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历史直播:老祖宗们帮我写论文 > 第七十八章:香积寺和睢阳之战,哪边更加惨烈?

第七十八章:香积寺和睢阳之战,哪边更加惨烈?

    当没有战场的尔虞我诈,没有了谋士的运筹帷幄,更加没有了攻坚转换。

    香积寺之战这场关乎安史之乱转折点的战役,俨然已经变成了大型杀戮屠宰场,只不过不是屠宰猪牛羊,而是人与马。

    李嗣业带着2500人拿着砍刀,跟项羽破釜沉舟是没有什么差别的,只不过项羽是自己先断后路,而大唐正规军这边是被迫。

    。。。。。。

    “此时的正规唐军知道,如果他们没有守住,那么身后的长安定会被洗劫一空,到时候又会有多少百姓陷入苦难?或许又是一次五胡乱华都说不定。

    现在,双方都停不下来了。除了以命相博,再无他路。所有人的情绪都到了最高涨的时刻,他们忘记了恐惧,把自己当成最无情的战争机器,活在这世上唯一的使命,就是杀人。

    唐军第一梯队干翻叛军第一梯队,叛军第二梯队马上补上,干翻唐军第一梯队,唐军第二梯队迅速补上……就这样,双方没有任何技术含量,单纯拿人命拼,谁先撑不住谁就输了!

    就是如此之残酷,如此之悲凉,如此之悲壮!

    在双方互砍了四个时辰之后,双方均死伤过半之后,叛军终于撑不住了,鸣金收兵。

    最让人傻眼的是,叛军被打得只剩下几千人,依旧能够列起阵型有序撤退,其战斗力和军事素养可见一斑。

    这场战斗,双方的战损比是1:1,唐军付出了7万人的惨烈代价,帝国最精锐的安西军、北庭军几乎损失殆尽。

    杀红了眼的仆固怀恩,甚至想要直接杀入长安,洗劫百姓——战争之后屠城,这是再正常不过的操作。幸亏广平王为人谨慎小心,知道放他进去长安城内定然生灵涂炭,一番好言相劝,这才把他拦下。

    但这导致唐军错失了追击叛军的时机,叛军大军连夜撤出长安。

    这次香积寺之战,几乎是华夏历史上冷兵器之颠峰,每个时辰基本有2万人死亡,长安城外不断飘散着血腥味,战场上的断臂残肢,如果心理素质不好的话,吐他个三天三夜都是小的,一蹶不振都有可能。”

    李世民如今已经不敢听了,他刚才一直坐躺在长孙皇后的身上,眼泪洗面这是他目前最好的写照。

    他心疼自己的大唐军,同时也崇敬一夫当关的李嗣业,如今众人还是依旧齐聚在玄武门前,不过这时候的玄武门安静无比。

    贞观时期的官员基本都已经泣不成声,他们大多数人都是大唐的建立者,很多人都拥有着赫赫功名,他们对大唐的感情无疑是非常深的。

    从安史之乱开始,每一个人无时不刻都揪着心,都想穿越时空过去帮助李光弼、郭子仪等人。李靖、秦琼、程咬金等无疑不是红了眼眶,湿了面容。

    虽然不知道那时候距离自己有多远,或许未来的大唐对于他们来说会如此陌生,但长安依旧是各位最理想的温柔乡。

    安史之乱,以及香积寺之战,无疑光是听描述就已经痛心不已,十分悲凉。

    。。。。。。。

    “香积寺之战之前,以及中间还有很多细节,我没有说是因为我觉得没有必要,原因很简单,只要好好治理国家,不要搞一些乱七八糟的事情。

    你们说这个什么安史之乱还会有吗?土地兼并确实是每一個王朝都头疼的事情,但我这不是来了,来提高你们生产力,所以不用担心。

    不过安史之乱还没有说完,我们继续。其实在香积寺之战后,还有一个战役也是非常为之动容的。那就是张巡死守睢阳。

    睢阳(河南商丘)是通向江淮的要道,而江淮一带是唐朝的重要财富来源地。叛军占据中原地区后,江淮财富不得不经由江、汉水运抵洋川(陕西洋县)。

    然后再由洋川运到唐军的后方基地扶风(陕西扶风)。安史集团肯定知道这个事情,所以为了切断命脉,派遣大军猛攻南阳以及睢阳,其中睢阳防守战十分惨烈。

    这次叛军攻打睢阳有共十几万人。面对强敌,张巡、许远激励将士固守,从早至午,接战二十余次,士气不衰。张巡为主帅,首先清除了内部叛将田秀荣,然后率军出城主动袭击叛军。

    将叛军打得大败而逃,并缴获了大批车马牛羊。张巡把这些战利品都分给了将士,自己分毫不要。这次大捷之后,朝廷拜张巡为御史中丞;许远为待御史;姚訚为吏部郎中。

    可是军粮的问题一直都是张巡苦恼的问题,当时的军队每日才能分到一勺米,饥了只好吃树皮和纸。守军也只剩千余人,瘦弱得拉不开弓,而且外无救兵。

    叛军了解情况后决定强攻睢阳,但是他们攻城办法基本都被张巡化解了,叛军见状停止攻城,又围城挖壕,壕外再加筑栅栏,以作长期围困。

    这时城中守军很多因饥饿而死去,留存又大多伤残疲惫不堪。这时,张巡杀其爱妾,煮熟犒赏将士。许远也系其奴僮给士兵吃。城中的麻雀老鼠及铠甲弓箭上的皮子都找来吃了。

    可是这会的朝廷又在干嘛呢?此时贺兰进明继任节度使,对睢阳的情况保持观望态度,反正就是不出兵,管你张巡如何来求援,就是不闻不问。

    叛军知睢阳已无外援,围攻更急。众人议论向东转移,张巡、许远认为睢阳是江、淮屏障,如果放弃,叛军就会乘胜鼓噪南窜,江、淮必亡。而且带领饥饿士兵行军,必然到不了目的地。

    十月初九,叛军攻城,将士因伤病无法作战。张巡向西叩拜说孤城防卫之计已穷尽,不能保全了,臣活着不能报告陛下,死也一定变成鬼来杀贼。

    睢阳沦陷只是时间问题,但是张巡等人那强烈的家国情怀,无疑让每一个人都为之动容的,就连叛军也是一样,当叛军将领尹子琦要求张巡他们投降时,张巡大喊男儿一死而已,不能向不义的人投降。

    其他部下也是纷纷响应,没法,最后张巡与姚门言、雷万春等三十六人一同遇害,终年四十九岁。

    张巡、许远苦守睢阳,和优势叛军前后进行大小四百余战,杀敌12万人,虽然睢阳沦陷了,但安史集团却失去了长安,也无力向江淮进攻。张巡他们虽然失守,但成功了!

    此后唐肃宗后追赠张巡为扬州大都督、邓国公,并授其子官职,以表在睢阳的功绩!

    诸位千古!”

    李靖是第一个出声的,他大呼:“邓国公千古!大唐李靖!恭送邓国公!”

    李靖的声音响彻云霄,不断环绕在玄武门上空,中气十足的他,那声音让人振聋发聩。

    程咬金也是紧跟齐后:“邓国公千古!大唐程知节!恭送邓国公!”

    房玄龄:“邓国公千古!大唐房玄龄!恭送邓国公!”

    。。。。。。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