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重建大唐之霜寒天下 > 第 103 章 出征朔方,协御阴山

第 103 章 出征朔方,协御阴山

    天宝十二年,四月十七。

    薛侨十八岁生日这天,在薛家坞举办了小型的家宴。薛、凌、卢、武四家聚在一起,其乐融融。

    薛坚才十六岁,已经有一个满月的女儿。他愈发魁梧、沉稳,颇有乃父的风骨气质,论武学天赋还在父亲之上,已经有七品的实力。

    练外家功夫的,通常到了三十岁就到了巅峰,之后就是训练维持而已。到了五十五岁前后,不免体衰力竭,不复当年之勇。

    九坞坞主还有十年左右的巅峰期,之后就需下一辈顶上了。

    目前看来,下一辈未来能够达到五品实力的,有李珏、崔器、卢飞、凌云、薛坚几人,其中薛坚有可能突破四品,是潜力最强的。薛侨、凌霜走了另外的路子,又另当别论。

    比起父辈来,显得有一些凋零。

    主要原因是:这些年征伐突厥、契丹、吐蕃,牺牲了多名九坞年轻子弟,尤其是四年前的石堡城,薛坚的两位兄长也战殁于此。

    薛侨计划将九坞练得更狠些,否则有几家坞堡未来将缺乏领军人物。

    正当四家人觥筹交错之际,军使府亲兵来人通知薛侨,朝廷有宣令中使带来诏令。薛侨立即纵马回到岢岚军,遇到了之前的老熟人——辅璆琳。

    一年多未见,辅璆琳又恢复了从前的容光焕发,与内侍省外探望时憔悴模样大不相同。

    薛侨很热情地打了招呼,一问之下才知道:刘柱的靠山左监门卫将军、彭城县开国公刘元尚,年初已经死了,辅璆琳又得到了任用。

    这位宦官,运气真是不错!

    他手上拿着一份诏令,笑呵呵地晃了晃:“子昂,你立功的机会又来了!”

    这是一份再次征调岢岚军的调令,任命薛侨为兵马使北上单于都护府。与之前不同,这次的征调方不是安禄山,而是朔方、河西节度使安思顺。

    辅璆琳告诉薛侨事情的来龙去脉:

    去年叛唐的阿布思,最近袭击了回纥部族。由于回纥与大唐保持着不错的关系,他们近期通知安思顺,回纥会将将这些同罗人驱赶到漠南,请唐军注意防御。

    实际上,回纥人也通知了安禄山,重点防守阴山东麓一线丘陵口的云中、妫州。但这次安禄山主力齐备,并没有征调岢岚军。

    安思顺下令单于都护府、横塞军、西受降城三处要塞严密防守,坚决不能放同罗兵越过阴山山脉。而单于都护府的副大都护点名征调岢岚军,因为他们有对战的同罗人经验。

    “辅将军,怎么诏令没有指派你做监军?”

    薛侨故作遗憾之色,叹了口气。

    辅璆琳哈哈笑道:“子昂,你跟我还耍什么花枪,哪个将军想要监军盯着?圣人能派我过来,就说明他很信任你。再说你兵力还不到一千,不至于需要监军。”

    薛侨立即让人召集诸将,宣布出兵消息。

    他给武嗣昌三天时间,让他准备两个月的干饼、干羊肉,各位坞主都做好动员工作。

    武嗣昌问:“咱们到单于都护府,自然由对方供应军需吧,咱们为何还要准备两个月的粮食?”

    这也是大家关心的问题。

    薛侨扫了一眼众人,看到只有马燧脸上带着微笑,就知道他明白了用意。

    “如果只是为了防守,振武军有九千人,不需要咱们几百人帮忙。调令让咱们去武川汇合,这已经是越过阴山了,我料这次会在草原主动出击!现在草已经长起来了,不需要备马料,只要带足够干粮,咱们可以奔袭作战。”

    听到要塞外作战,众将喜不自胜,纷纷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薛侨款待了辅璆琳三天,等武嗣昌准备好粮食,不带铁甲、马具,率领八百位选骑轻装出发。

    干羊肉只需二十斤,再带上二十斤干饼,就能支撑两个月食用,且不会腐坏,只需要沿路找到水源即可。

    岢岚军仍是一人两匹马,出朔州往西北,经过定襄故道来到单于都护府。这条故道,是卫国公李靖率三千精骑突袭颉利可汗的路线。

    在单于都护府休整一天后,岢岚军穿过白道,进入武川县与振武军主力汇合。

    武川县在北魏时称武川镇,是防御柔然的六镇之一,北周、大隋、大唐的皇室都出自这里。隋时曾沦于突厥,唐初卫国公、英国公灭东突厥,又恢复到中原治下。

    在这里,薛侨见到了征召他前来相助的河西节度副使、单于都护府副都护:

    李光弼。

    薛侨这次过来,其实比所有人都兴奋。

    他是岢岚军使,又几次领军到边关,对于河东、朔方的军镇都有了解。这次防御同罗人,阴山东线防守妫州、云中,也就是后世的宣府、大同,负责人是:

    妫州清夷军:范阳节度留后贾循

    云中军:云中守捉使薛忠义

    阴山西线防守武川、横塞军、西受降城,分别控制阴山到河朔地区的三个通道要塞:大青山白道、阴山高阙塞、狼山鸡鹿塞,负责人分别是:

    武川:单于都护府副都护李光弼

    横塞军:横塞军使郭子仪

    西受降城:朔方节度使安思顺

    因此,了解到被征调到朔方军,与郭子仪、李光弼同时防守阴山北麓时,薛侨拥抱了辅璆琳,让这位老熟人感动坏了。

    李光弼面容坚毅,目光冷峻,不苟言笑,与薛侨接触过的安禄山、高仙芝,以及李嗣业、贾循、薛忠义、高秀岩这些人都不同,跟史思明、封常清倒有几分相似。

    他看到岢岚军的军容,点头对薛侨道:“薛将军比约定的时间早来两天,还能如此齐整,当真不错。”

    没等薛侨客气几句,又盯着选骑们的装备道:“你准备了远征大漠的干粮么?”

    薛侨笑道:“先备着,等李帅将令。”

    李光弼微微惊讶,问道:“你怎知我会下令主动出征?”

    薛侨道:“振武军有九千人,如果是为了防守,本不需要岢岚军协助。之所以让末将前来,只怕是瞧上岢岚军的八百骑兵了。”

    李光弼继续问:“何以见得?”

    薛侨道:“振武军只有一千六百匹马,防守足够用了。若是长途奔袭,按一人两匹马计,也不过只能组成八百骑兵,却嫌不够。同罗兵是朔方军的叛徒,李帅难道不想除去?”

    李光弼仔细打量薛侨片刻,脸上竟然露出了一丝微笑,随即隐去。

    他继续追问道:“同罗兵有数万人,我就算有一千六百骑兵,又如何敢出击?”

    “因为同罗人第一选择不是这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