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皇家幼儿园 > 第4章 伯温遗言 七成把握

第4章 伯温遗言 七成把握

    朱元璋的情绪,终于是出现了一丝波动。

    “你可知,朕此前已经砍了好几个太医的脑袋了?”

    朱元璋走到刘廌面前,语气低沉,目光幽幽的盯着他。

    刘廌赶忙低头。

    凡是老朱换语气和自称,大抵都是认真的时候。

    而宫里头这段时间,因为太子妃始终无法痊愈,也确实是被恼火的老朱砍了好几个太医。

    老朱现在这样说,自然是在警告自己,若是治不好,便是不会被砍头,恐怕也是要吃一顿挂落的。

    刘廌沉声道:“臣下不敢忘祖父临终遗言,今日偶得欧逻巴国奇书,愿为一试。一不辜负祖父寄托,二不辜负陛下隆恩。”

    朱元璋目光微微一动。

    这已经是他第二次听到刘廌提及刘伯温的临终遗言了。

    “你倒是和你祖父一样,忠心耿耿。”朱元璋淡淡的说了一句,继而摆手转口道:“既然是偶得奇书,便随俺先去东宫,叫太医院的人一并试试,且等太医院验过你说的法子之后再说。”

    刘廌压住强烈跳动的心跳,缓缓起身。

    这边孙守忠在前面引路,刘廌便继续背着自己的小木箱子,跟在老朱身后,自乾清宫往皇宫东边的东宫而去。

    沿途,刘廌一直低着头沉默不语。

    实则上他对这一次的入宫也并不没有多少把握,不过在更坏的局面之下,任何尝试都算不上坏。

    同样的。

    往东宫去的路上,坐在御辇抬轿上的朱元璋,也一直沉默着。

    他很想问一问刘廌,当年刘伯温在青田家中临终前,到底都说了些什么遗言。

    但是,他几度思量,却又问不出口。

    君臣二人便是一个坐在御辇抬轿上,一个背着木箱子跟在旁边,不多时到了东宫前。

    东宫里,也早就有孙守忠派人过来通报消息。

    刘廌远远的就看到东宫门前,站着一名脸色焦虑,身着五爪团龙常服(明制皇帝、太子、亲王可着五爪龙服)的男子,正领着几名太医院的太医等候着。

    御辇缓缓的停在了东宫门前。

    朱元璋侧目低头,看向跟在御辇旁的刘廌。

    “你小子……”

    他轻声出口,有几分犹豫。

    刘廌却是会心一笑,抬起头看向老朱,躬身颔首,语气恭敬道:“回禀陛下,臣一直记着当初在青田老家,祖父临终前所说。不论朝堂如何,也不论陛下如何行事,我家当记乃是陛下带领我中原汉民驱除鞑虏,重拾山河。诚意伯府满门,不求高官厚禄,也不求荣华富贵,只求天家和睦安宁,大明国泰民安,盛世降临。”

    朱元璋目光不禁一动。

    他未曾对刘廌这番有关于刘伯温的临终遗言追究真伪,而是轻叹一声后缓步坐下御辇,冲着刘廌招了招手。

    刘廌提着木箱子轻步上前。

    “你是个好孩子。”

    说完这句话,朱元璋也没了下文。而刘廌也跟在老朱身后,走到了东宫门前。

    “儿子参见父亲。”

    “臣等参见陛下。”

    东宫前,身着五爪团龙常服的男子,自然就是大明的皇太子朱标。

    整个大明朝,大抵也只有他能在老朱跟前,以儿子自称,口呼老朱为父亲。

    而在朱元璋心中,大抵也是如此的。

    太子朱标是儿子,其他的都只是皇子罢了。

    刘廌小心的留意着这些,见到朱标目光疑惑而又好奇的扫了自己一眼,又看到跟在朱标身后的那几名太医院太医,目光颇有些不善的盯着自己。

    一行人心思各异的进了东宫内部。

    刘廌一直默默的跟在队伍里,终于是到了一座宫苑里。

    此时宫苑里正有不少人,他也来不及多看。

    只见在正殿外,正有不少人进进出出,多是东宫的女官和太医院的太医。

    朱元璋看了一眼现场,亦是眉头微皱,侧目扫向刘廌:“既然你有法子,便先于太医院的说一说该以何法医治。”

    朱标站在一旁,目光默默的打量着刘廌。

    诚意伯刘伯温,他自然是熟悉的,对诚意伯府也不算生疏,只是他却从未想到过,刘家的小子还能在医术上有所精取。

    先前跟在朱标身后的几名太医,则是上前到了刘廌面前。

    领头的太医上下打量了一眼刘廌,不咸不淡的轻声开口:“刘典簿似是在上林苑监当差?”

    这是在怀疑自己呢。

    觉着自己一个在上林苑监种田的官儿,做不来太医院的事情。

    刘廌也不显露,颔首点头:“幸得陛下隆恩,添居上林苑监。近来只因偶闻东宫贵人有恙不愈,遂得一法,特来献方。小子年轻,此方到底如何,还是得要诸位杏林魁首验证才敢用于贵人。”

    自己是来老朱跟前上分的,可不是来和已经被砍了好几颗脑袋的太医院吵架的。

    那太医见刘廌如此谦恭,言语太高太医院,倒是少了几分针对:“老夫山永年,自幼家学,从医五十余载,添为太医院院使。刘典簿若是放心,大可现在便将那方子,交于老夫。”

    刘廌却是不急,反问道:“不知敢问,贵人现今症状如何?”

    太医院院使山永年顿了一下,看向朱元璋和朱标二人。

    常氏乃是太子妃,即便患病,那也是宫闱禁忌。

    刘廌见山永年一时不开口,便主动询问道:“贵人现今症状,可有发热发汗?体有……下恶否?”

    如果自己猜的是对的话,那太子妃常氏现在的症状,就应该是属于产后妇科炎症并发。

    毕竟,如果是产后大出血的话,太子妃不可能撑到现在。

    山永年此刻闻言,果然是微微一愣,眼神多了几分波澜。

    刘廌了然,自己这是猜的八九不离十了。

    果然,山永年在见到朱元璋和朱标都示以眼神后,终于是开口道:“刘典簿所猜无错,太子妃自产后,便一直反复发热发汗,体下……也确实有恶味少许,但也不曾有恶露生。”

    那就是产后妇科炎症无疑了。

    所谓的体下只有少许恶味,不曾有恶露生,也就说明还没有到药石难医的程度。

    刘廌掌握情况后,心中也终于是松了一口气。

    他不曾再问山永年,而是转身看向朱元璋和朱标。

    刘廌合手躬身。

    “陛下、太子,若是太子妃现状如此,依照臣所得方子,或有七成可能使太子妃痊愈。”

    ………………

    ☞月票☜☞推荐票☜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