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回到过去做财阀 > 第802章 国王实验室(第二更,求订阅)

第802章 国王实验室(第二更,求订阅)

    一直以来南洋的运载火箭研究一直在稳步推进中,毕竟,这个是核心保障的重点工程

    其实并不仅仅只有运载火箭,在过去的几年里,南洋的各个科技领域都在稳步的发展着

    五三年的南洋,现在依然和过去一样,处于高速发展之中,这样的高速发展绝对无法离开智力资源,只不过与多年前相比,现在南洋的各行各业尽管依然对人才充满了渴求,但是南洋自己培养的人才,正在渐渐成为行业的主流

    每年,都有超过十万专科生以及本科生以及大量的研究生毕业,进入南洋的各个研究所、企业之中,同样,每年也有不少有人前往欧美留学,他们之中既有官派留学生,也有自费生,留学的国家大抵上都是美国、英国,虽然也有一些留学生到德国或者法国留学

    南洋向欧美派遣留学生的目的,当然是为了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也为了学术上的交流,而与此同时,也有一些人在南洋的大学留学

    事实上,南洋的大学一直都严重依赖留学生,不过这些留学生都是唐人,在唐山剧变之前,正是唐山学生保证了南洋高等教育的生源,只不过后来,因为风云变幻,这些学生便留在了南洋

    而现在,南洋的大学里,同样充斥着来自马来、法属印支以及印尼等地华侨子弟,当然少不了也有来自港岛、湾岛和九州等地的留学生

    作为一名来自港岛的留学生,高琨很珍惜在长安大学求学的日子,五年前随父亲到了湾岛后来又去了港岛的高琨,中学毕业后考入了港岛大学,但由于港大没有电机工程系,他原本打算远赴英国留学,不过后来和不少人一样,选择到南洋留学的

    “南洋的教育质量还是非常高的,几乎每一所大学都有诺贝尔奖得主……”

    进入长安大学电机工程系就读后,高琨发现长安大学的电机工程系的水平,确实非常高——这里的师资力量大都来自德国,不过,按照学校的要求,他们都用英语授课,这对高琨倒没有任何难度,毕竟,他父亲就是留美的法学博士,从小就教授他英语

    而究其原因,就在于李毅安给出的一些“创新性”的论文,有时候更多的是一些构想,而试验室里的技术人员的作用,就是帮助他实现那些构想

    “我需要一间试验室,还有一些助手!”

    而试验室名称也非常特殊——国王试验室!

    比如现在他们进行的研究,就是激光了,李毅安写了一篇理论文章,第一次从理论上预言了激光的可行性而他们的任务就是制造出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台激光器而这不过只是他们进行的其中一项研究,在随后的几年之中,国王试验室凭借着大量的发明创新,不仅仅成为全世界最知名的试验室,而且还成为了引领世界科学发展的龙头

    就在高琨和同学们一样,听着教授授课的时候,他并不知道的是在长安大学一处刚刚建好的大楼内,成立一间新的试验室,而这间试验室的负责人……正是李毅安本人

    一个月前,李毅安来到了长安大学,然后提出他的要求,如果是其它人,提出这样的要求显然有些过份,不过,众所周知,李毅安并不仅仅只是南洋的大总统,还是一名被耽误的科学家,他需要试验室,肯定是进行科学研究了于是乎,大学自然是第一时间提供了试验室

    随后,按照李毅安的要求一批非常优秀的学生就来到了试验室之中,而他们所进行的研究自然是李毅安提供的一些课题了,不仅提供了课题,而且还提供了论文

    “并不仅仅只是激光器”

    在离开试验室的时候,李毅安自言自语道

    “有了激光,才会有光纤,才会有真正的因特网、才会有宽带……”

    其实,人类技术进步都是这样,许多影响人类的发明,都需要许多技术的累积,而对于有意加速南洋科技发展的李毅安来说,在思索良久之后,还是决定设立一间试验室

    就像爱迪生一样——提出构想和理念,然后由其它的专业人员帮助自己实现这個目标,只不过与爱迪生不同的是,已经开启了多种技能李毅安,所提供的并不仅仅只有构想和理念,他不仅可以提供理论上的支持,有时候甚至还可以直接插手研制

    总之,在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对科学进行适当的拔苗助长,也是可以起到一定推动作用的

    至于这个世界的科技水平,最终会被推动到什么地步,李毅安并不清楚,但是在离开国王试验室后,他又特意去了一趟康德拉试验室,世界上第一台晶体管计算机,就出自于这间试验室,出自于康德拉.楚泽之手,和很多德裔工程师一样,楚泽同样也归化入籍南洋,而这间试验室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

    虽然在试验室里,李毅安并没有看到康德拉,但是却意外的看到另一位教授

    “……通过采用集成电路,现在的电子计算机的体积缩小到鞋盒大小,而它的运算速度……”

    听着朱传榘的介绍,李毅安难免会有些感慨,朱传榘是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发明人之一,在研制“ENIAC”电子计算机时,他成功拿出计算机逻辑结构的数个设计版本,提高了计算机的通用逻辑运算能力,相当于是“大脑”功能,是主要的核心部分,他的贡献是无法忽视的

    不过他并没有受到公平的对待,却一直到35年后,朱传榘才被授予了“计算机先驱奖”,而只是因为他是华人,而他只是华裔科学家在欧美国家的一个缩影

    现在朱传榘就在南洋,事实上,在南洋的大学和企业之中,类似的技术人员还有很多,在这里他们的聪明才智,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发挥

    在其它人演示着计算机的输入与操作时,见它仍然采用纸带输入输出,李毅安便问道

    “朱教授,你们考验过换一种方式输入数据吗?”

    “换一种方式?”

    朱传榘疑惑道

    “对,就是用……对,键盘,就像打字机一样,用键盘直接输入数据,然后呢,这些数据可以直观的在显示器上展示出来,这个显示器就是电视机的显示器,我们通过键盘输入的数据,代码可以直观的呈现显示器上……”

    世界上第一台采用显示器的电子计算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李毅安并不清楚,但是,既然现在南洋还没有,那就可以适当的提醒一下,随后,李毅安又继续说着他的想法,到最后就连同包括显示器、键盘甚至中央处理器个人电脑,也就一一说了出来

    在他的解释将来小型的电子计算将会走向千家万户时,将会改变许多人的工作与生活,朱传榘等人的疑惑慢慢的变成震惊,而旁边一位三十岁模样的年青人,更是震惊到了极致,与其它人不同的是,在震惊之余,他的那双眼睛中,更多的是渴望,是对未来的一种渴望……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