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武侠仙侠 > 江湖游途记 > 五 少年郎初入人海(上)

五 少年郎初入人海(上)

    小小的身影在山间缓慢移动,小小少年踩着奇怪的步伐,左摇右晃,这走几步,水已经见底。

    跛脚黑马在一旁吃嫩草,渴了就吃洒在草上面的泉水。自从跟小主人没有压榨之后,它的腿伤就渐渐好了。

    果然,小县城的商人不懂马,往死里弄,我才两岁啊。

    寻风无痕,落脚留迹……这追风术越练越需要精气神,且不能轻易变更方向,奔跑时倾斜角度不能超45度,不然速度会削弱。

    赶路,逃命是一绝,但在对战搏斗方面作用很小。

    一人一马赶回小院,马儿把另一桶见底的水喝完,就躺在庭院上晒太阳。我抽出布帕,把水倒盆里,擦完脸上和身上的汗水。从屋里搬出一把椅子,躲在阴凉处看书。

    让黄招财替我报名之后,就一直窝在家里练武读书。

    前世中考,高考,大学考试,十几年都在钻研如何及格,考好。就是什么都不懂的天书,也给你找一些规律出来。

    说是四书五经,其实是三传四书五经六法六艺。

    包含了牧土安民,治国理政的方法,二十四本书,合起来不超过二十万字,前世更是半天小说的阅读量。

    但现在杨业拿着一本左传,皱眉的辨认,繁体与形体字,加上手书,一边揣摩意思,一边认字,还不敢拿前世的知识充数,深怕童试写错落榜。

    幸好二小姐经常逃课,自己东补一点,西拆一点,能认个大概。

    咚咚……

    放下书,前去开门,黄有财左手提肉,右右提菜,满脸笑意。

    “小相公,这是张屠户家刚宰的猪肉,这是周老太家刚采的菜,小的拿来了。”

    “好,放着吧。”

    黄招财将菜放进厨房,一出门就看到我抱着书头痛的认,不敢打搅,站在厨房门口。

    把那一段话认全,想起来黄招财的菜钱还没给,掏出半两银。黄招财连忙拒绝,面露难色,我开口问:“黄伯,有什么难事吗?道来,我看能不能帮衬一二?”

    黄伯这才开口:“小相公,我来往几次,看院前有田,被杂草覆盖,我想能不能商量,让我耕田。”

    “哦?”我疑惑了:“黄伯领着役长的田,还有时间?”

    黄招财:“家中有一丑妇,儿子女儿各两,如今正在长身体,些许俸禄已难以维继……”说着,就要掉眼泪。

    按照和二小姐的约定,梨花小院自己连过三试,成了秀才,才属于自己。如果自己科举没过,先让黄招财耕田,耕了一半,被收回去,岂不害了人家。

    童试三考都在今年,多往二小姐那里跑,拖一拖,让黄招财有个丰年也成。自出府以来,黄招财送菜送米,只要成本费,路费都不要,这个小人情得还。

    黄招财看我沉思许久,有些手足无措。醒来,一米五的我拍着一米七的黄招财,他还特意躬腰让我拍到他的肩膀。

    “梨山至官路,到周围一圈,都属梨花小院。”

    黄招财眼睛一亮:“小相公,都由我们来耕种?”

    “对,都由你们来。”

    黄招财:“那……”

    “五五分成,我只要脱壳的米……”

    眼前五十多岁男人,离去时,腰一直没能撑起来,几日去县城,关于黄招财的名声,也是敢打敢拼,老实本分的。

    隐约间,杨业看见了一丝自己的影子,如果周煊没把我买来,大概……也和黄招财一样,被生活压弯了腰,没有尊严,骨气,只有膝下儿女和内妻。

    在责任和尊严之间,黄招财选了前项。如今我未及冠束发,成家立业尚远,也要未雨绸缪了。

    千百年来,大汉崇拜诸葛亮,因为他做到了在岁月,荣誉与地位之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而另一个人,王莽,在大汉宣传下,则成了与秦桧无二的人物。

    而我……能否在时间长河下,坚守本心呢?

    此时,轻风吹过,卷起一片枯叶,我背负双手,朝天大笑,进屋读书。

    黄招财人生起伏不断,他从小务农,聪明机敏当过地主管家,被牵连下过徭役,参过军,后转到新野县当兵丁,得了赏识入衙役,表现好成了巡逻队长。

    同时,他从小的青梅在他当管家之后,给地主当小妾,被抄家后流入青楼。他参军后攒了些钱,还没等他回来,就被自己以前的伙伴赎身娶了。在一次小难民潮,认识了寡妇王氏,带着一对女儿,他点头组成一个家。王氏也不负他的期望,前后生了两个儿子。

    奔波数载,黄招财当导游认识那个双眼明亮有神的少年,他牵着马,四处搜寻。他推了县衙零碎的差事,跟在这位少年身后。黄招财不止一次想着,可能再过几年,要么进一步成捕头,要么卷铺盖回家。而且后项机率更大,他就不得不忧愁四个儿女的生计。

    他主动上门,送肉送菜,有时看少年沉浸书海,就不要钱财悄悄离去。

    如今,少年已经知道他做的事情,将周围一片土地都租种给他,他只要脱壳小米的五成,其余的都是自己的。

    黄招财回城时,找到自己一个略有油水的手下,跟县吏合计一通,把职位卸了,赚了十两银子(一万)。

    然后,卷起他的铺盖,回家。

    黄招财的家是一间猪房,地主租给他的房子,其次还有租地,每年要上交七成,还是念他是城里小吏。

    黄招财一进屋,两个女儿光溜溜躲在被窝里,瞪着大眼睛。

    黄招财只有一句话:“穿上你娘的衣服,我们搬家了。”

    他的伙伴现在是地主管家,看他到处张罗,感觉有些不对劲,冲过来叫他停住。黄招财看到他,从怀里掏出一张契约。

    黄招财……等三户十四人准离小叶村,落户梨山。

    十四人携家带口,顺着官道远去,管家当天晚上也被地主用鞭子抽的下不了床。

    梨花小院,檐角下读韩非子的少年心有所感,望向门口,十四个面黄肌瘦的人跪在门口。

    大黄,小黄两姐妹看见一个黑衫木冠白带束发的小少年抬头,赶紧低头。

    “以后鞠腰即可,不用下跪。”

    其余十三人听着清脆的声音传来,再抬头,大门已经敝开。

    第二天才蒙蒙亮,除杨业之外,十四人锅碗瓢盆乒乓响,已经开始收拾了梨花小院。揉头,感觉昨天晚上睡姿不好长发压断几根。他也想像黄招财三个大男人一样剃成寸头,可这样他就不能科举了。

    在汉朝,肤发生于父母,剃了就是不孝,会考试减分的,只好忍忍。幸好少年身体长的快,不会断的比长的还快。

    从床头摸到淡蓝色布条,束个丸子头,就这么起床开门。

    三个中年妇女和四个女孩看见我,腰一弯:“少爷好!”

    我惊的一抖,又嘱咐一条:“以后这些繁文缛节就不用了。”然后关门,去穿外衫。

    马儿有人牵去吃草,水缸有人去挑水,刚刚看她们拜早安,虽然衣服很脏,但脸已经洗过了,起的够早。

    每天要干的事都有人干了,那自己呢?嗯……从书堆拿出一本《管子》,皱眉研究,时不时在黄纸描写,将繁体字死记硬背在脑海中。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