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玄幻奇幻 > 霸王大陆 > 第3章 萨尔浒

第3章 萨尔浒

    听了这话,张平心里一沉。

    逃兵之事确实是个麻烦,里正若是知道了,肯定不想被牵连,那只能拿自己去县城见官。

    不说县令会怎么处罚自己,这样一来还怎么带木兰一家离开?

    该死,没想到就因为儿时一点矛盾,这时跳出来作梗,既然找死,那我就成全你!

    张平转而思考起对策。

    如今朝廷势微,地方割据,往往一郡便是一藩镇。

    到了乡里,土豪乡绅兴建庄园,蓄养家丁。

    里正一职往往交给这些乡里的实权人物。

    一般情况下,里正手下的家丁,多的几十,少的至少也有十几人。

    说是家丁,其实就是私人武装,持刀剑,穿皮甲,携弓箭。

    而家丁首领往往请武艺出众的“好汉”担任。

    就算自己有着前世的武道经验,以目前的修为怕是对付不了家丁首领和一群家丁。

    事急矣,看来只有通过“太平经”,进入时光秘境获得提升。

    有了决定,张平对虞氏她们说道:“姨,这次我坚持要带你们离开,是因为我知道留在这里有危险,但我有些事我又没法解释!你们要相信我!”

    说完,张平看向虞氏。

    “平儿,就听你的!”

    “平哥,我们信你!”

    也许是被张平凝重的态度感染,三人不再犹豫。

    但想到里正要来捉拿张平,木兰担忧道:“平哥,听说里正请了位好汉做家丁首领,武艺高强。等会里正带人来了怎么办?我们就算不拿行李马上出发,怕是也会被半路追上,要不还是平哥你先走吧!”

    “里正想来也不会难为我们。等没人注意,平哥你再回来接我们。”

    张平想了想道:“木兰这主意不错,就是耽误时间。”

    “而且我这一走,里正必定向县里汇报,这就坐实了逃兵身份,徒增麻烦。”

    “世上事,都是靠实力说话,而武功便是最大的依仗。”

    “要是一干家丁都敌不过我一人,那里正还敢得罪我,说我是逃兵吗?”

    “姨,里正是为我而来。你们是庄里自耕农,他没必要难为你们,所以不用阻拦,避免冲突。”

    “他要搜就让他搜,你们说我走了便是,我自小在村里长大,找个地方暂时躲避还不容易?”

    “我的武道修为正在突破关口,一切等我破关回来!”

    听了这话,虞氏还是有些担忧,木兰姐妹倒是双眼亮晶晶的。

    张平也不耽搁,说完便行动,在村里找了个隐蔽地方。

    确认周围没人,张平将心神集中到“太平经”上。

    瞬间,已在空间大殿。

    这次没有犹豫,张平直接拿起桌上玉玺,同时下令:“进入时空秘境!”

    脑海中光芒大放,照耀识海。

    一本古书从光芒中极速飞出,带着张平的意识飞入一条白色长河之中,长河中有许多忽明忽暗的光点,散发着盈盈光芒。

    这时候,古书认准了方向,向着一个光点猛然撞了进去!

    嘭!

    就像在梦境中从高空坠落,张平全身一震,醒了过来。

    “侵蚀度:一阶。力量上限:一阶。”

    一个声音响起,同时脑海中多了份记忆。

    “现在是明朝,万历四十七年春。”

    “努尔哈赤以“七大恨”誓师反明,并攻占抚顺,清河。”

    “朝廷发兵四路,计划在赫图阿拉合击建奴。”

    “这具身体也叫张平,武艺骑术不错,是东路军一名斥候伙长,属于主帅刘綎的义子刘招孙麾下。”

    “这是萨尔浒之战的场景?”融合完记忆,张平开始回忆萨尔浒之战的细节。

    “萨尔浒之战看似主帅杨镐指挥不当,分兵四路,以至于被努尔哈赤“凭你几路来,我只一路去”的作战方针各个击破。”

    “其实不然,这根本是一场必败之战!”

    “论天时,努尔哈赤之雄才大略,恐怕不亚于铁木真。”

    “现在已完成女真的统合,军纪严明,作战悍勇,手下尽是虎狼之师。根本不是明朝以前的对手,那些倭寇,土司以及纠缠百年的蒙古可比。”

    “而明廷根本认识不到这点,因为努尔哈赤为人隐忍,早年曾八次进京朝贡,表现忠心,直到时机成熟才起兵反明!”

    “另外现在是三月初,辽东严寒,风雪交加。明朝军队有许多南方兵,领军将领又都已六十多岁了。”

    “若说地理,辽东道路难行,遍布原始森林,不少人觉得杨镐的分兵之策是败着,其实分兵合击的战略是朝堂一致通过的,难道没有聪明人?”

    “其实是地理环境决定了只能分兵,如果把十多万的军队合并一路,一是后勤粮草保证不了。二是因为道路狭窄,军队纵深能拉长到一二百里,那和白送没什么区别了。”

    “最后是人和,历经二百多年时光,明朝已到了王朝末年。朝堂中党争不断,“国本之争”导致万历皇帝不郊,不庙,不朝。各种奏折都是留中不发,几次提醒女真隐患的奏折也不理会。”

    “军队更是贪腐不断,拖欠粮饷是常态。”

    “戚家军被屠之后,南北军矛盾难以调和。”

    “就算明朝名将集体复活怕是也打不赢,也许唯一的办法就是结硬寨,打呆仗,以国力围困女真。”

    “但明朝的财政也支撑不起了。”

    “所以这是个死局。就算主帅怕也难有作为,何况自己仅仅是一个斥候伙长。”

    “但要挽回些局面,减少损失,还是有办法的。”

    “杜松,马林那两路说不准现在已经溃败,南路军按历史最终都没加入战斗。”

    “现在只有想办法挽救东路军。”

    “按历史,努尔哈赤击败杜松,马林后,在阿布达里岗埋伏,让少数士兵冒充明军,拿着杜松令箭,称杜松军已迫近赫图阿拉,要求东路军快速进军,刘綎信以为真,下令轻装急进,中伏大败。”

    “如果刘綎没有相信假冒的士兵,而是得知杜松,马林战败的消息,那么必然会谨慎前进,或者固守等待南路军,情况是不是会好很多?”

    “而这就要看我的斥候身份了。”

    。。。。。

    中军大帐,除了张平外还有几人。

    居中而坐的是个老将军,皮肤黝黑,胡须花白,但一对丹凤眼威风凛凛。

    这时,旁边一个三十多岁,国字脸的武将对老将军说道:“义父,这是我麾下斥候伙长张平,只因他所说军情事关重大,我带他来亲自禀报。”

    国字脸武将正是张平上司,刘綎义子刘招孙。

    说完这话,刘招孙转首对张平说道:“张平,你把情况再说一遍。”

    “是!属下今日在附近巡逻,遇到几个我军打扮的士卒,行迹可疑。于是偷偷靠近,结果探听到重大军情。”

    “没想到那几人竟是建奴包衣,穿的军装是从杜总兵处得来,据那几人所说,建奴已经击败杜总兵,马总兵,此时在阿布达里岗设伏,并派出士兵假冒杜松信使,就等我军进埋伏圈!”

    张平说完便不作声,大帐内顿时安静下来。

    刘招孙沉思,老将军刘綎捋着胡须,眯眼看着张平。

    打破寂静的是一个尖锐声音:“张平,我问你些事。”

    “你是在哪看到那几人的?共有几人?离的有多远?那几人都是什么样貌?哪里口音?”

    听了这话,张平心里一沉,本就是编造的事,经不起细问,还好自己为人谨慎,当下按照事前想好的一项项回答。

    同时看向问话那人,是个面白,只有一点八字胡的男人。

    按照印象,应该是朝鲜援军的主帅姜弘立。

    张平心里疑惑,明军将领都还没说话,为什么朝鲜人反而。。。

    姜弘立问了不少话,好在张平事前准备充分,总算都圆了过去。

    就在张平松了口气时,姜弘立尖声喊道:“张平,你这奸细好大的胆!”

    “今日风大,你要离的多近才能听清说话,还不被发现?”

    “荒郊野外谈论军情,还就这么巧被你听去?”

    “样貌,口音这等事,哪个斥候能样样记得?你倒是一个个都记得清清楚楚。”

    姜弘立说完,对刘綎拱了拱手道:“刘把总,这奸细分明是想贻误我军战机,好让建奴各各击破,不如杀了祭旗,大军立刻开拔。”

    帐内众人看向张平,面色不善。

    咯噔一声,张平如坠冰窟。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