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静观之艺 > 第四卷 第二章 无怨无悔痴心妇 暗室逢灯收皇子

第四卷 第二章 无怨无悔痴心妇 暗室逢灯收皇子

    初春的汴京城乍暖还寒,树木才刚抽出嫩芽,忙碌了几天的华中台和丸子两人终于得空走出皇城,返回端王府整理剩余的物件。

    华中台此刻的心情不错,帮丸子买了串冰糖葫芦,沿路还拉着丸子聊这几日皇城里发生的大事。

    “皇上将朝政暂交皇太后垂帘这事太英明了,皇太后当真是厉害,垂帘几天来就四两拨千斤,将那个讨厌的章惇派去给先皇修陵去了。哈哈!”华中台兴奋地说着,“当时我就站在皇上身边,看见下面的章惇哑巴吃黄连,想拒绝又无奈的表情,真是太好笑了。”

    “嗯,皇太后确实步步老辣、直击要害,各种政策依次开展,先是让皇上恳请她来听政,并接见群臣,树立自己威信。然后打击过去简王势力,安排章惇就任山陵使,统管修陵一切事物,还暗地里安插自己亲信进入简王和朱皇太妃身边。最后拉拢原申王势力,特别是拜相曾布,以确保朝纲的平稳过度。”丸子吃着冰糖葫芦随口回道。

    华中台向丸子投去崇拜的眼光,“哇,丸子,没想到你也这么厉害。将这几天的事情分析得如此井井有条。我真的是越来越喜欢你了。”

    “不要瞎说。你总这么不正经。”丸子眨了眨眼,眼皮微动,长长的睫毛也跟着颤动,仿佛蝴蝶扑扇的翅膀。

    看得华中台有些恍惚,不由自主拿出手绢,轻柔地帮她擦拭嘴角留下的残余冰糖,暗自低吟,“秀色芳容明眸,就中奇绝。细看艳波欲溜,最可惜微重,红绡轻帖。匀朱傅粉,几为严妆时涴睫。”

    “你嘴里叽里咕噜说着什么呢?”丸子顺势推开华中台的手。

    “这两天我会做一件绝对正经的事情,做成后我第一时间告诉你。”

    “你这小鬼有什么正经事,这么神秘。皇上虽然将所有政务交由皇太后垂帘,但还有很多事情要做,你这几天多陪陪皇上为好。”

    “我早想好了,我要做一件他也没做到的事情,证明我可是很优秀的!你就耐心地等着吧。”华中台眼中泛起自信的光芒,此刻的他,不是某某人的弟弟,而是独一无二的他自己。

    “好,那我就静待你的好消息吧。”说罢,丸子转头继续前行。

    华中台凝视着丸子的背影,抬起手来,在擦拭过的手绢上深吸了口,满鼻都是冰糖那香甜的气息,接着他细致地将手绢折好放入怀中,提步追了上去。

    两人走至端王府门前的小路时,从身后突然传来一阵熟悉的声音,“中台、丸子,有件事情我想请你帮忙。”

    华中台转过头去,看到身后站着一个人。她身穿素青色麻棉布罗裙,头扎妇人元宝髻,格外白皙的皮肤和立体感鲜明的五官。华中台总感觉非常眼熟,可总想不起她是谁。凝视了许久,华中台猛然发现,她竟然是三年多前神秘消失的子桑昭!

    子桑昭还拖着一个稚嫩的孩子,看上去年纪很小,虎头虎脑的他害羞地躲在子桑昭身后,时不时地探出小脑袋看向华中台和丸子。

    “青……青……青姐,你怎么会在这里?你是女子?”华中台吃惊地问。

    “对不起,扮成男装行走江湖方便些。其实我一直在京城。”子桑昭声调平稳地回答。

    丸子想到些什么,微微皱了下眉头。

    这个细小的动作被子桑昭所察觉,她淡淡一笑说:“梁公公、丸子姑娘,我知道现在的端王已经登基成为皇上了,请你们放心。”

    丸子也笑了笑,她知道子桑昭了解了其中关键,双方有这种默契就不要去点破,伸手招呼道:“青姐,没想到你穿着女装这么漂亮。外面冷,你赶紧进来王府里坐吧。”

    “不了,就几句话。我说完就走。”

    “这怎么行?你来了,我们大家都很开心,好多话想和你说。我们蹴鞠的技艺也提高不少,可以再一起来玩。而且他一定是最高兴的了,你怎么能不见他一面呢?”华中台觉得此时叫什么都不太合适,就用他这个代词来称呼。

    “我真的不敢去见他。我好不容易下定的决心。”子桑昭摇了摇头,“再说他现在也不是相见就能见着的吧。”

    “青姐,这你不用担心。交给我们就好了。”华中台习惯性地想拉子桑昭的手,感觉不对劲,举手停在半途。

    丸子见状拉起子桑昭的手,想把她拉入端王府。子桑昭依旧是淡淡地微笑,缓缓推开丸子的手,说道:“你们只要帮我把这个孩子和这封信交给他,我就很感激了。”

    华中台转眼打量站在一边的男孩问:“这个孩子是谁啊?”

    “他看了信自然而然就会知道了。”

    丸子好似猜到了什么,插话说道:“青姐,他是一个很念旧情的人,有什么话,有什么事,当面沟通会比较好。”

    “丸子,见一个人很容易,不去见才难。”子桑昭摇摇头,低头瞧了瞧手边的孩子,“我已经成家了!”

    丸子凝视着子桑昭,眼前的她脸上泛着少许光彩,坚定而果决。丸子知道子桑昭的性格,她决定的事情不会轻易改变,也就不再劝说。

    华中台还想说些什么,也被丸子姑娘用眼神制止了。

    子桑昭弯下身子,在小男孩的额头上深深一吻,接着毅然决然地转身就走。那个孩子可能开口较晚,也不会说话,看见子桑昭离开后嗯啊地叫着,想跑向子桑昭,被丸子一把抓住。也许抓得有些重了,没多久孩子就哭了起来,直到子桑昭的身影消失在街尾的巷口。

    “我们赶紧将此事禀报给皇上吧,也许……。”华中台急着说。

    丸子摆了摆手,“孩子和信你去呈给皇上吧,我就不去了,我想他也不希望有更多其他人知道此事。”

    “丸子,你怎么能算是其他人?”

    “亲王府里还有很多东西需要整理,我们各做各的,我留下来整理,你赶紧回宫禀报。”

    华中台一想也对,也就不再争执,有些不舍地带着那个小男孩进宫去了。

    登基这几日来,华中陆为了履行与向太后的承诺,没有接见任何一个大臣,整日闭门不出,朝中所有大小事务任凭向太后处理,主要的功夫都在学习作为皇帝的礼仪。因此华中台没有费什么劲,在福宁殿很容易的就找到了正在打坐的哥哥。

    华中陆见到华中台进殿,就收起功,站起打笑道:“小梁,你不是总喜欢和丸子双宿双飞吗?今日怎么你一个人来了?”

    华中台听了有些害臊,哥哥如今成了皇帝,他也不敢像之前那么随便,只能回复道:“禀皇上,丸子奉命正在亲王府邸整理物品,无法前来。”

    “你那么严肃干什么?朕打坐的时候不喜欢有人伺候,现在周围又没有其他人。”华中陆随手掸了掸身上的灰尘。

    望着身穿暗云纹夹金丝罗绸龙袍的哥哥,华中台的灵台突然闪过一丝陌生的感觉,但这种感觉稍纵即逝,而他内心里更坚定地想实现自己与丸子的约定。“皇上,都这么多天过去了,怎么一个人都不召见呢?总需要干些什么吧?”

    “还没到时候!其实朕比你还急,朕有好多事情都急着一一去做呢!不过这几天向太后基本稳定了朝局,我估摸着时间也差不多了。可以放手去做些安排了。但是召见大臣,为了避嫌还是再缓缓吧。”华中陆若有所思。突然他发现了站在华中台身边,因为第一次见到这么雕栏玉砌的宫殿,有些发呆愣神的小男孩,问道:“这个孩子是谁?你为何带他进宫?”

    华中台环顾左右后说道:“我刚才在宫外遇见子桑昭了!他竟然是女子之身。”

    “什么?”华中陆身子一颤,“她此时在哪里?你为何不把她带进宫来?”

    “青姐不愿进宫,我和丸子都劝不动她。不过她留了一封信和这个孩子让我带来。”

    “信~信呢?”这几年早练就处变不惊的华中陆此刻有些激动,急切地从华中台手中抢过信去,盯着信封犹豫了片刻,转手又将信塞还给了华中台,颤颤地说:“还是你来帮我读吧。”

    华中台其实心里一直很好奇当年子桑昭为何不告而别,哥哥一直对此事讳莫如深,他也没去询问此事,也许此刻是个好时机了解真相。他启开信封,看着信纸上一行行娟秀的字体,读了起来。

    “许久不见,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我自小聪慧敏思,洒脱豪情,像男孩子一样,自由追求心中的梦想,男女之事我也久经风月,自诩阅人无数。

    但自从在魁星楼遇见了你,我仿佛走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那日我照常走近五经阁,你正谈古博今和他人闲聊,没有注意到门外的我,而我一见到你时,我瞬间心急促地跳动,大脑充血失去判断,就似被人下了降头,不由自主地藏到了门口。曾几何时,我还在嘲笑情爱的镜花水月,此时此刻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什么叫做春到长门春草青。

    在门后的我,一直痴痴地望着你,听着你的放言高论,直到两脚完全发麻,都没有勇气推门而入,直到你兴尽而归,我才不舍地离去。

    我以为这仅仅是我心血来潮的一时冲动,谁知当晚我便失眠了,折转反侧满脑子都是你的身影,看着烛晕里是你,水杯中式你,月光中是你,闭上双眼你也在我眼前微笑。

    没出息的我之后几天,天天来到五经阁,躲在暗处欣赏你。我以为爱情来得快,走得也快,谁知道这团火却在我心中越烧越旺,让人深陷其中无法自拔。

    那天我终于鼓起勇气出现在你面前,你都不知道我准备了多长时间,从衣缕的一个褶皱到翘起的一根头发丝。我足足对着镜子梳妆了好几个时辰,也许这次比我出生后总共面对镜子的时间都长。

    站在你面前的我不知道为了什么,极尽地展示着自己的学识,我能看出你有些挫败感,然而我控制不住我自己,还是口若悬河地滔滔不绝……

    那次的乡试我顺利成章地取得了解元,可梦想实现后的欣喜并未出现。你未参加乡试的消息,让我感觉一切都失去了意义。

    浑浑噩噩一段时间后,我下定决心要忘记你,做回原来自信的自己。不过我做不到啊,挣扎,困惑,煎熬,折磨……

    最终我还是选择来找你,跟随着我自己心的方向来找你。我总告诉我自己,不需要你接受我,让我暗暗打量着你,我就满足了。

    你知道吗?那段时间,我同你一起经历了你的一切,你重拾信心,让我愧疚释然;你和杏儿,让我羡慕嫉妒;你家的变故,让我悲天悯人;你的婚姻,让我五味杂陈。

    直到你遇到危险,我无奈出手相救,才让我再次站在你的面前。那些日子,是我至今最快乐的时光。我们林间溪畔,马上墙头,好希望时间就此停止,入京的路永远都不要走完。

    那天的意外,我从没有后悔,你让我真正体验到作为一个女人的快意滋味。那种酣畅淋漓的销魂一刻也许只有和最爱的人才能感受到吧。

    谢谢你带给我的一切!我当时不知道如何用新身份来再次与你相处,所以我选择了离开。期待着我们在京城的再度想会。

    谁知道一夜的荒唐让我有了你的血脉,高高隆起的肚子也让我失去了会试的机会。然而我一点也不后悔我当时的选择,能和你有这样一个小生命是我一生的荣幸。

    请原谅我的懦弱!同时害怕破坏你复仇大计的我,虽然一直住在端王府周围,却在我最需要人照顾的时候,也没敢敲开王府的大门。那段时间的我,一边照顾着我们的孩子,一边窥视着你的一举一动。

    当你成为国家新主人的时候,我知道我俩这辈子也许准定成为两条平行线。我无法配上你的身份,我不想成为你的负担,更不希望你为了怜悯而做出任何一点点妥协。我知道此时此刻要为这段感情画上一个终止符了,能在你的人生和你有一段交集我已非常满足。我绝对不会成为你的阻力,哪怕有微不足道的影响,我也不忍你来承受。

    当你看到这份信的时候,我已经改名换姓,嫁做人妇。我不应该自私地把我们的孩子留在我的身边,所以我把他留给了你。如果有思念,就让我一个人来承受吧。勿念,爱你的青!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好长时间,华中台都没从念信的情绪里走出来,他没想到子桑昭原来是个如此痴情地女子,为了哥哥,竟然放弃一切还无怨无悔,这种奇女子世间少见。

    他不禁联想到自己对于丸子的感情,他能做到子桑昭一样的付出吗?他扪心自问着。

    华中台抬头瞧向哥哥,自从来到端王府就没流过泪的哥哥,此刻眼眶中也挤满了泪花,嘴里反复呢喃着:“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皇上,青姐这样值得吗?”华中台问道。

    “朕也不知道。”华中陆拭去眼角的泪珠,与子桑昭在一起的一幕幕浮现在眼前,魁星论道,虎口救人,蹴鞠长乐,以及那如梦如幻地旖旎一夜……华中陆轻叹一声,“爱究竟是什么?朕还是琢磨不透!”说罢,他走到那个小男孩身边,抚摸着他小小的头顶。小男孩用他稚嫩地眼睛盯着华中陆,不知道发生了些什么。

    “皇上,他如何处理?”华中台瞥了瞥眼前的小男孩。

    “交给我来养吧。皇上您看是否可以?”福宁殿后传来一个声音。

    华中台听出是王皇后的声音,心里一惊,急忙回首行礼。他一直搞不懂哥哥和这个王皇后的关系,自从哥哥娶她入门后,两人一直相敬如宾,王府里的所有人都知道哥哥从不在夫人这里留宿,夫人也与世无争,终日点灯颂佛。照理说两人之间应该没什么感情,然而哥哥这一两年间,竟然什么事情都不避开她,此次登基更是册封她成为了皇后,任其在宫中自由走动,统管后宫一切事物,连丸子和高江姑娘都有些相形见绌。自己有同哥哥聊起过此事,哥哥每次都避而不谈。

    “你都听见了?”华中陆并未对王皇后的出现展现出一丝的惊愕,只是淡淡地问了一句,好似这封信就是邀她一起来听的。

    “是的,我在后面都听见了。梦中玫瑰,心向往之!炙热燃烧,飞蛾扑火!默默付出,至死不渝!好一个娇痴女子啊!臣妾对她是又敬又怜。”王皇后走到那个小男孩身边,低身捏了捏他的小脸蛋,转头又说,“臣妾很喜欢这个孩子,把他交给我吧。”

    “你有此意,那再好不过了。”华中陆回答。

    华中台听着他们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好似多年的至交交谈,就更为疑惑了。三年间哥哥的出行起居他再熟悉不过,和这位王皇后交流几乎没有。何时两人能生出这份默契了呢?

    王皇后逗了一会那个小男孩,小男孩并未怕生,呆呆站在原地边傻笑边望着王皇后。王皇后越看越喜欢,顺势抱起了他,又对华中陆说:“臣妾觉得此子是皇帝血脉,不能委屈了他。不如对外称是臣妾所生,皇上不知意下如何?”

    “这个孩子看上去已经不小了,这有些不太合适吧。”

    “臣妾是皇上钦定的皇后,只要太后那里没有异议,后宫之人谁敢乱嚼舌根?”王皇后突然展现出从未有过的一面,顿时皇后威严十足。“再者说臣妾本来就深居简出,伺候我的人也不多,几年后再带他祭祖告天,那时差别也就不大了。”

    华中陆微微点头,“那就辛苦皇后了。”

    “照顾着你的孩子,怎会辛苦?”王皇后脸上依旧是她标志性的微笑,亲切而温馨,“那劳烦皇上您给他取一个名字吧。”

    华中陆沉思了一会,说道:“那就取名赵桓吧。”

    一旁的华中台暗想,那个“桓”字里的木和日,分别取自于子桑昭的“桑”和“昭”字,哥哥心里也有一直还怀念着青姐。

    “赵桓,赵桓。不错的名字。之后的事情,皇上您就交给臣妾处理吧。”王皇后说完,瞧了一眼旁边的华中台,就带着那个小男孩离开了。

    “你也先下去吧,我想一个人静静。晚些时候把童总管和高江姑娘叫来,我有事找他们。”华中陆看上去有些疲惫。

    华中台知道子桑昭的事情对于哥哥震撼极大,他需要独处的时光,也就不再打扰,退出了福宁殿。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