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历史直播:老祖宗们帮我写论文 > 第八十一章:“煤”被迫营业,没它英国要亡国了!

第八十一章:“煤”被迫营业,没它英国要亡国了!

    清朝鸦片之前的皇帝到底急不急,秦明不知道。

    但肉眼可见的是,乾隆如今是如坐针毡了,他其实明白皇太极祖先为什么会问这种问题,但是从心里来说他并不想让百姓们知道答案。

    毕竟法国刚死了一个,他可是对事情的来龙去脉知道的一清二白。

    可天幕他又没有办法操控,皇太极那边如今也已经将问题抛出去了,怎么搞?

    简直就是无解。

    此时的乾隆十分头疼的揉着眉宇,这个烂摊子该如何收拾啊?!

    “哎,只求天幕能够嘴下留情吧。”

    。。。。。。。。

    “英国于1640年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也是第一次在欧洲的一个大国推翻了封建统治。然而后面经过半个世纪的反复较量,才确立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和资本主义制度。

    1733年飞梭的诞生,大大提高织布速度。而1784年瓦特改良了蒸汽机,人们正式宣告进入了蒸汽时代,同时也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开端。

    机械工业逐渐取代工场手工业,生产关系和社会结构也发生了急剧变化。1770年到1841的70年间,英国棉纺织业棉量增加了100倍,同时交通运输业业发生了根本变化。

    铁路、轮船等现代交通工具开始普遍使用。煤和铁等其他工业产量业迅速增加,据统计1820年英国工业生产量占世界工业生产总额的一半,也就是百分之50。

    因为需求大,市场大,所以用量业大,所以在不断的改良中,很多东西都越来越先进,不断成为世界的指示牌,引领全世界。

    好,那么英国作为工业革命的策源地,率先开启人类历史上的工业化进程,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社会,所以从全球化的视野角度看,为什么英国区别于其他国家得以异军突起?

    为什么会发生在英国而不是其他国家?”

    这个问题其实管理员曾经也想过,虽然不新颖,但如果总结的好,其实很多东西对于当下或者以前的王朝来说是非常有益的。甚至是解放后的新华夏!

    于是这是他首次拿出破旧不堪的笔记本,准备记录。

    为什么不记以前的?

    “以前有什么好记录的?都是一些封建王朝的事情,讲了讲去其实就是不断换地主的事情,无非就是这個大地主兴刘还是姓朱了。”

    这会管理员威严的语气着实把警卫员给唬住了。

    那小伙子也是愣了愣,挠了挠头,好像觉得说的挺对!

    。。。。。。。

    “其实世界史我们也是要学习的,但很笼统,不是很精。不过们这种学习华夏近代史的人,多少还是需要了解的。

    其实西方的历史学界对于工业革命的研究,有蛮多解释的,什么相对要素价格说、贸易史观、制度创新说等等,都是有道理的。”

    等等等等。。。。。

    刘彻有点晕了,什么是要素价格说?什么是贸易史观,什么又是制度创新说。

    他娘的,这都是些啥啊?

    怎么到了其他国家历史,就整些这么多新名词出来了,老子听不懂啊。

    妈的,不学了,谁爱学谁学吧。于是机灵鬼刘彻大声一喊:

    “公孙弘,你认真听,倒时候给你学懂了,来教我哈,我就当故事听了,真难!”

    坐在下边也是一副好好学生样子的公孙弘,一脸黑线?

    你要不要听听你在说什么?

    。。。。。。。。。

    “我个人认为,其实让英国真正起飞的是因为它和其他国家之间悬殊的燃料价格,起到了决定作用。1738年,一个法国人奎特说过,煤炭是英国人创造财富和成就繁荣的最强有力的后盾之一,也是推动制造业的保障。

    英国经济学家杰文斯也提出,煤是支撑工业文明的强大资源,英国在工业和技术上的霸主地位是靠煤维系的,英国工业之所以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靠的就是取之不竭的煤炭资源。

    当然后面还有好多西方历史学家、经济学家等一些言论,无一不是印证了煤炭是英国创造财富的后盾之一,也是保障这句话。

    所以通过全球化的视野下,我们再次回顾英国的煤炭工业兴起,不难发现,通过煤炭带来的连锁反应下,煤炭的独特功效将英国和世界其他地区区别开来。

    成为一个被煤炭改造得焕然一新得国家!

    英国其实是欧洲大陆第一个大量使用媒的国家。”

    秦明为了方便解说,早就让系统将世界地图给挂在天幕上了。

    同时也让人们感叹世界之大,更加惊讶原来很多年后这个英国居然不远万里,跑这么远来攻打我们华夏,简直太不可思议了。

    因为秦明的话已经通过9个问题,1节课堂早就得到了真实性,所以没有人怀疑他在说假话。

    那些帝王们也都十分期待,学好拼音后,那么未来也能像英国这样,驰骋大海,领先于全世界的话那就太酷辣!

    。。。。。

    “通过考古,在青铜时代威尔士南部就有人使用媒来火化尸体,罗马人的入侵也在英国留下媒的使用遗迹。并且于1833年的时候在豪斯泰德罗马地窖里发现堆满了石煤。

    以及后面还有大量的证据表明英国是欧洲大陆第一个使用煤的国家!

    但是早期煤藏主要指控在教会手中,教会就是统治阶级,媒的开采和运输都是由农奴完成的,1268年的一份法庭卷宗,记载了商人和神职人员爆发的一场冲突,这是目前已知最早关于煤炭贸易的暴力冲突。

    换作时间,当时是我们元朝统治的时期。”

    接着秦明立马将一份年表放在了天幕上,还贴心的标注了各个时期的年号,好一一对应现代的年代描述。

    继续(打个补丁,原来忘记了!)

    “只不过后来就是商人逐渐从教会手中夺取了煤矿的控制权了,17世纪也是1600年开始,媒在英国就已经广泛开采和使用了,并且于1600年到1860年前后,媒这种资源,英国基本领先于世界,并且还是一骑绝尘!

    可是纵观人类文明史,所有的文明都存在以其能源利用方式为前提,不同的能源利用方式决定了不同的生产方式,不同的生产方式又决定了不同的生活方式。

    可是资本主义以前只要维持正常的动力只有人力、风力、水力以及畜力。煤炭大家都有,可是用不上就只能干着急,那么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推动英国走向成功的关键。

    那么煤炭能够兴起,可以从经济以及社会两个层面的找原因,言论支持最多就是木材枯竭论,就是顾名思义。为什么呢?

    其实从伊丽莎白女王即位到英国内战爆发,不管是英格兰、威尔士、苏格兰其实都现后面临着严重的木材短缺,从个别区域上升到了全国大部分地区,所以一种紧迫性的危机感就来了,那就是木材危机。

    根据这种解释,用煤作燃料代替木材确实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的。当然也有人提出质疑,觉得太夸张了,确实出现了区域性现象,但影响是有限的。

    毕竟在传统时代,人们其实主要就是利用木材等资源,来满足人们的生产甚至是生活,所以当木材短缺了,势必威胁到每个家庭以及工业的运转,从而导致燃料短缺以及价格上涨。

    统计显示,伊丽莎白一世在位后期,伦敦的木柴价格和建筑用木材价格比其他商品价格的上涨都高,从地理上说英国式温带海洋性气候,冬天则冷,人们要取暖只能用木头。

    可是木头这么贵!买不起怎么办?还有就是在欧洲进入到延续18世纪的所谓小冰河时期,气候寒冷、森林缩减、燃料短缺一度造成了整个国家人口增长。

    毋庸置疑,18世纪的能源危机时代,英国必须要找到一种可以代替的能源,那就回到了过去,那就是煤!”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