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都市言情 > 重返1983浪潮之巅 > 第27章 波罗乃兹牌汽车

第27章 波罗乃兹牌汽车

    江佑白懵了。

    还有这种牌子的汽车?

    也不怪他懵逼,上辈子这会儿他还忙着准备复读呢,汽车属于他的知识盲区。

    直到后来毕业了参加工作,才慢慢了解桑塔纳、红旗、伏尔加这些品牌,可也从来没听过什么菠萝奶兹啊。

    一旁的赵老二则是双眼放光,附在江佑白耳旁低声说道:

    “这牌子我知道,之前有个倒爷兄弟干了一票大的,弄到张批函买了辆波罗乃滋,在我面前显摆来着,听他讲好像是什么波兰产的...”

    波兰进口的啊,那没事了。

    这他倒是知道,80年代咱们国家和东欧兄弟们关系还是不错的,有一段时间进口过一些东欧小品牌的车子。

    不过后来随着东方阵营的瓦解,这些东欧进口的汽车也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江佑白斜眼瞧了瞧赵安义,别说,这狗头军师还是有点作用的。

    定了定神,江佑白做出一副为难的样子:“约瑟夫先生,汽车我也用不上啊,要不您还是给我外汇券吧。”

    知道眼前的年轻人是在故意压价,约瑟夫咬咬牙,把心一横:“这辆车手续干净,去年买的时候花了2万外汇券,上的普通车辆牌照,只要你能拿出上次数量的瓷器,我就直接跟你换。”

    见赵安义隐晦地点了点头,江佑白也不再废话:“瓷器我是有的,你可以先带我们先去看看车。”

    “行!”

    酒醒得差不多的约瑟夫,起身领着二人出了酒吧。

    ......

    日坛外交公寓的停车场,约瑟夫指着一辆红色的两厢掀背轿车说道:

    “就是这辆。”

    说完,便掏出钥匙打开车门,坐上了驾驶位。

    江佑白绕着车身转悠了一圈,嘴角带笑。

    这波罗乃兹,跟后来一款溜背造型的桑塔纳倒是挺像,不过更小巧,轴距也更窄。

    约瑟夫摇下车窗,对二人说道:“上车吧,我带你们跑一圈。”

    “好嘞。”

    兴奋的江佑白和同样兴奋的赵安义先后坐上了后排,看着车里的内饰瞧了又瞧,也是啧啧称奇。

    说实话,自己前十八年还真没坐过小轿车。

    毕竟,整个宇宙瓷厂,也只有大头目和二头目各配了一辆苏联产的拉达2105,要多拉风有多拉风。

    约瑟夫费了巴劲好半天才发动汽车,侧过头解释道:“这车之前一直是我女朋友开,前阵子分手了才还给我。”

    女朋友?呸,不就是情人么。

    这些外交人员,老婆孩子在国内,自己在外面倒是风流快活得紧。

    江佑白心里头鄙夷,但面上还是一副新鲜相:“如果我要买车,那得是个什么手续?”

    约瑟夫踩下油门,将车开上日坛路,“你要先去政府弄个批函,然后直接去车企的办事处预定。”

    默默点了点头,江佑白也不再说话,欣赏起窗外的风景。

    路两旁的柳树随风摇曳,这年头的京城,还没有堵车一说,路上的车辆三三两两,大多都挂着使馆的牌照。

    光这一会儿,就已经看到好几辆波罗乃兹,都是大鼻子老外在开。

    原来并不是小众车,只是自己孤陋寡闻罢了,看来重生也不是万能,虽然知道大的走向,但一些小领域,可能还真是两眼一抹黑。

    江佑白内心感慨,还是得多出来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才能增长见识。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古人诚不欺我。

    绕着使馆区溜达了一圈,约瑟夫把车又开回了公寓楼下。

    “怎么样?车子没问题吧?”

    “约瑟夫先生,合作愉快。”

    内心窃喜的江佑白回去叫上赵磊,扛起瓷器跟着约瑟夫来到东大桥的一处民宅,打开门是几个一脸警觉的老外。

    “把瓷器放在这儿就行了,这些你拿去吧。”

    接过约瑟夫递来的车钥匙和证件,江佑白像看西洋景似的看了好几遍。

    红色封皮的汽车合格证内页,盖着一个红通通的“产品合格章”,旁边还标注了汽车型号,看来这就相当于后世的车辆行驶证了。

    “我真心地希望您东山再起。”

    江佑白心满意足地笑了,随即挥别一脸肉痛的约瑟夫。

    回到公寓楼下,江佑白三人先是一脸的激动,对着这辆波罗乃兹左看右看,兴奋个不行。

    慢慢的,三人逐渐变得沉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奶奶个熊,这车是收来了,可人生地不熟的,卖给谁去啊?

    也没人有驾照,开也开不走,这不是守着个金饭碗要饭么?

    江佑白愁啊,抓耳挠腮得愁。

    ......

    眼瞅着不远处的公用电话亭里,赵老二吐沫横飞打了十几分钟电话,江佑白终于憋不住了,走上前掀起眉毛问道:

    “小舅,咋说?”

    赵老二示意江佑白禁声,随后端着话筒眉又开眼笑地聊了几分钟,最后说了句“行,就在日坛路边上的使馆公寓,嗯,不见不散~”,才放下话筒。

    “成了!”赵安义拍拍胸脯,“那大姐公司刚成立,正好在发愁弄不到买车的批函呢,一拍即合。”

    江佑白有些意外。

    刚刚还在发愁怎么处理这波罗乃兹呢,结果小舅突发奇想,掏出火车上要到的大姐电话号码,试着打了过去,没想到竟然还真让他办成了。

    “价格她答应没?”

    赵老二一脸嘚瑟,“我直接给她报了4万,比你叮嘱我的还多了1万,结果你猜怎么着?她竟然都没还价,说要来现场看看。”

    江佑白彻底服气了。

    这小舅后来能发财,还是有道理啊,够滑!够油!

    不过,既然这么顺利,那怎么打了这么久电话?

    江佑白打量了眼小舅,下意识地觉得有些不对劲,但也没做声。

    约莫过了半个多钟头,在火车上偶遇两次的大姐终于到了,还带着一个40多岁的中年男人。

    中年人接过钥匙,熟练地开车兜了一圈后,对大姐点点头。

    大姐也不废话,爽快地递给江佑白一个手提袋,打开一看,40捆大团结码得整整齐齐。

    夕阳西下,此时建国路上还没有拔地而起的京城国际饭店,远处的景山在落日余晖下熠熠生辉。

    看着眼前的巨款,江佑白心里说不出的五味杂陈:有窃喜,有豪迈,更多的却是忐忑。

    这一次算是赶了个巧,那下次还会有这么好的运气吗?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