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其他小说 > 吾家女帝初养成 > 第八章 寻金佛

第八章 寻金佛

    许平君带着武月来了渡口,但也只能在外围闲逛,没办法靠近贡船。

    虽说贡船和渡口都已经搜索完毕,但留下看守的兵士和捕快还是不少的。

    为的就是不让闲杂人等靠近,以防金佛还在渡口,被人浑水摸鱼给带走。

    贡船边上都是兵士捕快,这边露脸估计晚上父亲就能知道消息。

    正想着办法呢,就传来了骚动,不少的捕快和士兵,朝着其中一个地方围了过去。

    许平君一看,那不就是陆闲吗?

    许平君一出现,李复的态度立马就好了许多。

    脸上没了咄咄逼人的气势,只有如沐春风般的微笑:

    “妹子误会了,我也不过是心系金佛案,想着能多点线索,不放过任何一个可疑的人,并非是针对谁。”

    李复以为许平君是生气他要抓捕快,毕竟许平君有事没事就喜欢扮成捕快去巡街。

    许平君冷哼一声,说道:

    “你爹是县尉,又不是你是县尉,再说了,金佛案什么时候归县尉来管了。”

    “我也是想分担一下。”

    “许小姐,此事不是您想的那样。”

    “李公子,要不还是算了吧。”

    一群人叽叽喳喳的说着,陆闲并未参与,反而是趁着这个机会,抵近了观察着身边的贡船。

    此时贡船上的货物都已经搬运下来,堆放在一旁,这些原本都是送去长安的贡品。

    不过最重要的金佛丢失,此时也全都滞留在此。

    能走船运的,自然都是些不用管保质期的东西,若是有保质期的,那都是快马加鞭八百里加急送的。

    而在货物的边上,还安置着一个木制的简易吊装装置。

    说是吊装装置,其实就是用铁链绑起来的三脚架,上面固定长原木,还有几个动滑轮和定滑轮组成的滑轮组。

    一来是能够节省力气,二来就是方便底下人拉绳子操作。

    滑轮这东西,老祖宗很早就在用了,考证中最早的使用证据,就是秦始皇时泗水捞鼎的壁画,就已经在使用动滑轮和定滑轮。

    不仅码头上有,那渡船上也有,不过在陆闲这个角度,只能看到船上吊装最高的那段。

    再看看船下堆放的货物,如果将这些货物全部装回船上,恐怕连吊装顶端也看不见了。

    陆闲又看向了身后茶摊的位置,估摸了一下距离,若有所思了起来。

    这边的吵闹声,自然也引起了贡船上人员的注意。

    有几个水手来到船舷,看着下面的争论。

    直到一个穿戴着整齐铠甲的将军出现,他们这才退让到一边。

    那将军不是别人,正是负责这艘贡船的折冲都尉李光弼。

    李光弼不过三十出头的年纪,正是官途蒸蒸日上,但此时却出了金佛案。

    纵然皇帝开恩,不至于定他的死罪,但降职处理肯定是免不了的,有此污点,往后再要往上走一走,那就难得多了。

    最要命的,时间并不站在李光弼这里。

    贡品运送都是有时间限制的,长安虽近在眼前,但期限也不过只剩下两天。

    若是今天再找不到丢失的金佛,明日必须要启程前往长安。

    李光弼这几日已经烦的话都不想说了,正在贡船上苦闷的喝着酒,外面就传来了吵闹的声音。

    走到船舷处一看,却发现是兵士和捕快吵做了一团。

    他又看向了岸边的贡物,好在自己的人手把守在那边,倒也没出什么乱子。

    还是尽快安排人把贡物搬上船来,已经丢了金佛,再丢其他的,那可就真的说不过去了。

    李光弼如此想着,并没有下船干涉两方人员吵架的意思。

    于他的立场而言,这杜县吵成什么样都与他无关,自己受罚是免不了的,杜县也有连带责任。

    他的内心,几乎可以肯定,就是这杜县里的官员出了贼人。

    往年地方官员贪墨贡品时有发生,他也只是略有耳闻,却没想到调任江南东道折冲都尉才第一年,就遇上了。

    你偷什么不好,你偷金佛?

    真是晦气啊。

    李光弼正欲折身回去,却听到贡船下面,隐隐传来了一声:

    “……他一来,金佛就丢了,如今又借着名目来这里,分明就是要转移金佛……”

    李光弼转过身,朝着贡船下走去。

    …………

    李复已经不怎么说话了,一脸无辜的模样。

    倒是他身边的护卫,此时大声争辩,尤其是那个被陆闲两三下踹翻在地的护卫,叫嚷着最凶。

    “胡说些什么呢!”

    “人家是廷尉监推荐来的,能是贼人吗!”

    “就是就是。”

    捕快们这边也是据理力争。

    一方以县尉之子李复为首,一方以县令之女许平君为首,两方谁都不让着谁。

    倒是这争吵涉及的核心人物,陆闲一句话也没有说,更没有去跟他们打口水仗,而是从头到尾都在观察着岸边的贡品,和靠岸的贡船。

    武月从跟着许平君过来以后,就站到陆闲身旁去了。

    陆闲也并问她为何会到这里来,来都来了,问也没什么用处。

    武月乖巧的没有说话,见到陆闲脸上表情之后,武月就知道自己这位表哥肯定是有主意了。

    另一边,李光弼已经带着人从贡船上走下,李复和许平君自然也瞧见李光弼。

    李光弼倒不认识李复和许平君,走到近前来,一只手按着腰带,沉声问道:

    “方才听尔等争吵,有人可能是投了金佛的贼人?到底怎么一回事,快点说。”

    李复心中一喜,李光弼是江南东道的折冲都尉,正四品,比县令的品级要高不少。

    再加上李光弼的父亲,乃是左羽林大将军李楷洛,若是能让李光弼出手,许平君纵然反对也无用。

    别说许平君了,就是县令许守义来了,也拦不住李光弼审讯陆闲!

    李复冲着身边一个兵士使了一下眼色,那兵士心领神会,立马站出来拱手道:

    “回都尉,我等正在巡逻,瞧见一个陌生的捕快,那捕快不过入职几天,按说是没资格来这里的,再加上他才入职,这金佛就丢了,身份也有些问题,便想抓他回去审问,但被他们拦了下来。”

    李光弼原以为是抓了偷偷摸摸的贼人,却没想到是要抓捕快,当下就泄了气了。

    还以为能有什么有用的线索。

    他倒不觉得这捕快是来转移金佛的贼人,这里这么多人,真要是金佛在这里,就算是想带走也没那么容易的,贼人也不会这么蠢的。

    李光弼没了兴致,随手道:

    “那便审问一番就是了,若是没什么可疑的就放了,尔等也别吵了。”

    他这么说完,李复脸上一喜,正要下令,许平君张开手喊道:

    “等一下,他不过才刚入职两天,这金佛都丢了四五天了,与他何干,你说他身份有问题,他能有什么问题啊?”

    李复一直没说,但他身边的护卫是知道的,此时想也没想的指着陆闲喊道:

    “你们还不知道吗?他可是当年参与太子谋反的,天宝大将军陆恒的儿子!”

    此话一出,四下皆惊。

    “天宝大将军之子?”

    “不会吧,当年不就因谋反之罪满门抄斩了吗?”

    “前些日子皇帝下了罪己诏,太子并非谋反,而是被构陷的。”

    “那就是平反了?嘶,这等人上人,落魄了也只能来当捕快了。”

    周围人开始窃窃私语了起来,有些人说的委婉些,有些人则说的难听些。

    李光弼也没有想到,曾经威震天下,但已经被满门抄斩的天宝大将军,居然还有儿子,还在杜县当捕快。

    不由得看向了陆闲,不过李光弼乃是营州李氏,契丹族人,与关中陆氏来往不多,关系也并不密切。

    李光弼心里其实也没了审问的心思,前太子被平反的事情他是知道的,如果陆闲是天宝大将军的后人,肯定不会去偷盗金佛了。

    总不至于刚出狼窝,又入虎穴吧。

    他刚准备将此事化解,却听一直没说话的陆闲,对着自己拱手说道:

    “回将军的话,在下陆闲,关中陆氏,也确实是李复李公子所认为的那个可疑之人,不过我可不是偷了金佛的贼人。”

    李光弼摸了摸胡须,说道:

    “虎父无犬子,你既是陆恒之子,我是信你做不出这等事情的,尔等也不要在此地围观了,速速散去,各司本职吧。”

    李光弼说完挥了挥手,李复心里大失所望,还以为李光弼会同意审讯陆闲,却没想到身边护卫多嘴。

    他原以为陆闲不敢透露自己身份,如今却大大方方的承认,也是始料未及。

    李光弼打算大事化小,陆闲却继续道:

    “将军请留步,我虽不知谁是贼人,但我,没准知道那金佛现在何处。”

    李光弼刚迈开的步子停了下来,三两步走到陆闲的跟前,语速极快的问道:

    “你真的知道金佛在哪?”

    陆闲笑着说道:

    “若将军允我登船查看一番,想来该知道具体位置的。”

    李光弼还未说话,李复在一旁不屑的说道:

    “还说你不是贼人同伙,这么多人都找不到的金佛,你刚来渡口就能知道?莫不是早早策划好一切,不为钱财为的是搏名吧?”

    李复在这想尽办法的给陆闲泼脏水,但李光弼管不了这么多,他现在当务之急,就是赶紧找到金佛。

    说实话,只要能找到金佛,就算是贼人自己供出来,他都能请那人吃一顿好的。

    至于死不死,那不是他说的算。

    李光弼并未理会李复所说,而是摸着胡须说道:

    “你既然这么说了,你就登船看一看,若真能找到金佛,本将军重重有赏!”

    陆闲拱手谢过,也不多说什么,跨步朝着贡船上走去。

    其余人等也很想上去,但贡船非比寻常,没有李光弼说话,旁人是不能上的。

    许平君犹豫了一下跟了上去,五月也紧跟身后。

    船上护卫见李光弼没说什么,倒也没有阻拦。

    李复也带着两人随行上去了。

    陆闲来到贡船甲板上,先是左右看了看,指着整体凹陷下去的甲板问道:

    “渡口的那些贡品,都是摆放在这里面的吗?”

    李光弼点了点头,说道:

    “都是放在这的。”

    陆闲点了点头,自言自语道:

    “那么多贡品,摞起来应该很高吧。”

    旁边一个船夫小声道:

    “能有两三人那么高。”

    陆闲又看向了架在船上的吊装三脚架,走到近前来上上下下的看了个遍,问道:

    “请问将军,每次贡船靠岸检查,都需要将贡品装卸检查吗?”

    李光弼回头看了一眼堆放在岸边的贡品,说道:

    “这当然不是,这次将贡品卸船,主要是为了寻找金佛,往常都是直接在船上清点的。”

    陆闲点了点头,站在原地朝着外面望去。

    他沉默良久,李复皱眉道:

    “陆闲,若是不知道金佛所在,就不要浪费大家时间了。”

    许平君怒怼道:

    “陆兄可比你聪明着呢。”

    李复一愣,没想到许平君如此袒护陆闲,想说什么但李光弼回头看了两人一眼,那眼神就是让两人不要吵闹的意思了。

    陆闲又走到船舷处,朝着渭水望去,贡船所对的并非渭水中心船多的位置,而是斜着对着一处河湾,那地方稍有船只会路过。

    他抬手指向了河湾,对着李光弼说道:

    “将军,若在下猜测无误,那金佛,应当就在渭水河底。”

    李光弼眉头一皱,道:

    “你想说,那金佛是不小心落入水中?断无可能,贡船停靠后,本将军才查看过金佛还在,就算是落水,那也是有人故意扔进水里。

    但这两日,这船下水域都捞了几遍,别说金佛了,连金片都没捞到。”

    陆闲笑了笑,继续道:

    “在下说的河底,并不是这贡船所在河底,而是那河湾处的附近。”

    李光弼顺着陆闲所指望了过去,摇头道:

    “你可能不知道,那金佛足有半人高,几个人才能抬得起来,推下船都费劲,又如何能够扔到河湾去?”

    陆闲回答道:

    “那自然不会是人力扔去的,用它就行了。”

    他伸手指向了旁边的吊装三脚架,见到李光弼皱眉惊疑,他又说到:

    “其实原理也很简单,将金佛固定捆绑好,用此物吊起,一人在下面来回推动,待到金佛可以抛出时候,从上面将本就做了手脚的绳索割断,那金佛自然就会被扔进河里去了。

    当时将军应当在岸边茶铺吃茶,我已看过,若是货物齐全堆放,将军吃茶的地方,肯定是看不到这装置,也看不到金佛被扔出的场景。

    而且这周围船只往来众多,岸上又嘈杂,还有货物船体挡着,金佛落水的声音,将军恐怕也不会注意到的。”

    李光弼眉头皱的更深了,道:

    “嘶,你是说,这查验贡品的人,与我船上的人,串通一气?但该审的都审了,该问的都问了,江南东道与京畿道相距甚远,这两地人也能合谋?”

    陆闲笑了笑,回答道:

    “这其中细节,在下不敢妄言,在下,只能说找到金佛,至于其中细节,在下不知。”

    李光弼点了点头,他正准备让人下去找,边上李复又说到:

    “这河湾这么大,就算是有几十个熟悉水性的人,没有个几天几夜怕是也找不到,到时候你又能说,是找的人不仔细了,其实金佛根本不在河湾吧?

    再说了,江南东道的送贡人,如何能和我杜县渡口的官员串通,根本说不过去。”

    陆闲也不反驳,拱手道:

    “河湾虽大,但依我看来,所需查找的水域也不过方寸之间,大约两三个熟悉水性的人就够了。”

    “两三个人?”

    这会连李光弼都有点不信了,但陆闲却是自信满满:

    “还请将军,给我一张纸一支笔,我打个草稿算一算就行。”

    李光弼将信将疑的让人拿来了纸币,陆闲也不避着旁人,先是让人去测量了一下甲板上吊装三脚架的高度,询问船只满载重时,离水面高度,金佛的具体重量等。

    拿了数据,便开始在草稿纸上算了起来。

    对陆闲而言,这不过是一道简单的非平抛运动的抛物线类的数学题,高中生都能算得出来。

    虽有一定的误差,但误差也是在可控的范围之内。

    他简单算完,将数据交给了李光弼,李光弼也不耽误,便让人依着陆闲计算的数据,下河游去河湾水域,捞金佛去了。

    下去的有十来个人,远多于陆闲所说的两三人。

    李光弼本以为这次也需要很久的时间,还不一定能有结果的时候,却不过一盏茶的功夫,陆续有好几人窜出水面,对着贡船这方向大声喊道:

    “将军,金佛真在这下面啊!”

    旁人皆惊,一个个不敢置信的看向了陆闲。

    这是怎么算出来的?

    李光弼大喜过望,一把抓住陆闲的手腕,喊道:

    “奇才,奇才啊!”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