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武侠仙侠 > 万古哭 > 第六十九章 奔走

第六十九章 奔走

    杨柳清是坚定不移地认为自己的确是天下第一的,她也许的确是对的,她想跟刘铭联手对抗大齐滑向崩塌的命运,她觉得是自己的话就可以。

    然而即使事件没有先后,却也有因果,因果也可以认为就是一种时间,杨柳清在这个世界里,逃过了虚无主义,没逃过因果,改变了好像很多事,其实什么也没改变。那些曾经梦到过的离奇的光怪陆离的事串成一线,首尾相连,像是一条衔尾蛇,自食其因,自食其果。

    也许她曾有过超出一个世界的人眼光的局限的时刻,神来一笔地把世界的规律放到敌人的位置上,可一切会被证明其无意义。

    那些好似重要的、经历过的每时每刻,在人们临终之前讲述出来时,其实是无力改变的,死亡是不可避免的结局。这个“无”的事实曾经那么吸引刘铭。让刘铭,让杨柳清觉得悲哀的是在无的世界里他们偏偏执着地追求有。

    在梦里,会不想醒来。

    也许丝丝缕缕的因果根本没有杨柳清想的那么重要。

    可人就是喜欢赋予事物意义。

    一直到二十岁,杨柳清都没有再做过怪梦,因为端木珩对她多有照顾,她和端木珩的友谊也更牢固了些。

    长乐二十三年,南昭宋亲王杨璟联合西南大都督雷馨叛变,北辽攻齐挥兵南下,一夜之间幽州凉州失守,南境江山陷落。征西大将军陈洛退至兰州几乎反应不及,南境一时竟无将可用。幽州守备的头插在辽人的旗帜上,幽州牧司马忠率全城军民死守蓟门,一家上下以身殉国,北辽铁骑直抵燕都。

    燕都,是上京门户,咽喉要害,朝臣纷纷上奏请君南迁。

    皇太女在一众叽叽喳喳中大喝:“不行!说是南迁,实为南逃,若如今南下,北辽可不费吹灰之力占领江北。”

    “殿下啊人北辽骑兵都要打到燕都了,蓟门关已经失守了!此乃缓兵之计!”

    那老太太急得拉住杨柳清的衣袖,杨柳清把她一推搡:“去你的缓兵之计!北境将士不过一时反应不及罢了,守住上京绝非难事!”

    那小老太太被杨柳清推到地上,端木珩赶紧把人家拉起来,那老太太还叨叨:“眼下西北西南都吃紧,哪来的将士去应付北辽军啊!”

    “我去。”杨柳清越众而出,稽首朗声道:“陛下,儿臣愿北去迎敌!”

    大殿上顿时安静下来,众人纷纷站回队,拿着笏板垂头不敢说话。

    杨絮如和李逸尘都懵了,李逸尘几乎下意识地就喊一声:“不行!”

    可他在这是国公不是皇后,决定不了这个,于是求助般抬头去看杨絮如。

    杨絮如低眸审视着一屋子的人,龙袍下的手紧握渗出血来。

    杨柳清的头还挨着地,她睁大了眼向上看,什么也没看到,杨絮如在想什么她也不知道。

    “呈虎符来。”她说。

    于是四下又喊着:“陛下不可啊!”

    “肃静!”女使拖长声音。

    “陛下,臣愿北去!”李逸尘跪在杨柳清身边,杨柳清却不看他,仍旧伏着头。

    最终北大营的虎符还是交到了杨柳清手里。

    端木珩自请做杨柳清的军师,散了朝,杨柳清飞快步出大殿,端木珩紧随其后,李逸尘怎么呼喊她都不停,杨桢在殿外直接抓住杨柳清的胳膊,他已经十五岁,跟杨柳清一般高,李逸尘也跟过来扯着另一边。

    “清清,就一件事,万事以自身安全为先好么?”

    杨柳清点点头:“军务紧急,端木,去牵几匹快马来,小桢,去东宫取我的剑。命苏别、崔秀、张扬随军,快去。”

    杨桢手捏得一紧,又放下来,对端木珩道:“先生……”

    端木珩回以一个宽慰的微笑:“王爷放心。”于是杨桢把自己身上系的护身符解下来交给姐姐,自己忙去东宫。

    杨柳清与端木珩飞快走着,端木珩牵了两匹乌黑锃亮的高头大马来,杨柳清在宫门外候着,未几杨桢抱剑而来,月白跌跌撞撞地跟着。

    杨桢还把自己的青霜剑交给端木珩,要他务必护好杨柳清,端木珩拿着这柄本属于自己的剑,心中竟有些酸涩的怀念。

    “月白,我不在,你在东宫要好好的。”杨柳清难得温和下来。

    月白胸口握着拳点头,暗示她无名庄的庄主印她好好的揣在怀里了。

    苏别崔秀张扬策马而来,杨柳清一拉缰绳喝到:“走了!”

    五人在快到正午时到了北大营,杨柳清高举虎符,下马点兵,午时后,十万大军向蓟门进发。

    今日朝会不止决定了由杨柳清率兵北上,西征大将军之女陈最与武安侯单刚自请南下平定叛乱。陈家是杨絮如的母亲家,杨絮如说是舅舅已经苦战,不宜再让他家人劳动太多,于是把表妹留在上京,只派了一个单刚南征。

    一道圣谕加急飞到兰州陈洛那里,死守,就此两字。

    原来母亲姐姐谋反不成反被杀,杨璟心中并非无怨。那年他入京述职顺道拜访了五台山上的杨月如,杨月如对他哭了半天,不慎说出一句“他本不该那么去杀小清”,杨璟身上汗毛直竖,心中一惊,顿时想通原来是杨柳清杀了他的母亲和姐姐。

    于是他又想起那天杨柳清和杨桢来拜访他,杨柳清还那么安慰他,顿时觉得无比恶心。

    杨柳清疏忽了,她觉得这个舅舅性子软,做不成什么事,昭地无名庄人手有限,她放松了对杨璟的盯梢。

    因杨柳清而避免的一场祸事又因杨柳清而来。

    杨柳清对端木珩说:“你说我是不是还是输了?辽昭还是联合攻齐了。”

    端木珩说:“赢下来,就不会输了。”

    幽州难民往燕都逃窜,五塔寺法师释空主持收留了许多难民,以免这些人再南下乱了京城。

    花雎深夜接到无名庄传令,与张恒一同奔赴威海卫,远远的天边炸开一声巨响,火烧了起来,两人飞快骑着马。

    东瀛人登陆威海卫,此战大齐的最后一批敌人也已就位,昔日仙岛此刻惊惧不休。

    那日花雎初见张恒问过他:“你是哪里人氏?”

    张恒说:“威海卫,张家。”花雎知道的,威海卫水军指挥使姓张。

    然而他们还是来得太晚,张海律的头被砍下,钉在旗杆上,黄底红字的“张”格外扎眼。

    这一夜,万人奔逃。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