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皇家幼儿园 > 第5章 圣手!这是圣手!

第5章 圣手!这是圣手!

    “七成把握?”

    朱元璋微微皱眉,朱标则是有些不太确定的出声。

    在他们看来,太医院久治不愈的病症,刘廌能有七成把握,那就是和十成把握差不多了。

    相较于朱标的疑惑出声。

    山永年更是直接的开口道:“刘典簿这方子若是能有七成把握……”

    刘廌却是抢在对方没有讲话说完之前,插口开口:“只是此方,还需院使会同太医院诸位杏林魁首相助,方能奏效。”

    说完之后,刘廌给了山永年一个眼神。

    山永年目光微微一动,自然是读懂了这位年轻的功勋之后的意思。

    他是要将功劳分给太医院一份。

    只是,这位年轻的功勋子弟,手中的方子当真能起作用?

    容不得山永年多想,在短暂的思考之后,他便笑着开口道:“事关太子妃,太医院自当是竭尽全力!”

    不管方子是真是假,能否起效。

    这件事情,必须要暂时配合。

    刘廌这时候才终于是将一直背在身上的木箱子,放在一旁的桌上。

    “此法乃是偶得,其上所言,太子妃现今所患之症,乃是炎症,目不可及,因炎而致体内阴阳失衡,元气内耗。”

    “此法,一需洁净屋舍,以消周身之……不可见病体。二需消体内炎症,平衡阴阳,阻断元气消耗。”

    “若此二法得效,则今夜之后,太子妃所患症状,必当可见好转。”

    说着话,他已经是将木箱子里,这两天在家中让人造出来的一整套蒸馏器取了出来,一一摆放在桌上,并且将各个部件连接在了一起。

    大蒜素和高度酒精这两样东西,尤其是大蒜素,必须是要现场蒸馏制取,现场服用才能起效。

    禁不起长久空置发挥的。

    瞧着这些稀奇古怪的东西,不光是山永年带着太医凑了过来,就连朱元璋和朱标父子二人,也围了上来。

    “此物……如何医治?”

    山永年替在场所有人,问出了心中的疑惑和怀疑。

    刘廌含笑开口解释道:“按书上所说,其一以烧酒放入此蒸馏器中,蒸馏提纯,得高度烈酒,喷洒于屋中消除病菌。其二,以大蒜为药,捣碎静止半个时辰,至大蒜汁液呈黄色,再入此蒸馏器中蒸馏,提取蒸馏后冷凝液服用即可。”

    东宫宫苑内,一片寂静无声。

    刘廌自然明白这些人的沉默是为何。

    太医院院使山永年半响之后,才有些不确定的开口道:“只有此二法,便能使太子妃痊愈?”

    刘廌点了点头。

    他也不能深入的解释,就算和大明的太医们解释,什么是细菌、什么是病菌,什么是消炎药,他们也根本就不能明白。

    或许自己什么时候,可以先给高倍数的放大镜弄出来,到时候和太医院的人拉拉关系,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微观世界,是个不错的想法。

    刘廌默默的想着。

    朱标则已经是看向山永年,沉声道:“山院使,刘廌此法,可行否?”

    山永年纠结了片刻,方才点头道:“刘典簿所取主药,并无毒,对人亦无害,或可一试。”

    不管是酒还是大蒜,总不能吃死人吧。

    山永年此刻只能是抱着,不会把太子妃吃死,就都试一试的想法,算是替刘廌站了一下台。

    末了,这位最近十分头大的太医院院使,还不忘看了刘廌一眼。

    刘廌会意,默默点了点头:“还请山院使及诸位,取烧酒十斤、大蒜三十斤,先以这蒸馏器制取高度酒精,喷洒在太子妃屋中。捣碎大蒜静止,而后再蒸馏制取大蒜液,让太子妃服下。”

    说完,他又转身看向朱标:“太子殿下,虽然臣偶得自欧逻巴国之书现已不存,但臣却记晓书上所说,若以今日之法,还需将太子妃所处屋舍杂物清除,衣服更换为洁净之物,开窗通风。”

    朱标只是默默的看了一眼刘廌,便转头道:“都听见了没?按照刘典簿所言去做。”

    随着朱标一声令下,原本就守在此处的东宫女官和内侍们,便立即行动起来。

    而刘廌自然也没有闲下来。

    在东宫的人,搬来好几坛,差不多能有上百斤的烧酒和好几箩筐的大蒜后,他便和山永年等人忙碌了起来。

    而朱元璋和朱标两人,则站在不远处,看着忙前忙后的刘廌。

    朱标先开口道:“父亲信他的话?”

    朱元璋侧目看了一眼太子:“这小子先前与俺提及伯温临终遗言,刘家满门忠孝,此法有太医院言称无害,便是无用,也可一试。”

    朱标点点头,默默的瞧着刘廌那忙碌的背影。

    忽然小声说道:“刘廌为何会忽然入宫请见父亲,献出此法?儿以为,或许不单单是因为诚意伯昔年临终遗言吧。”

    说完之后,这位大明太子爷,目光大有深意的看向朱元璋。

    朱元璋双眼一动,微微侧目。

    守在不远处的孙守忠便立马躬身上前。

    “去,查一查。”

    孙守忠立马会意,颔首点头,悄无声息的离开东宫。

    而这边。

    刘廌和山永年带着的太医院众人,足足忙活了一个多时辰,终于是将高度酒精和大蒜素给蒸馏提纯了出来。

    此时已至午后。

    刘廌面露满意的看着眼前的一大瓶高度酒精和一小瓶浅浅的大蒜素提纯液,默默的回头看向一旁的山永年。

    “山院使,按照规矩,是不是该先替太子妃试药?”

    那边见到动静的朱元璋和朱标两人,也走了过来。

    山永年立马说道:“自当如此,此药事关太子妃,老夫须得亲自试药。”

    说完之后,这位接受到刘廌暗示的太医院院使,立马是从那小瓶中取出一小部分的大蒜素提纯液,当着走过来的皇帝和太子的面,送入嘴中。

    亲眼看到山永年将药服下。

    朱元璋也不曾嫌弃此处,因为提取大蒜素而散发出来的那股子刺鼻气味,大手一挥。

    “将药送进屋中,为太子妃服下!”

    山永年立马是让身边的太医,将高度酒精和大蒜素送入屋中,依照刘廌叮嘱的使用。

    等到太医重新出来,说明已经为太子妃常氏服下药之后,宫苑里便再次陷入沉寂。

    朱元璋和朱标父子两人不时的看向在场的山永年,似乎是在确认那大蒜素是否有害。

    刘廌则是陪在一旁,心里默默的想着自己被人敲黑棍的事情。

    时间在一点一点的流逝着。

    直到日落黄昏,天边群鸟归林。

    等待之中的东宫宫苑里,忽然发出一声惊呼。

    “退了!”

    “退热了!”

    “圣手!刘典簿真乃杏林圣手也!”

    ………………

    ☞月票☜☞推荐票☜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