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战火风云 > 第二十五章 舌战

第二十五章 舌战

    “哦,不同意见,好,我就喜欢辩论!”李明笑着说道。

    林向南倒是不屑的瞥了瞥嘴,这个祝子龙,表面上是简单的学术上的争论,实际上肯定没安好心,一肚子的坏水。

    祝子龙用挑衅的目光开口说道:“你刚才说,火炮在未来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依我看纯粹是哗众取宠。

    我的看法是火炮在将来战争中的使用频率必定会逐步衰弱并且消失!”

    此话一出,语惊四座,同学们都用不可思议的眼光注视着祝子龙。

    就连表面上对祝子龙尊敬实际上不屑的井柏村也是一脸崇拜,他原本以为龙哥只是空有一些关系背景,谁知道这看起来肚子里还有点墨水呀。

    “仔细讲讲!”李明也来了兴趣,尽管他作为一名炮兵学经验丰富的老师,一听祝子龙作出这样的看法就知道祝子龙错了,但他还是想听听学生的意见。

    正所谓我不赞成你的意见,但我坚决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祝子龙自信的说道:“火炮虽然威力大,但是它也有弊端,就是射程太近。”

    说到这里祝子龙特意强调道:“我说的是相对射程,相对来说火炮的射程比较近。

    它从炮管里打出去就只能按照规定的路线,是一个标准的抛物线,但在战争中,火炮面对的是移动的敌人,能不能准确打中有相当一部分靠运气以及炮兵的水平。

    还有就是它的射程,比如说日本一九三零年投入使用的九二式步兵炮,它的最大射程近三千米。

    那在面对超出射程之外的敌人,这种火炮该怎么办?

    难道派步兵不计伤亡的压上去吗?

    所以我的看法就是,将来随着技术的发展,火炮的炮弹可能会演变成一种可以飞起来的、能够在空中长时间飞行的炮弹,它有着超远的射程。

    比如说五十公里、一百公里、五百公里,甚至更远。

    再有就是它的精准度,在面对移动的敌人发射出去的炮弹可以随时进行操控、跟踪,确切地说是在它的射程之内无限的追踪,直到命中目标为止。

    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先进的炮弹以及发射器一定会被研制出来,并且在战场上展现出惊人的实力。

    那么这种武器一定会被世界各国争相研制,我将它命名为“飞弹”,即可以在空中飞行的炮弹。

    而与之对比的老式火炮则因为性能的巨大差异而被逐渐淘汰直至消失。

    这,就是我针对“林向南关于未来火炮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而提出的不同意见。”

    最后一句话说完,祝子龙目光灼灼的盯着林向南,似乎在向他展示自己的水平,丝毫没有顾及到老师异样的眼光。

    而站在讲台上的老师李明直接就是震惊了,他没有想到一个刚入学不久的入伍生心里竟然会冒出这样一个大胆的想法。

    虽然他现在还无法准确验证祝子龙发表的不同意见的正确性,但直觉告诉他,将来一定会出现这种武器,比火炮更先进的武器。

    “咳咳,那个,”李明看着林向南说道,“向南同学,子龙针对你的看法发表了不同的意见,请问你有辩驳的吗?”

    林向南这才从刚才的惊讶中回过神来。

    老实说祝子龙的猜测在后世确实得到了实现。

    想必任何一个二十一世纪的国人听到这些话都会意识到——这说的不就是导弹以及发射载具导弹发射车吗?

    导弹的出现确实改变了现代战争的作战方式,它可以在一个远离敌国数千公里乃至上万公里的地方进行发射,并且具有自动追踪、遥控功能。

    后来更是进一步衍生出巡航导弹、舰载导弹、弹道导弹等多种不同方式、不同作战意图的各型导弹。

    然而一个令人不得不承认的事实是:火炮并没有随着导弹的出现及发展而被淘汰,反而进一步的改进,目前仍是二十一世纪世界各国陆军的火力中坚武器。

    所以祝子龙的说法是完完全全错误的,再者导弹与火炮根本就不是同一种武器,怎么能混为一谈呢?

    因此林向南笑着开口:“这种武器将来可能会出现,并且威力的确很强大,但是你忽略了重要一点,战争高度依赖经济。

    你说的这种武器确实先进,但它的制造费用也一定很高,并且威力再大范围也是相对有限的。

    难不成指望一颗你所谓的“飞弹”就可以杀伤大量的、甚至几十万敌人,这纯粹是天方夜谭。

    那么为了得到战略目的,势必要发射很多这种飞弹,费用一定会很高,请问这个国家的经济水平撑得起如此巨额的武器费用支出吗?

    再说火炮的出现自然有它的用处,面对一群一两千米之外步枪打不到的敌人,你说用费用比较低的火炮发射炮弹,还是用费用极高的飞弹?

    那毫无疑问,自然是炮弹,毕竟作为军队指挥官,权衡利弊总是会的吧。”

    最后林向南又添了一句话:“如果连这笔简单的经济账都算不明白的话,好意思来上中央军校?干脆回家卖红薯吧!”

    这句话明显是意有所指,知道林向南和祝子龙有矛盾的一众学员都非常清楚,此话就是针对祝子龙的。

    果然祝子龙的脸色涨成猪肝色,愤怒的眼睛使劲瞪着林向南,似乎要冒出火来,却又无可奈何,因为自己也找不到可以反驳的理由。

    李明扶了扶眼镜,微笑着说道:“向南同学和子龙同学的发言都很精彩,就连我听了都是非常感慨,这么年轻的年纪,就能对火炮有如此深奥的认识,相信再经过三年的军校学习,你们一定会成为国家的栋梁人才呀。

    不过今天关于这个话题,到底是向南同学的观点正确,还是子龙同学的观点正确,就让时间来证明吧!

    我个人并不作出具体意见。”

    他之所以选择这样说一方面是因为他自己也无法判断二人谁说的更有道理。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他从二人的神态以及台下同学们的反应推测出林向南可能和祝子龙有矛盾。

    他要是轻易的发表意见,支持一方,否定另一方,对谁都是不公平的。

    搞不好还会导致两人矛盾加剧,影响团结,甚至还会惹祸上身,确实不值当。

    所以他采取了冷处理的方式。

    理论讲课完毕,李明说道:“火炮这门课程需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样才能完整的了解火炮,所以接下来我们去后山进行实地火炮操作。”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