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惊变

    赵三笑道:“这与皇亲不皇亲没什么关系,大宋看似岁月静好,实则危机四伏,身为皇城司官员,自然比普通人更知晓个中利害,大理还好,段氏一向有心交好我大宋,中间又有西南夷做为缓冲,不会成为我大宋心腹之患。交趾与大宋可谓有血海深仇,自我大宋立朝以来,双方死伤官民虽没有百万,也相去不远,这数年间,双方虽未有大的冲突,但小规模的杀伐从未间断过,我来这里办差,护卫方面,自然比一般的差遣要慎重一些。”

    王语嫣从赵三的神色中看不出什么,加之心神激荡过后,反应远不如平时,闻言点了点头,算是接受了他的解释。

    赵三暗自松了口气,转而请教起习武的问题来。

    其实有一点赵三并没有告诉王语嫣,大宋以武立朝、以文治世,虽说自太宗以后,重文治而轻武将,但由于边患深重,民间武风极为兴盛,太祖当年凭借三十二势长拳与一根军棍打下天下三百军州,始有大宋,他的长拳与棍法在军中民间也广为流传,赵三自幼习文,却也好武,比如太祖长拳这些基础的武功,他总还是会一些的,用他自己的话说,就叫“略懂”。

    说到天下武学,王语嫣熟稔于心,如数家珍,连神采都明亮了几分,单单刀法一项,便说了足足一个时辰,各路使刀高手的刀法名称、配合心法、招式要义、破绽缺陷,都被她信口道来,直把个赵三听得咋舌不已。

    赵三怕她口渴,大声让梁胜拿了个水囊过来,取下木塞递了给她。

    王语嫣正好有些口渴,道了谢接过,她不愿失了仪态,只是轻轻抿了一小口。

    赵三见她喝完,又有继续说下去的意思,出声打断道:“习武之事,到了汴京再慢慢请教于你,前面不远便是邕州城,要不要歇息几日?”

    王语嫣摇头笑道:“我没那么娇气的,不用顾虑我,该怎么走就怎么走便是了。”

    赵三问道:“想不想回苏州看看?”

    王语嫣听了这话,不免又悲从心来,王家与慕容家在苏州的大片产业,如今竟是没了主人,怕是过些年便成了废墟荒宅,想到这里,王语嫣迟疑了一下,对赵三道:“我爹娘都死在那里,回去不过徒增伤感罢了,只是如今王家与表哥慕容家除了我之外,竟已无人在世,苏州那大片产业,若是任其荒废,他们泉下有知,怕是会怪罪于我,三哥可否派名手下帮我去苏州处置一下王家与表哥家的产业,折换成金银财物,姑丈在少林寺出家,到时他家那一份可以送到少林寺,我家那份我拿一部分生活之用,剩下的便送与三哥,当作救命之恩的谢礼。”

    赵三明白王语嫣的心情,大声唤来梁胜,让他在马车旁听王语嫣将王家与慕容家的产业与房契票据等所有事情交待清楚了,这才自个探出半个脑袋对粱胜吩咐道:“这件事你亲自去办,这事务必办得漂亮了,让王小娘子满意。”

    梁胜见赵三一个劲的对自己使眼色,一时不明所以。赵三狠狠瞪了他一眼,故作随意的道:“多带些金银去,苏州那地方的物价可不便宜,王小娘子也不急出,可不能贱买了。”

    梁胜这才明白赵三的意思,说道:“大人放心,价钱方面定会让王小娘子与大人都满意的。”

    赵三这才放下心来,转过头对王语嫣道:“既然不去苏州,那我们就在邕州歇两日再出发。”

    王语嫣点了点头,说道:“一切但听三哥安排便是。”

    赵三正要吩咐下去,心中一动,急忙出声召唤,所幸梁胜还未离开,来到马车前问道:“大人,可是还有其他吩咐?”

    赵三沉吟道:“四年前,明教方腊在江南举兵造反,破六州、五十二县,死伤官民以百万计,只可惜,他以诛杀朱勔为号召,直到兵败身死也没杀了朱勔,实在是可惜了。朱勔在苏州主持应奉局,搜刮民间奇花异石以作花石纲,送至京城用于修建延福宫与艮岳,王家与慕容家的园子只怕也在他的目标之内,你动作快些,告诉他,不要打这两座园子的主意。”

    粱胜知道朱勔父子仗着官家宠幸,在江南苏杭一带做恶多端,惹得天怒人怨,方腊起义声势浩大,不仅让朝廷本来准备用于联合女真人夺回幽云十六州的西军精锐陷在了东南脱不了身,而且东南这个朝廷财赋重地也因此遭受重创,直到现在都没缓过来。

    这些年,大人令皇城司暗中收集了朱勔父子不少罪证,奈何官家为了修建艮岳,二人又有权相蔡京这座靠山,大人一直找不到合适的机会下手。

    粱胜领命,快马加鞭往苏州赶去。

    赵三与王语嫣则在剩下七名皇城司属吏的护卫下,先是在邕州歇息了两日之后,继续往东北方向进发。

    到了宜州后,天突然下起雪来,一行人也正巧与从汴京星夜兼程来寻赵三的皇城司亲事官相遇。

    亲事官带来的消息可谓是晴天霹雳,女真人兵分两路攻宋,其中完颜宗望率领的东路兵马已经攻到了汴京城外,官家听从太常少卿李纲的建议,匆匆禅位给太子赵桓,自己则带着蔡京巡幸到了镇江,听说苏州的朱勔父子已经渡江,准备迎接官家去苏州或是杭州。

    太子赵桓死活不肯继位,结果被官家授意的内侍打晕了,直接换上冕服抬上了大庆殿的御座,接受大臣们的朝拜,等到醒来时,生米已经煮成了熟饭,只能无奈的接受了这个现实。

    道君皇帝可以打着巡幸的名号躲到安全的地方,被李纲等大臣们架上皇位的太子赵桓却找不理由逃之夭夭,只能硬着头皮上。

    即位后的赵桓尊道君皇帝为太上皇,提拔李纲为尚书右丞、亲征行营使,全面负责汴京的防御。

    赵三听到这个消息,沉默了很长一段时间,本来不准备在宜州歇息的他,临时决定先在宜州停留下来。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