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历史冷知识 > 第三十七章 鲁艺

第三十七章 鲁艺

    “鲁艺”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为培养抗战文艺干部和文艺工作者而创办的一所综合性文学艺术学校,1940年后更名为“鲁迅艺术文学院”,简称“鲁艺”。

    鲁迅艺术学院延安合唱团成员

    1939年5月10号,毛泽东挥笔为“鲁迅艺术学院”成立一周年题词:“抗日的现实主义,革命的浪漫主义。”

    鲁迅艺术学院创办于延安,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培养文学艺术专业干部的高等学府。1938年初,为纪念凇沪抗战6周年,延安文艺界联合公演了话剧《血祭上海》,获得了很大的成功。毛泽东称赞戏演得好,并建议以这些文艺工作者为基础,创立艺术学院。

    鲁迅艺术学院旧址位于延安城东北5公里桥儿沟,一座中世纪大礼堂

    不久,由毛泽东、周恩来、林伯渠、徐特立、成仿吾、艾思奇、周扬七位同志发出了成立鲁迅艺术学院的倡议。在他们联合署名的《创立缘起》中说:“我们边区对于抗战教育的实施,积极进行,已建立了许多培养适合于抗战需要的一般政治军事干部的学校,而专门关于艺术方面的学校尚付阙如,因此我们决定创立这所艺术学院,并且以已故的中国量大的文豪鲁迅先生为名,这不仅是为了纪念我们这位伟大导师,并且表示我们要向着他所开辟的道路大踏步前进。”

    为了把学校办好,还成立了校董事委员会,成员既包括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等党中央负责人,也包括蔡元培、宋庆龄、何香凝等社会名人和学者,其中还有鲁迅的夫人许广平。

    1938年4月10号,鲁迅艺术学院举行了隆重的开学典礼,毛泽东亲自题写了校名。1940年,鲁迅艺术学院更名为“鲁迅艺术文学院”,1943年并入延安大学,更名为“鲁迅文艺学院”。

    1939年,延安鲁艺院长吴玉章同志到院讲课

    1938年,“鲁艺木刻工作团”成立,左起:彦涵、华山、胡一川、罗工柳。

    鲁艺王朝闻同志在鲁艺美术工场做雕塑

    1945年抗战胜利后,鲁艺迁往东北。在此期间,先后由赵毅敏、沙可夫、吴玉章、周扬等人担任正、副院长。

    鲁艺初期设戏剧、音乐、美术3个系,后增设文学系。

    现在的“鲁艺”变成了什么?

    1、鲁迅美术学院

    1945年,延安鲁艺迁校至东北。1958年发展为鲁迅美术学院。学院现有沈阳和大连两个校区,学院现有11个系:中国画系、版画系、油画系、雕塑系、摄影系、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系、环境艺术设计系、染织服装艺术设计系、工业设计系、美术史论系、文化传播与管理系和一个艺术文化研究中心(中国人物画工作室)。

    2、沈阳音乐学院

    沈阳音乐学院坐落在沈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学院历史缘起于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迄今已经建立了由研究生、本科、专科、中专所构成的完整的音乐、舞蹈教育体系。

    3、鲁迅艺术学院

    1945年抗战胜利后,鲁艺迁往东北。1996年,延安大学恢复重建鲁迅艺术学院。学院下设音乐系、美术系,现有音乐学、舞蹈、美术学、艺术设计4个四年制本科专业。

    4、中央美术学院

    1950年4月,中央美术学院于由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与华北大学美术系合并成立,而华北大学美术系的前身是1938年创建于延安的“鲁艺“美术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