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都市言情 > 重返1983浪潮之巅 > 第14章 万元户!

第14章 万元户!

    见江佑白不说话,大鼻子老外也是有些急眼。

    “我叫约瑟夫,是匈牙利大使馆的参赞,这是我的证件。”大鼻子老外从口袋里掏出一本工作证摊开。

    匈牙利啊,怪不得。

    这几年东欧兄弟们的日子可不好过,相继陷入了经济危机的泥淖之中,老大哥自顾不暇,也没办法搭把手。

    人心散咯,队伍不好带了。

    老百姓饭都吃不饱,东欧国家的官僚们只顾着拼命捞钱。

    等到戈大聪明上台,再添几把火,离那场震惊世界的剧变也要不了几年了。

    想到这儿,江佑白沉吟了片刻,缓缓说道。

    “约瑟夫先生,我们还有差不多90套。”

    “没问题,我全都收掉。”约瑟夫眼睛一亮,一脸的热切。

    “那明天一早9点,还是在这个摊位。”江佑白咬咬牙,“青花瓷70元,粉彩瓷90元,釉里红180元,钱货两清。”

    秀水街虽然人多眼杂,但周围荷枪实弹的卫兵给了江佑白不小的安全感,在这里交易,也不怕约瑟夫耍什么花样。

    “好。”约瑟夫一口答应下来,使馆同事刚买的那套粉彩咖啡壶他问过价格了,而且品质不错,运到欧洲,应该能卖个好价钱。

    “年轻的先生,明天不见不散。”愿望达成的约瑟夫心情大好,右手在空中轻甩了两圈,施了个礼便离开了摊位。

    见老外走了,王跃东按捺不住问道:“全卖给这毛子啊?”

    “估计也是个倒爷。”江佑白将牡丹花床单收好,“一次性把瓷器全清了是好事,咱们在这边卖得太好,总归有些惹眼。”

    王跃东和赵磊闻言,看看了周边摊贩门可罗雀的样子,也是深以为然。

    一天卖了1千多外汇券,能不遭人眼红么。

    时间长了,指不定有什么幺蛾子。

    三人收拾好,在招待所附近找了家东来顺,直接让老板上了10盘羊肉片。

    江佑白找服务员要了两头蒜,夹起一片羊肉放进铜锅,嘴里数了7秒就一把捞起来,沾上麻酱卷起一个蒜瓣就吃了下去。

    痛快!

    大把赚钱,大口吃肉,这才是这辈子该干的事儿。

    “这大蒜还能生吃?”王跃东也是有些傻眼,他可以生吃小米辣,但大蒜还真没试过,在浮梁从来没见过这种吃法啊。

    “你俩试试,吃肉不吃蒜,香味少一半。”江佑白掰下两片蒜瓣递给王跃东和赵磊。

    两人有样学样,包上一片羊肉就吞了下去。

    大蒜的辛辣,瞬间抵消了几分肉的腥味和腻味,嚼起来确实更香了。

    “牛逼啊小白。”王跃东吧唧着嘴,“又是烤鸡腿,又是大蒜,你最近怎么整出来这么多新花样?”

    “多看报纸,多听收音机,以后到了羊城更是一番新天地。”江佑白打了个哈哈。

    吃得满头大汗的三人风卷残云干掉了10盘羊肉,回到招待所踏踏实实睡到了天亮。

    第二天一早,江佑白一行扛着几个麻袋准时到了秀水北街。

    昨天的摊位前,约瑟夫带着几个东欧人早已等候多时。

    清点完瓷器,约瑟夫满意一笑,从公文包里拿出厚厚一沓外汇券。

    “一共8720元,你们可以数一数。”

    接过外汇券当场点了起来,江佑白好奇地问道:“你打算怎么把这些瓷器运到欧洲,能绕开海关吗?”

    约瑟夫的脸上闪过一丝警惕,“我自然有我的路子,就像你有办法弄来这些瓷器一样。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不是么?”

    “呵呵,是我多言了。”确认好数目,江佑白伸出手,“合作愉快,约瑟夫先生。”

    “合作愉快。”约瑟夫也伸出毛茸茸的大手,有些调皮地挑了挑眉,“按照你们对富豪的划分,你也算是一名万元户了。”

    “我在中国的任期月底就结束了,如果你还有这样的瓷器,可以随时来匈牙利大使馆找我。”

    招呼身边几个大汉扛起麻袋,约瑟夫最后对江佑白说道:“还是那句话,有多少我收多少。”

    真是豪气,看来这几年倒腾买卖没少挣。

    果然啊,这个混乱的年代,只要能掌握信息差,手里1分的资源都能变现成10分。

    江佑白暗自感慨。

    送走约瑟夫,江佑白掏出一包红塔山,托旁边摊位的大叔帮忙找了一个靠谱的倒爷,谈拢了价格后,将手里的外汇券按照1.5的比例,一股脑都换成人民币,只留下了500外汇券。

    看着倒爷从棕色拎包里拿出一捆又一捆的大团结,江佑白眼珠子都瞪圆了。

    这特娘的简直就是一个移动的人型银行!

    不过想想倒也正常,这条街上但凡是有独家货源的,像那几个卖丝绸的大姐,每天的收入肯定不会少,这些倒爷随身带着大笔的现金,就是想尽快吃下这些紧俏的外汇券。

    而且,万元户在秀水街并不算什么,要知道,小小的一条秀水街,后来可是诞生了不少亿万富翁。

    怀里抱着整整15捆大团结,心情激荡的江佑白看向同样面色潮红的王跃东和赵磊。

    “跃东,表哥,你们一人一千,咱们先去把钱存起来,不然没法带回浮梁。”

    王跃东人已经麻了,这可是一千块,差不多王建国一年的工资!够自己好几回老婆本了。

    赵磊则是连连摆手,“表弟,我就是来帮忙的,这钱可不敢要,爹要知道我拿了你一千块,非得打断我的腿。”

    “拿着吧,这样的机会以后不会多了。”

    江佑白心里跟明镜似的,国人最擅长的就是模仿,全国又不是只有浮梁产瓷器。

    自己这次在秀水街属于是占了个先手,要不了多久,其他的商贩就会像闻到血腥味的鲨鱼一样追逐跟风,总归能搞到收瓷器的路子。

    到时候就是价格战的恶性竞争了,不可能再有这么高的利润。

    在摊主大叔指的方向,三人很快在日坛公园旁边找到一家人民银行。

    这个时候的人民银行还有存款业务,直到明年,才会把经营性业务剥离出来,爱存不存的工商银行就是这样成立的。

    8月的正午阳光,明晃晃的,热辣又刺眼。

    江佑白从银行走出来,看着手里鲜艳的存折,内心不免有些澎湃。

    他能真实地感觉到,时代的浪潮,正汹涌而至...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