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历史直播:老祖宗们帮我写论文 > 第五十九章:提前白发人送黑发人?

第五十九章:提前白发人送黑发人?

    “朱标!”

    朱元璋听到自己心心念念的名字后,立马就站起身来,除了紧张之外,脸上还挂着一丝难以察觉的不自然。

    不同于朱元璋如今一个人在寝宫,朱标府邸那边却是门庭若市。

    大批官员在今天天幕开启之前就汇聚在一起,只为今日天幕开启后,能够听到新的历史事件,并且顺便和这位太子一起共议国事!

    原本刚刚因为藩王问题而议论纷纷的大厅,当听到朱标二字的时候,大家都不由自主地将头转向了此时坐在上位的朱标身上。

    大家都知道,现在被天幕提及名字,肯定是跟皇位继承,甚至是在位期间开展一些对藩王政策的改善。

    想听听,想看看这位近乎于完美的太子,在位期间有哪些值得被天幕提及的历史事件。

    一时间众人也是期待万分,而朱标自己那是更加,只是脸上并未显露而已。

    。。。。。。。。。。。。

    “朱标这位被历史后人评为近乎于完美的太子,纵观华夏历史数千年。

    无数皇朝的更替,也伴随着无数太子的确立。

    太子,太子。这一名称是多少皇朝子嗣的梦想,毕竟是未来一国之君,只有到了清朝搞出个九子夺嫡才渐渐的淡出人们的视野。

    而在那之前,许多人为了继任太子之称,都是斗的你死我活!像曹丕曹植,李承乾李泰,杨勇杨广等。无一不是用尽手段都要将太子之位拿在手中。

    可是最后的结局呢?令人唏嘘。

    而朱标这个人物,基本上是被人广泛认为的一位好太子,毕竟记载的是性格仁慈宽厚,除了政见上和父亲朱元璋有些不同之外,基本上大体很多方面没有让朱元璋失望。

    对弟弟们也是十分友爱,他们犯错都是他去调和,所以在诸王中威信非常高。

    那么问题来了,如此完美无缺又深得众臣,还有皇上,以及诸王的喜爱下,为什么会削藩呢?”

    秦明不晓得为什么,就想用一种上课式的感觉来和各朝的人说历史。

    可是吧,偏偏这种模样又是四不像,并且还搞的别人特别难受!

    但是说的那些东西,又足够让人抓耳挠撒,像是听了一部悬疑剧一样。

    其中对这种感觉最有感触的就是朱元璋。

    以至于他还站起身来,不断地在屋内踱步,而且还要小声骂骂咧咧,暗骂秦明不是东西,这时候了还搞什么放钩子!

    其实明朝的历史,大部分都是由清朝重新修编,并且还花了很久的时间。可就算知道朱标最后的结局,也是不由眉头一皱。

    听秦明的话语难道是朱标的历史有偏颇?难道我们记录错了,虽然对明史有很多地方有较大的改变,可是朱标那边确实就是如此啊。

    他就是比朱元璋死的早啊,所以他压根就没有削藩,就不会削藩啊!

    这难道后世还有我们没有发现的地方!

    那如果这样岂不是!

    一些对于明史编撰的清朝官员们,此时都坐立难安,虽然后朝确实可以去随意改变前朝的历史,可是这并不代表前朝的一些文字记录,就未必没有被流传下来。

    如果真的被后世之人发现了,并且还在天幕里痛击清朝改编历史的现象,原本就已经臭名昭著的清朝,那就更加不是东西了!

    毕竟改编历史那是潜规则,还是不要放在台面上为好!

    。。。。。。。

    “其实最终的答案就是,太子朱标于死于1392年也就是洪武二十五年,当然具体有没有差错就不知道,毕竟后边清朝改编你们明朝历史,那是信手拈来。

    所以明太祖你可以自己扳着手指头好好数数,朱标还有多久死亡。”

    秦明短短一句话,直接痛击朱元璋的心窝上,简直就是绝杀!

    老子这才刚刚开国多久,你就告诉我未来太子死了?你礼貌吗?

    并且还是老子在位的时候死的!

    朱元璋这会压根管不了那么多,已经焦头烂额的他,一边捂着心脏,一边让旁边的宦官立马去喊太医看看朱标的身边,并且不能耽误。

    不然斩立决!

    而自己则是靠着一旁的房屋柱子,然后顺着就坐了下去,而另一侧的宦官则是立马就扑了过去,大声喊道:

    “陛下,您还好吗?奴婢这就去给您喊太医过来!”

    宦官搀扶着朱元璋的手,声音尖锐的他,也顾不得此时陛下的容颜仪表是否得体,着急忙慌的将搀扶坐好后,接着立马以最快的速度冲了出去。

    此时的他像极了男人!

    而那些宫女们,也手足无措,不知道干什么的她们,只好互相看了几眼后,立马下跪,然后低着头不看朱元璋。

    这样或许就不紧张了!

    再说刚才的消息太劲爆了,宫里谁不知道朱标是朱元璋的心头肉啊!

    如果此时还有人去触霉头,那就真的是找死了!

    。。。。

    反观朱标那边也是不再淡定了,纵然刚才一直风轻云淡的与诸位大臣们商量地方也好,明朝藩王也罢的一些国策。

    但在与众人谈吐间,一直保持着优雅,偏偏君子的模样与人打交道。

    如沐春风,应该是大家认为最好的感觉了。

    可好景不长,朱标的听闻道自己的死讯后,也不再优雅了,此时的他瞪大了眼睛,也是一副不敢相信的样子。

    终究还是那句话,让人听到自己的死讯,并且还带上真实的时间等因素,那就真的是绝杀,简直就是阎王让你三更死,谁敢留你到五更!

    好一个唐三!

    。。。。。。。

    “其实朱标的死历史上还真没有怎么记载,就是说从陕西考察回来后,也是洪武二十五年的时候,就因风寒去世了。只能说可惜。

    但说实话,那就是死的太蹊跷了!毕竟那么一个意气风发的太子,受万人敬仰,并且基本还是内定的皇帝,感染了风寒说死就死。

    我个人是保留建议的,毕竟太草率了!

    所以他是历史上唯一一个父亲是皇帝,儿子是皇帝,可唯独自己却不是皇帝的一个人。

    不过总体来说,朱标的死,还是非常之可惜的,毕竟书上还是将他写的太完美了,不管是从小自己自觉学习,还是跟着宋濂学习时得谦逊等。

    大家无一不是对他寄予厚望,并且还十分争气。

    对待兄弟都是兄友弟恭的,基本没啥缺点。

    哎!”

    清朝那些写历史的人,都是心里叹出一口气。

    暗道还好天幕不知道一些他们也不知道的事情,朱标的历史也确实如同天幕之言那般,也确实挺遗憾的,毕竟明朝的是孝康皇帝。

    他们这边松一口气,可是那边朱元璋感觉就剩下一口气了!

    儿子死在他前头!

    这是提前让自己白发人送黑发人!

    照这么下去,岂不是七天后,就是朱标的头七了!

    屮!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