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玄幻奇幻 > 霸王大陆 > 第10章 溃败

第10章 溃败

    包衣和白甲兵迅速集结。

    代善来到阵前,一抬手,十几个溃兵被押上来,开始斩首。

    一个个人头落地,在这样血淋淋的场面下,代善对包衣们喊道:“找甲披上,拿上顺手兵器!杀光明军,给你们抬旗!后退者,这就是榜样!”

    一听这话,包衣们很快行动起来,一个个想尽办法武装自己。

    徐良,本是汉人,清河陷落时投降,做了包衣。

    仗着有些功夫,这时赶紧把从别人手里抢来的甲穿上,再背上弓拿起刀。

    刚才目睹明军战力,徐良心里有些没底,但想想自己的家人,心思便坚定下来。

    冲锋号吹响,包衣们开始冲锋,白甲兵列阵在后。

    离营不远,朝鲜铳手的枪声再次响起,不过这次已没那么密集。

    徐良趁机从旁边一具尸体上抓过盾牌,护在身前。

    壕沟已被填平,很快冲过。

    看到包衣们靠近,朝鲜铳手一哄而散,向后退去。

    只有一个高大朝鲜将领在组织弓手射箭,一些无甲的包衣被射倒。

    收回目光,徐良继续往前冲,同时望向不远处。

    几个包衣冲的快,迎上一伙结阵浙兵。

    一照面,一个矮个子包衣的武器就被长牌挡住,后面一个明军一枪刺出,正中包衣胸膛。

    徐良心里一惊,赶紧慢上几步,往侧面冲。

    很快遇到一个落单长枪兵,迎了上去。

    徐良一边以盾牌护住身体,一边缓缓接近,找机会攻击长枪兵下盘。

    周围不断有长牌撞击声,长枪突刺声,包衣惨叫声传来。

    冲的最快的那批包衣倒下不少,不过后面的包衣如潮水般涌来。

    。。。。。

    明军高台

    刘招孙站在刘綎身旁,看向密密麻麻冲来的包衣。

    不少面色兴奋,即使已有血的教训,展示了明军并不好惹,他们也没多少犹豫。

    “义父,这抬旗就这么让人悍不畏死?”

    “招孙,香山居士曾有首诗。”

    “讲述唐朝征伐吐蕃,将军献俘长安城,其中一个俘虏唱起悲歌。”

    “原来这个俘虏本是唐人,因家乡被吐蕃占据,就沦于吐蕃治下。”

    “他思念故国,抛下妻儿,逃回唐国。”

    “一路穿越沙漠,渡过黄河,冒死东归。”

    “就在他见到唐兵,激动的迎接时,却被当成蕃兵抓了起来,任凭他一口汉语也没人听。”

    “只因唐朝军功讲究“捉生”!”

    众人听了默默不语。。。

    。。。。。

    长枪越过盾牌刺来,徐良连忙躲闪,枪头擦着甲片划过,发出一阵牙酸的摩擦声。

    赶紧站稳身体,趁着长枪收回的空档,猛的贴近攻击,一刀砍倒长枪兵。

    还没松口气,又是一杆长枪刺来,只能一个懒驴打滚躲开。

    长枪兵没有追击,大吼一声“杀!”,和另一个冲上来的包衣缠斗起来。

    徐良是打行出身,以前虽也打打杀杀,此刻也不免被战场气势所震慑。一路小心翼翼挑选落单对手,也不知战了几场,在抬旗和性命之间,徐良心里的天平渐渐倾斜。

    就在这时,身后传来隆隆的脚步声,仿佛大地也在微微震颤。

    是白甲兵。

    白色如同潮水般涌来。

    身旁一个包衣被人追杀,向白甲兵跑去,下一刻却是人头飞起。

    “后退者死!”杀人的白甲兵大喊。

    没时间兔死狐悲,徐良赶紧避开白甲兵正面。

    转眼,白甲兵撞上鸳鸯阵,如同海水撞上礁石,杀在一起。

    白甲兵,又称白摆牙喇,是精锐中的精锐,人数并不固定。

    每年从旗丁中选取一次,参选条件首先要有十个首级的军功。

    还要能开一石强弓,马术要精湛,然后再从中选出精锐,宁缺毋滥。

    白甲兵战时穿三层甲,内穿轻网甲,中间白甲,外面棉甲。

    号称“行则在后,阵则居前,专用于决胜”,如今总共才一千多人。

    白甲兵配合默契,以小队为单位,进攻一个个鸳鸯阵。先由一人手持重盾撞向长牌手,打开缺口后,后面的白甲兵以狼牙棒,重枪,迎向长枪和镋钯。

    鸳鸯阵是小型战阵,对付穿轻甲的倭寇,叛乱的土司,往往效果不错。可面对手持重兵器,配合默契的白甲兵,就有些力不从心了。

    何况浙兵和包衣战斗已有半个时辰,阵列不整,朝廷下发的装备也不齐。

    诸多因素加起来,战损比开始悄悄变化,往往付出两三个浙兵的伤亡,才能杀死一个白甲兵。

    一个浙兵被重枪刺穿胸部,犹自不肯放弃,死死抱住一个白甲兵,给队友创造机会。

    后面的战友看到队友战死,默默刺出长枪,不辜负队友的牺牲!

    朝鲜铳手的枪声已经稀稀拉拉,只有金应河还在组织弓手射箭,试图压制白甲兵。

    但大批女真弓手已赶到,用重箭和朝鲜弓手对射。

    鸳鸯阵被装备精良的白甲兵一个个撕开。

    随着时间推移,白甲兵也伤亡不小,后面的牛录额真看的咬牙切齿。

    但并不是没有效果,明军阵线开始被突破。

    “老子宁死也不当包衣!”

    一个年轻浙兵大吼一声扔出飞斧,打中一个女真弓手,但转眼就被一支重箭射中。

    两个浙兵的长牌被打坏,知道撑不了多久,相互看了眼就拿起长刀,也不顾队长呵斥,直接冲向敌人,给队友创造机会。

    。。。。。

    高台上,刘綎望向众人,几位义子刀口崩坏,满身血迹。

    康监军面色苍白,但紧紧握住长剑。

    “义父,援军有消息吗?”刘招孙问道。

    看到义父如预料般摇摇头,刘招孙没有任何意外,也许他只是抱着侥幸心理,这一刻他想到了张平,不知道他现在怎么样了?

    忽然有些心灰意冷,想到了朝廷天天催促,却拖欠粮饷。

    想到了那些御史逼着尽快出兵,甚至拿养寇自重来威胁,而军需越来越少,火器质量越来越差。

    “招孙,还问这干啥?你赶紧护着义父先撤吧。”刘綎另一个义子喊道。

    刘綎睁开眼,拿起大刀:“我父刘显身居大都督,于是我自幼便在军中长大,少年时跟随父亲讨伐九丝蛮,后来平缅甸,征朝鲜,如今已六十一岁。打打杀杀了一辈子,马革裹尸真乃幸事!”

    “诸位,能战者,随我上前!”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