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女频频道 > 中州传奇之风华绝恋 > 第三十四章 传说

第三十四章 传说

    小荷机灵,看曼风华心怀忧虑却不好上前安慰,便识趣地走过去与冷芊墨攀谈:“郡主可知道,我们下面要去哪里吗?”

    芊墨摇头道:“巫山不是一座孤立的小山,而是一条连绵起伏的山脉。世人只知道巫族自古盘踞在这里,却从不曾有人真正知道他们藏身何处。”

    小荷点点头:“巫山确实很神秘。大家都说,这里是巫咸等‘十巫’的聚居之地,也是巫师们上天通神的‘天梯’,更是能产生不死之药的神秘之地。”

    “不死之药?”芊墨眨眨眼睛:“这有点夸张了吧?若是果然如此,巫族也不至于到处寻找玄石矿,并为之付出惨痛的代价。”

    小荷表示同意:“不错,如今的巫族看起来确实没落了。不过能绵延千年,除了那些石头以外,巫族还是有很多神秘之处的。我以前在花都,也听说过一些关于它的传说。郡主想不想听听?”

    这次重逢,芊墨可以很明显地感觉到,小荷与锦屏这对花都姐妹对自己的态度不同往日般热情了。客气多了些,疏远却也多了些。

    芊墨非常理解,如果是自己的亲人,因为一个素昧平生的外人而几次三番险些丧命,她心里也会不舒服。因此,对于小荷的主动示好,她是心存感激的,便也含笑点头,表示洗耳恭听。

    小荷看芊墨有了笑容,便绘声绘色讲述起来:“有个故事,说的是汤武革命之时,商汤在章山和夏耕打仗,于阵前斩杀了夏耕,后来又砍下了夏耕的头。可谁知道夏耕发生了尸变,没有头的他,摇摇晃晃站了起来,逃跑了。商汤自然是不肯放过他的,于是继续追击。可是没有头的‘夏耕之尸’一路跑到了巫山,这里让笃信巫术的商王产生了不可名状的畏惧,便就此止步了。”

    冷芊墨摇摇头:“故弄玄虚,这故事太假了。”

    小荷纳闷地说:“哪儿假了?”

    芊墨道:“故事逻辑本身就有问题啊,你看,世人都知道汤武革命是正义之战,故事的主旋律就应该是邪不压正。可是,正义的一面却没有任何理由地产生所谓‘不可名状的畏惧’,这不是非常的牵强附会吗?”

    “嗯,听上去确实有点儿。”小荷点点头,又继续说道:“不过郡主,还有一个巫山神女峰的故事,我觉得挺感人的,再给你讲讲吧。”

    看小荷这么努力想把自己从悲痛中抽离出来,芊墨心中涌起了一股暖意,点点头道:“好。”

    “传说,在远古时代,瑶池宫里住着西天王母的第二十三个女儿,名叫瑶姬。她向三元仙君学得了变化无穷的仙术,专门教导仙童玉女。可她生性好动,哪里耐得住仙宫里那般寂寞生活?有一天她终于带着待从,悄悄地离开了仙宫,遨游东海。但当她看见大海的暴风狂涛,给人间造成了严重的灾难时,便出东海腾云西去。”

    “一路上,仙女们飞越千峰万岭,阅尽人间奇景,好不欢快。岂料来到云雨茫茫的巫山上空,却见十二条蛟龙正在兴风作浪,危害人民。瑶姬大怒,她决心替人间除龙消灾。于是她按住云头、用手轻轻一指,但闻惊雷滚滚,地动山摇,转眼便已风平浪静。瑶姬将十二条蛟龙的尸体化作十二座大山,堵住了巫峡、壅塞了长江,却使得滔滔江水漫向田园、城廓,将这一带变成了一片汪洋大海。”

    “为治理水患,治水英雄夏禹当即从黄河来到长江。然而,山势这般高,水势这般急,采用开山疏水之法,谈何容易。正当夏禹焦急万分的时候,瑶姬为夏禹百折不挠的精神所感动,便唤来黄摩、童津等六位侍臣,施展仙术,助夏禹疏导了三峡水道,让洪水畅通东海。”

    “夏禹得知神女暗中相助,便登上巫山,找瑶姬致谢。上得山来,只见眼前一块婷婷玉立的青石;不一会,青石化为一缕青烟,袅袅升起;继而又形成团团青云,霏霏细雨,游龙、彩凤、白鹤飞翔于山峦峡谷之间……夏禹正在纳闷,美丽动人的瑶姬突然出现在他面前。她说:‘你治水有功,但还要懂得天地间事物变化的道理。’边说边取出一部治水用的黄绫宝卷送给夏禹。”

    “水患虽已治理,瑶姬并未离去,她仍然屹立在巫山之巅,为行船指点航路,为百姓驱除虎豹,为人间耕云播雨,为治病育种灵芝。年复一年,她忘记了西天,也忘记了自己,终于变成了那座令人向往的神女峰;她的待从也化作一座座山峰,像一块块屏障、一名名卫士,静静地守立在神女的身旁。”

    听小荷一脸神往地望着目前的巫山山脉,芊墨却无法为之感动,半晌,她说:“如果真有这样一位神女,我觉得她很可怜。”

    “可怜?为什么?”

    “因为寂寞逃离仙宫,这样的傻事只会发生在家境良好又充满幻想的少女身上,可只有在经历过苦痛和失去后她们才会领悟,最美好的一切,其实在起点就拥有了,只是她们自己不够成熟、不懂得珍惜罢了。如果,她们能好好把握,所有救民于水火的情怀、所有天真浪漫的幻想,都会在未来不紧不慢地呈现。人这一生,总是喜欢更快、更匆忙地去追求幻想里的东西,可却永远的错过了眼前的风景。”

    小荷有些听不懂,只好问道:“可是,她的离开,让她看到了以前看不到的民间疾苦,也在除龙消灾中发挥了自己的价值、实现了心愿,这不是也很好吗?”

    芊墨摇摇头说:“因为失望而离开东海,是因为她对大海的狂暴无可奈何,所以干脆眼不见为净。神与人一样,能力也有局限性,虽然可以理解,可不是也很可怜吗?后来遇到恶龙之祸,她放不下心中的情怀,也掂量了自己的能力,认为可以摆平,可却给人间带来了影响范围更大、更难以解决的水患。”

    “客观来说,不能因为她的牺牲精神,就否认对这一切她是有直接责任的。为了弥补自己的过失,生性好动的她固守一隅、甚至忘了自己是谁,定格成了别人故事里那座光芒闪耀却再也无法更新的图腾。故事里说,她教导夏禹要懂得天地间事物变化的道理,她自己真的懂得吗?还是说,这只是求告无门的老百姓,在这善恶无报的世界上,备受天地不仁之苦,才幻想出来供自我感动和自我麻痹的故事呢?”

    小荷越听越不对劲,怎么饶了一大圈,冷芊墨的情绪越说越糟糕了呢?她正想着该怎么往回找补,便有人过来通知大军向巫山进发了。她望向芊墨,看到她脸上露出一种极其复杂的表情,混杂着悲伤和仇恨、急切与兴奋,似乎还隐藏着那么一点胆怯:“终于,该有个了结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