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其他小说 > 知青岁月之赤脚兽医 > 第四十一节张老师的药学课(三)

第四十一节张老师的药学课(三)

    张老师转身在黑板上写上:

    一、器械类

    1.注射器、针头:容量规格不同的金属注射器各1支;各种型号的静脉注射和肌肉注射的针头各5~10支。

    2.体温表:兽用体温表2~3支,铁夹子1~2个。

    3.镊子1把。

    4.剪刀1把。

    5.纱布1-2圈。

    6.手术刀、缝针、缝线、止血钳、阉割刀、保定绳,止血胶带。

    张老师在黑板上把器械名称写出来,又从药箱中把相对应的器械物品拿出来给学员观摩,当众示范使用方法。

    张老师讲课已有一个多小时了,我看她略停顿,抬腕看了一下腕表说:“潘大哥,休息一下还是继续讲?”

    “还是休息一下吧!”

    好,那就休息一下。抽烟的学员请到教室外走廊处,上厕所的也抓紧,就十分钟时间。”

    这一阶段时间,学员们因跟着陈站长半天、半天地外出做阉割手术,早已自备了种类多样的瓶瓶罐罐盛水工具。有一位学员带了一只搪瓷碗,这只“军用搪瓷碗”有些年头了,碗的内外已有多处搪瓷剥落,露出了锈斑。这只“碗”不知是他家里哪位亲人当兵复员时带回来的纪念品。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军用物品特别受老百姓喜爱,一顶军帽、一件军装、一只挎包都是稀罕物。今日见他从挎包中拿出搪瓷碗向楼下跑去,一边跑、一边嘴中说着:“到传达室找王师傅讨水喝。”

    我、张正华也跟着徐晓明到楼下停车处,徐晓明从自行车车架下的挂包中摸出一个原本是瓶装水果的大玻璃瓶,这个瓶子可盛下750毫升水,够我们三人一次解渴的。喝完了,只要见到有水的地方,再灌满,以备下一次再喝。当瓶中最后一滴水下肚后,我也到王师傅处去灌了一瓶深井水。徐晓明小心翼翼地接过玻璃瓶放在挂包内:“这个瓶子是上海岳父看望我父母时带来的,里边的水果吃完了,就一直放着,还用它腌过萝卜干,这次参加培训班可派上大用处了。”徐晓明用带有显摆的口气说着。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此类物品是稀罕物,平常人家见不到,只有在访拜亲友、探望病人时才舍得当作“伴手礼”购买,且价格不菲。

    潘大哥在楼上叫着大家:“上课了。”

    二、药品类

    1.消毒类

    消毒药棉球:药棉分成小球状,浸入70%-75%酒**或2%-5%碘酒溶液,供打针时消毒皮肤用,也可临时擦拭双手、器械用。

    高锰酸钾:外用消毒、冲洗脓伤、烂伤等用。

    烧碱、甲醛:环境消毒用。

    2.抗生素类

    青霉素(粉剂、乳剂)、链霉素、庆大霉素、四环素片,用于消炎抗菌。

    3.安乃近和具有以下功能的药品:退热、止痛、治感冒。

    4.用于溶解粉剂、针剂,封装在安瓿内灭菌注射用水。

    5.生理盐水、葡萄糖粉和水:口服、静脉注射时用。

    6.驱杀家畜体内、体外表皮寄生虫相应的药品。

    7.治疗拉稀、腹泻的相应药品。

    三、治疗各类疾病的药品分类目录和相对应的价格目录1份。

    四、各类药品使用方法简单摘要1份。

    五、收款票据1本、复写纸、原珠笔。使用时,应填写日期、药品名称、数量、价格、收款总额,以备核对账目之用。

    以上五大类内容讲完后,张老师又根据我们即将走上兽医岗位的赤脚兽医们提出了以下建议:

    一、每一次出诊回来,把治疗疾病过程完整地记录下来,俗称“病案”。内容应有家畜种类、体重、年龄,生病症状,判断得了何种疾病。给药的名称、份量、给药方法(肌注或是静脉注射、口服)、复诊过程、次数、治疗效果。

    记录每天出诊的相关过程,不是我做医生治病的习惯和经验之谈,我从参加工作之今,因为学的是药学专业,做了一名药剂师,所以一直在药房中工作。我记得参加工作没有多久,有一次,李医生到我药房拿药,他的药箱中有几个本本,他拿出其中一本,准备记录今天拿的药,这个我也没有在意,更无意去仔细看李医生记载的内容,陈站长、顾医生他们拿药时,也都有自己的小本本记录每次拿药的习惯。李医生记录取药的药品名称和数量时另外几个本本就随手放在药柜台面上,我不经意间瞄了那几个本本一眼,最上面的本本封皮上面有一行端端正正的钢笔字——行医记录。我好奇心顿起,经李医生同意我拿过记事本翻阅着。记事本内每一页记录一次出诊过程,记录的内容就是我刚才讲的内容。我仔细阅读着,发现每一次出诊病案记录后,一般不可能把整页纸都写满,下半页或多或少留有空白处,这个空白处就这么留着,下一次出诊记录是翻过一页再写。我一页页翻着看,发现有的空白就这么空着,有的空白处又有了文字,因为注明的日期有先后,说明下面空白处的文字是过了一段时间再录上的,况且笔迹颜色的深淡也能分辨。这个空白处下面的文字写的是什么内容呢?我先把该页上面记录出诊内容看明白后,再接着看下面空白处的内容。下面空白处的内容竟然是对该页上面记录诊病过程中某些方面的反思想法。我向后翻阅着,有的空白处还有反思后的再反思,还有几页,因反思内容较多,原有的空白处已不够填写,李医生又在下面再粘贴一页白纸,继续记录写完后,把粘贴之纸折叠上翻。

    当李医生把取药记录本合上时,我也识趣地把手中的行医记录本递给李医生,李医生与我打了一下招呼后走了。我望着他离去的背影心想,李医生为什么能在丰仓县兽医系统中被公认为内科方面的专家,他今天的成就,可从他的行医记录的点滴记录中略见一斑。

    张老师讲完了李医生的行医记录本的故事后,也不作诠释,转身又在黑板上写下了第二条建议:

    二、每天早晨出诊前的药箱检查和晚上药箱复核并做好记录,特别是晚上,当检查完毕后,要及时补充白天损耗的物品。

    张老师的第二条建议还没有写完,我的脑中就对应出现了培训班第二天的早晨,我在兽医站接诊室看到陈站长和其他几位医生正在埋头仔细检查药箱的情景,当时也没有在意,以为这就是兽医一天工作开始的第一道程序吧。经过这十来天的培训活动,耳濡目染了几位医生每天的工作状态,好像有些明白了陈站长在培训班上说过的一句话:“猪命关地、治病救猪、救死扶伤”的含义了。“猪命关地”说说容易,但要真正落实到位,保证每天的出诊工作顺顺利利,使病畜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他是从每天清晨出诊前仔细检查药箱开始的。所以即使已有十几年、二十几年兽医工作经历的老医生们每天出诊前都还是这么认真,一丝不苟做着出诊前的准备工作。

    三、做好每一次采购药品的记录。

    四、每月一次库存药品自查。及时清除过期药品,优先使用近期药品,尽量减小不必要的损失。

    各位学员,今天上课的内容应该是讲完了,但根据我在公社兽医站工作十几年的体会,还有几句话想对大家说一下。

    我前几天在家备课,夜深人静,天气热得让人心烦,凝视着煤油灯灯罩里跳动的火苗,不知怎么的,一下子就走神了,从思考教学内容会突然跳转至赤脚兽医这四个字上。

    赤脚兽医是个新名词,以前从未听说过,我想这个新名词的产生应该是从赤脚医生的名称上嫁接过来的吧。当然,赤脚医生也是近几年才见的新名词,说到底,他就是一个在生产大队范围内行医的乡村医生。所以,赤脚兽医也就是一个在生产大队范围内行医的乡村兽医。

    培训班开班的第一天和第二天中午休息时,陈站长把赤脚兽医的重要职责和做好这份工作的重要意义阐释得明明白白了。近十天你们跟着站长、李医生学习业务,对兽医每天的工作状态应该有了一个清晰的了解,这也是你们今后工作的‘缩影’吧,只不过陈站长、李医生、顾医生他们是全公社跑,你们则是满大队转。

    我希望你们回大队后,按陈站长在培训班上对你们提出的工作要求,努力工作钻研业务,做一名好兽医。这是大道理、套话,也得说二句。但我内心更想对你们说的:乡村兽医,要能吃得大苦,受得了委屈,不计较个人得失,才能更好地为乡亲们服务。

    你们参加培训仅仅十五天时间,就要背着药箱出诊了,凭你们刚学到手的一些技术,在治疗过程中发生误诊,甚至有意外事故发生的概率会非常高。我告诫你们,没有把握治疗的病,不要逞能,老老实实告诉求诊人,自己治不了,但也不是不治,到公社兽医站,请陈站长或李医生下来治,你们也可趁此机会多学一招。当然,在行医过程中,万一发生医疗事故,被乡亲们骂,被要求赔偿,必须忍着,受着,只能自认倒霉。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只有经过若干年的摔打,医术水平才会慢慢提高。

    另外,还有一事说一下:就是药物的保管。俗话说,是药三分毒。你们赤脚兽医把药物购买回家后,如何存放、保管呢?我已给站长提了建议:要求大队为你们做一个结实一点儿的高30公分、宽60公分的木箱,作为存放药物之用。你们要明确告诉家人,特别是有小孩的,这个箱子不经你同意不能随便开启,掌管好药箱的钥匙。药箱里的药物保管方法前面已讲过不再重复了。

    各位学员,我说这几句话的出发点是希望你们既然选择了这份职业,就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在碰到方方面面问题或困难时要坚守初心,一路坚定地走下去。

    衷心希望你们顺顺利利,工作有为,让乡亲们满意。我的药房随时欢迎你们,到了镇上,哪怕没事,串个门,到药房坐一会儿或相互交流一下药学方面的知识都可以。好了,该下课了,大家饿了吧。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