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历史直播:老祖宗们帮我写论文 > 第六十二章:所以到底要该怎么搞才行?

第六十二章:所以到底要该怎么搞才行?

    其实杨坚对此也是非常的烦恼,秦明的几句话,还是说到了问题的关键。

    你说分封吧,跟他关系又不是很大,但是呢疆域又确实大,毕竟刚刚结束战乱,很多地方还是有一些动乱分子。你不管还不行。

    可是呢?

    谁去呢?如果真的派娘家人,或者是自己的一些兄弟姊妹啊,或者有血缘关系的人去,万一又变成了西周分封,那么不就是开历史倒车了!

    那可不行,所以很愁。

    可谁想,其实这个烦恼只有他有,李渊,李世民他们可没有,毕竟他们可是救隋朝百姓于水火的人,自然威望还是很高的。

    尤其是天策将军李世民。

    。。。。。。。

    “对于分封和郡县的辩论,或者说是讨论。

    现代也是众说纷纭,所以我接下来说的话,只能代表我一家之言,最后只是思考,不要奉为圭臬,万一真的有错,我可担待不起。

    反正我话是说在前头了。那么继续,其实熟读历史后,不难发现,纵观郡县与分封在历史长河里如何改变,或者演绎下。

    其实在任何皇帝的专制下,好像只有君臣之间权势差距过大,或者用悬殊二字表达最恰当。唯有悬殊下,才可以由上自下的相互平衡,或者是相安。

    可是实行分封的话,那些有功的文臣武将就不服气!结果就是老子帮你打了天下,最后将你的土地都封给你那些毫无作用的亲戚?

    那就必然是君臣彼此猜忌,甚至磨刀霍霍,对抗与厮杀,永远都是之后的主旋律。

    所以,看待集权和分权之间的关系也是非常的重要!”

    听到有意思的地方,或者感兴趣的地方。

    秦始皇基本都会放下手里竹简,毕竟后代有很多很多东西,是自己这个朝代没有的。

    因为秦明说的局限性就在那里,很多时候国家的社会治理,都是要根据现状来不断玩赏,如果只是一味的复刻,那么肯定会出大问题的。

    秦始皇对于这个方面还是有自己的见解。

    思考永远都是进步的方式。

    。。。。。。。

    “郡县制,真要追可以追到春秋战国,但我还是习惯于说自秦代以来,毕竟别人是大一统朝代,春秋战国真要比期论疆域管理,那都不够看。

    只有大一统下,这个问题就非常具有讨论的意义。

    秦代以来,郡县制其实就已经成为社会管理结构的一个基本方式,从分封到郡县是否是历史的必然趋势,我认为是肯定的。

    毕竟春秋时期的思想已经是井喷的,周朝虽然作为华夏历史中,礼乐制度的起始,可是制度下的治理却是很多弊端。

    因为咱们华夏大地疆域实在是太辽阔了!是非常具有明显的地方性与割据性的,所以分封诸侯,以及如何分封,从秦开始一直都是朝廷争论不休的问题。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这个问题就涉及到了公与私的关系。”

    妈的,很多人一下子都麻了!

    如果只是单论历史事件都好一点,真要神仙开始作对比了,那么很多东西就有点听不懂了!

    至少这是百姓心中所想的最真实的念头,虽然说很多东西都知道一点,但是真要往深处去思考,那么自己的CPU绝逼烧了!

    因为那些东西跟我有毛关系。

    既然不是故事,那我还是老老实实种田吧。

    这些都是皇宫里的人操心的事情,自己一个平民老百姓,只要吃的上饭就行了,其他的事情关老子屁事,管你分封还是郡县呢!

    。。。。。。。。。

    “从先秦时代的社会治理下,其实一直都是采用的分封制,其中周朝是最成熟、完善以及最具代表性的。毕竟,分封制度是完美解决了天子难以管理大面积疆域的难题。

    从宗亲到贵族都是这个制度下最大的获利者,用分封巩固了政权,而周朝总体的国祚又这么长,其实最大得益于宗法制,宗法制不知道的,就去翻书,不然别听了,否则讲的你脑袋冒烟了,就别怪我了!

    可随着历史进入到了春秋战国后。晋、齐、秦、楚一些诸侯国,通过争霸的方式征服周边的小国以及部落,而又朝着自主独立的方向发展后。

    那么分封的弊端就出来了,毕竟将权力散落在王朝的四面八方,以及周王室的衰落,造就了诸侯争霸的场面。

    而各国的当权者又不是傻子,自己通过什么方式独立的,所以都开始防范了,甚至还有些人对自己直系后代都进行了诛杀、隔离、驱逐等。其实就是为了减少他们对君权的觊觎。

    可是这玩意就像一个蒲公英一样,遍地开花,并且还顾水土服不服的因素,那些诸侯国内又出现了许多实力强大的强宗大族,也就是我们说的私家大夫。

    所以我们说好听的就是温暖的家人们情分俨然变成了冷酷无情的政治利害关系,所以分封制度的血亲屏藩最终也是在春秋走到了尽头,并且毫无换回的余地。”

    无语。

    什么叫做温暖的家人们?

    谁家的亲戚会打的头破血流的?谁家亲戚还彼此相互争霸的?

    您管这叫家人们?

    麻了!

    也不晓得为什么李世民那边却是喷嚏连连。

    一时间怀疑是不是自己着凉了,想进屋子里,可又不想错过一些不错的观点!

    。。。。。。

    “众所周知,商鞅变法让秦朝得以笑到最后,而第一个统一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的国家,政权基础其实就是郡县和官僚制。毕竟春秋战国时期的分封制的夕阳,那是连狗脑子都打出来了。

    所以还用分封那就是秦始皇脑袋有问题,也怪不得别人坑儒!真就不会看脸色,总结历史。

    其实呢,对于原本宗法制度虽然已经解体,但那些含情脉脉的血缘情怀却不能一下子就消失殆尽,所以对于宗亲观念呢,秦朝开国初期就有比较著名的秦廷辩论。

    其中李斯就觉得,分封制要为造成春秋战国血亲之间仇杀背锅,负责!唯有实行郡县制才能解决一切问题,那些诸子功臣就不会想太多,才能确保中央集权的稳固和统一!

    他话是没错,但很片面,只看到了分封带来的负面性,却忽略了六国那些落魄贵族的反叛势力,主要是对楚、齐、燕等偏远地区的管理。

    而秦始皇偏偏又采纳了,所以保证权力通吃下,采用郡县制下,那些地方官员职位不能世袭,包括中央等都有皇帝任用,并且加以考核,就是为了铲除地方割据的可能。

    但是先不论法家好不好!

    秦始皇的急于求成,严苛峻法,以暴虐天下为开始,到了二世继位后,那是变本加厉,所以砰然大国,二世而亡。

    而也是至此,分封又开始提上日程了,像杀不死的小强一样,怎么搞它又怎么出现,并且酿成的霍乱越来越大!”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