衣物的支撑,原本套在外面的校服也进行了瘦身,变回了正常的尺寸。

    要分班了。

    学校的资源有限,这是显而易见的,一共六个班级,张洋一直以为是教师的资源只能支撑两个班级作为重点班级进行培养。

    但实际的情况是,来到这所初中的学生,通过这两年的学习以及最后的考试成绩,仅仅只有不到30%的人有希望,培养成可以升到高中的水平。

    这也是为什么分班结束后,老师们也松了一口气,因为不必再对那些会员们抱有任何的希望,既然没有希望,也就没有失望,没有失望,也就不会有放弃他们时产生的遗憾了。

    张洋被分到了重组后的一班。一班和二班,便是分班后的两个重点班级。

    金月、吴茜和江莹与张洋还在一个班级,但吕擎和闫潮被分在了二班,从现在起不仅要学习新的知识(化学课),也要开始备战中考了。不仅上课时间从之前的一周六天调整为一周六天半,而且作业的量和难度也提升了很多,三人相处的时间逐渐变少,而且由于分班,差距也不再像没分班的时候那么大,大家有了重新认识新朋友新同学的机会;班主任和各个代课老师的节奏逐渐加快,老师们的态度也由之前的平淡变为督促,这让张洋感觉像是重新进入了一个学校。

    说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私以为放在这里其实并不合适,若维度放在学习这个但一个方向上的确如此,在这个节奏下稍稍放慢便会掉队,想要追上来又得付出更多的努力,确如逆水行舟;但是若放在整个学生生活过程中,其实是圈层的分化,在初三的下半学期尤为如此,同学们会自发的氛围一堆一堆的类似兴趣小组的小群体,也就是通常的“聊得来”,每当下课后,大家便聚到一起,主要是以后桌这个范围为主,这段时间内积累的友谊通常能持续很久,因为升学到高中之后,由于地理范围由乡镇变为市区,这种成长环境相近的朋友就越来越少了。

    相较而言,其他班的情况就比较放松了,在重点班级代课的老师没有太多的精力,同时也没有抱什么希望,想努力的同学发现自己的差距越来越大,退学的人越来越多,最严重的时候第二学期一开学,三班只剩下了十几个人,其中男生则仅有三个了。

    上半学期的会员们也迎来了彻彻底底的狂欢,就像班级晚会上愣子的武术表演一样。

    在会员推举下登上教室中央空地舞台的愣子一样,他亢奋着、激动着、热情地表演着会员们让他苦练的动作,那僵硬的四肢上下翻飞,滑稽地翻着跟头,背后的黑色羽绒服将教室的地板擦得光亮,铮亮发着红光的面庞洋溢着欢喜,跳起的双脚弹跳着,毫无规律的步伐将教室的地面踩得咚咚直响,热情活力之鼓点配合着会员们慷慨激昂的放声大笑。

    此时,校园生活的乐曲已过激昂的中段,此时仅剩华丽的余响。他们的位置依旧是在后排,不过最后都已感觉到无趣了,新的会员不断诞生,老的会员亦无能为力。

    分班后的第一天,同学们各自收拾着自己的位置,每当这个时候张洋都很兴奋,张洋喜欢新东西,新的班级,新的座位,新的同桌,感觉就像搬家一样。

    下晚自习后,同学们收拾着东西陆续出了教室,校园里的人数还是那么多,毕竟老会员们走了,新会员们会补上。

    张洋留下来整理讲台,正在擦着黑板,看着窗外远处的车棚里明晃晃的手电筒以及夹杂着变声期男生特有的沙哑声,散发出以往年轻的活力,不禁有些感慨,已经两年过去了,而自己也即将离开这个地方。

    “嗨!张洋。”下晚自习后的江莹发现张洋和自己分到了一个班。

    “嗨!江莹。”两人沉默了一会,不知该说什么好。

    “初三了,好快呀。”江莹说。

    “嗯,初三了。”张洋还没预想到这种情况下该怎么办。

    “你之前弹得吉他很好听,有机会开晚会的话可得再表演呀。”江莹说。

    “嗯,你喜欢太好了,有机会我会再弹。不过再弹的话就不用别人扶着上去了。”张洋想起来之前由于自己的腿伤,表演时是被吕擎和闫潮扶上去的。

    “呵呵...嗯,到时候看你的表演啦!”江莹也想起来这件事,两人都忍不住笑了出来。

    “江!莹!快走啦,他们几个跑前面去了,快点呀!”门口一个女生喊道。

    “那...我先走了,拜拜。”江莹看着张洋,有些紧张。

    “哦,对了,你的UU是多少,我之前一直没加。”张洋小心翼翼地说。

    “嗯嗯,我给你写上。”江莹忙从刚收拾好的书包里找着笔。

    “你写黑板上吧,我待会记一下就行,到时候我加你哈。”张洋递给江莹一只粉笔,看着江莹的手,之前的红肿现在已经恢复了纤细的模样。纠缠的心结也一下子解开来——两人终于建立了联系。

    “‘哈?’真是有趣的尾音。”江莹才发现张洋的说话方式有些变化。

    “哦...”张洋挠挠头,陈洁的特点太过明显,不知不觉就已经影响到了自己。

    张洋:”嗨,江莹吗,我是张洋。嘻嘻(表情)。”

    张洋回家后赶紧翻出爸爸的手机,登录上自己的UU账户。

    江莹:“嗯嗯,收到收到。哈哈(表情)”

    收到回复后的张洋移开眼前手机,放在扑通扑通的胸口处。

    江莹:“我妈的手机快没电了,怕她说我,我就先下线了,之后常联系‘哈’。哈哈(表情)”

    看到江莹也模仿自己的尾音,张洋很开心。

    张洋:“嗯,好的,常联系。嘻嘻(表情)”

    发送完,张洋退出了自己的UU账户。

    这一晚,张洋直到两点多都没有睡着。

    “还没睡吗,看你这么开心,要不要去做接下来这个任务呀?”

    “哦...好的,我来了。”张洋听到陈洁的声音,一睁眼,头顶的墙面已经开始折叠,陈洁正在喝着茶,此时已经换上了运动裤。

    目光看向阳台,一点蓝色的灯光已然点亮。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