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女频频道 > 我们的存在,终有意义 > 第十八章 欲寻陈迹怅人非

第十八章 欲寻陈迹怅人非

    日子一天天磨过去,徐清衡找的教书先生不喜欢女子学四书五经,有一搭没一搭地,全是“才藻非女子之事”,徐清衡知他酸腐,却坚持让他教我,“你的未来就是永远和这种人斡旋,你得习惯。当人不因为你做了什么而责骂你,而是因为你是谁而羞辱的时候,保持绝对冷静,你永远知道你是谁,永远知道你在往哪儿走,永远知道保持克制。当你认为规则都是错的,保持审视能力和旁观能力,如果必要,去掌握规则,但可以不相信规则,如果没必要,及时止损。当然事实是,我们大多数时候都只能选择前者。”

    此话不假,因为他从外界看来已经深陷泥潭,不可自拔了。

    街上的谣言越来越多,有的甚至超过了始作俑者自己的设想。徐清衡彻底成为了满城的谈资和笑柄,人人都说他让自己的孩子重复了自己的人生。我也受到了波及,左右不过也非得扯上那烟花柳巷,我是谁的孩子,我的十四年在哪儿过的,靠什么为生,接受什么熏陶,版本光我自己就听了六七个,我自己弄不清的事,他们深信不疑。那教书先生自命清高的很,说是他的风骨不允许他教这样的学生,逼着徐清衡给他涨了好几次价钱。

    我知道徐清衡自己有自己的定义和打算,但这些话刺进血肉,就算拔出来,也是血肉淋漓。乌合之众,肆意地把愤怒发泄在我们身上,他们不想要真相,他们不过是想要一个机会,他们想证明自己不是废物,所以在可以伤害别人的时候,极尽所能。当有些话彻底刺痛我的时候,我是如此想要辩解,徐清衡只是说,“你以为他们不知道真相吗?是他们自己不想承认。”

    刀子一把把越刺越深的时候,疼到极限的,就不再是本主了。

    戌时末,唐府丫鬟悄悄送了字条来,“欲寻陈迹怅人非。登临不惜更沾衣。”

    李煜的诗,转烛飘蓬一梦归,欲寻陈迹怅人非。天教心愿与身违。

    待月池台空逝水,荫花楼阁漫斜晖,登临不惜更沾衣。

    唐梓凉只挑了两句。

    徐清衡看罢只是说,“清易,来了这么久了,咱们去夜市转转吧。”

    我闭着眼都知道,那些人什么样的目光。

    可就这么走上街,一切如常,商贩们还是小姐少爷的捧着,徐清衡俯在我耳边低声说,“这儿所有人的话都只会在背后说,客观上讲,对我们的生活,没有半点影响。”我说不出他口气里的得意,“有些事我忍下来,就该给我这面儿上的尊重,可我要是忍不下来,就会看见真正的刀子,清易,无论他们说了什么,传到你耳朵里什么,你只要相信一点,他们心里知道你冤枉,而且他们不会在你面前说那些谣言,这就够了,我们的路不会被这些无意义的东西挡死,永远不会。无知也好,思想也好,我们永远前进。”

    我心下明白,这些话,他也在说给自己听。

    在灯火里穿行,做戏的艺人,卖茶的老媪,售杂货的小贩,祈福的僧侣,外来的使者,各府的公子小姐……每个人都在背负着不可测的痛苦,我忽然同情那些以伤害为乐的人,他们逃不出自己的牢笼,所以只能,把自己经受的赋予别人。我突然理解,人只是在用这个世界对待他们的方式对待世界,这本身,并没有错。可是什么时候人才能从自己的存在本身获得救赎呢?徐清衡的确在前进,可如果他只是有能力把他吞下去的刀子吐出来,扎到所谓的敌人身上,他真的认可自己的存在吗?可我又有什么资格劝他善良?我连自己如何消化这些痛苦都没有学会,我们的存在,意欲何为?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