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其他小说 > 吾家女帝初养成 > 第十章 诗词与诗会(上)

第十章 诗词与诗会(上)

    杜县,青乐坊。

    杂乱的小院里,刚收拾出来的厨房升起渺渺炊烟。

    陆闲在灶台旁忙着包饺子,武月在边上打着下手,一边看陆闲将面团捏成一个个的小圆饼,再将菜馅包入其中,一边看着烧水的火候。

    武月认识这个是馄饨,但陆闲说这是饺子。

    不过饺子也好,馄饨也罢,武月的心思并不在这上面。

    武月学着陆闲的样子包着饺子,一边说道:

    “本来还想着要低调些的,结果哥哥身份整个杜县都知道了,那李都尉估计也是如此,都没有褒奖哥哥。”

    听得出来,武月言语里埋怨的意思还是很明显的。

    陆闲倒是毫不在意,回道:

    “暴露身份倒是没什么,反正迟早大家也都要知道的,至于那位李都尉,不是奖赏了我一百两银子了吗,至于其他赏赐,其实不要反倒是好事。”

    陆闲倒不是谦虚,真要想混迹官场,光能打是没用的,讲的是势力。

    廷尉监柄大人算自己的势力吗?那肯定是不算的。

    关中陆氏能靠得住的势力,早在几年前太子谋反事件里,就被斩除的七七八八了。

    这样的情况即便是侥幸混入官场,那也跟高空钢丝没什么差别,一步错就是万丈深渊。

    武月叹了一口气,说道:

    “我其实也就是牢骚一句,真细细想来,那李都尉还挺不错的,没说什么就给了赏银。

    就是胆子太小了,哥哥这样的人才,纳入麾下当个幕僚才是。”

    陆闲哈哈一笑,说道:

    “当李光弼的幕僚?他虽然是地方都尉,但父亲可是朔方节度副使,朔方那地方,说打仗就打仗,指不定李光弼就被调去当一员副将什么的,那我也得跟着天南地北到处跑了。”

    武月一听,小眉头一皱,摇了摇头说道:

    “那,那还是别去当幕僚了,现在其实也挺好的。”

    小姑娘捏着手里的饺子皮,一边继续说道:

    “对了,明天我去街上帮哥哥扯匹布,给哥哥做身衣裳,原先的衣裳都旧了,总不能天天穿捕快的衣服。”

    陆闲的家当并不多,廷尉监柄大人虽然推荐职务,把武月交托给他,但路费给的其实不多。

    一听武月要给自己置办衣裳,陆闲笑道:

    “你还会做衣服?”

    武月摇了摇头:

    “缝缝补补我可以,做衣服就不会了,不过许姐姐说有一家裁缝挺不错的,价格也公道,到时候请裁缝,我还可以去那边当个学徒,学会了做衣裳,我也在杜县开个裁缝店。”

    “那估计难了,师父如果收你当学徒,第一个要求就是不准在同县开店,恐怕你得搬家。”

    陆闲说的煞有其事,武月顿时就一脸难色:

    “还有这等规矩?廷狱里倒是没人告诉我……”

    陆闲笑着继续说道:

    “不过也不是完全没路子,咱们不是有一百两本钱嘛,你可以先去当学徒,学个皮毛常识就行。

    主要是和本地的裁缝们,那样养蚕种麻的农户们打好关系,然后你就自己开店,把农户们做布的原材料都收过来。

    再雇几个人,把原材料集中加工下,布匹卖给那些裁缝,比你自己吭吭哧哧做衣服卖钱来得强。”

    武月细细思索了一下,问道:

    “从农户那收原料,若是价格低了,别人不一定卖,有了原料,请人做布,工钱低了,别人也不一定干。

    原料人工我都比别人高了,等出了布,如果价格不比便宜,也没办法很快卖出,这成本抬高了,利润降低了,就算是量大,也不一定赚的到钱啊。”

    陆闲看着武月有些意外,继续解释道:

    “难得你能想到这些,其实解决的办法也很简单,那就是把现有的织布机进行改良,让它效率更高,织出来的布匹更细密漂亮,你说的那些问题,就都不是问题了。”

    “哥哥,你说过,凡事要实事求是,织布机也不是说改良就能改良的,这就是你在耍赖皮了。”

    看着武月认真的脸,陆闲若有所思道:

    “其实也不是不能改良的……”

    陆闲以前就涉足过机械专业,后来创业也从事相关方面的工作。

    真要是努力回忆一下,直接跳到珍妮机都不是什么太难的事。

    毕竟珍妮机,说白了就是把原有的纺织机倒过来,多加几个纺锤的事情。

    很多发明都是如此,一旦被人想出来,旁人见了总是忍不住直锤脑门——这么简单的事情,我怎么就想不到呢?

    武月似乎是没听到,还在掰着手指头算着成本和利润,没一会就皱着眉头说道:

    “还是赚不到钱呢。”

    陆闲笑着拍了拍武月的后脑勺:

    “做生意的事情暂且别想了吧,你还这么小,赚钱的事情就不用你太操心的。”

    武月撅了撅嘴唇,说道:

    “其实我也没有特别想做生意,能有点盈余就行了,不过我们好像一开始也不是讨论做生意啊……对了,我们是说要给哥哥你做衣服的事情啊。”

    “再议再议。”

    陆闲对置办新衣服没什么特别的兴致,毕竟衣服不用太多,够穿就行。

    反倒是伙食方面的问题,他觉得有必要解决一下。

    民以食为天,大周的饮食习惯,更类似唐初那时候。

    菜品虽然丰富,但限制于技术,铁锅炒菜并未普及,民间多是蒸煮,贵族除了蒸煮,还有糕点烧烤等等。

    另外就是调味品,太过单调了些。

    贵族尚且有香料,老百姓可就很少用的上这些好东西了。

    醋倒是有,但像是酱油,料酒这些自己就能自制的好东西,那是一概没有啊。

    陆闲一边包着饺子,一边回忆着这些东西怎么自制。

    却听到身旁的武月又问道:

    “哥哥,今天你在贡船上写的那叫草稿的东西是什么?你说的非平抛抛物线又是什么?”

    陆闲看着武月,回想起她没事最喜欢干的事情就是捏着手指头念念有词,问道:

    “你喜欢术数?”

    武月随口道:

    “倒也说不上喜欢,以前在廷狱,有一个公公教过我一些,无聊的时候摆摆筹算,打发打发时间而已。”

    “那就是喜欢了。”

    陆闲点了点头继续道:

    “术数是个好学问,天地万物之理,都在其中,这得系统的教你才行。”

    “天地万物之理,不是在圣贤书里吗?”

    “圣贤书啊,读可以读,不要当真,容易变傻的。”

    武月低头思索了一阵,点了点头:

    “知道了。”

    陆闲看着包了二三十个饺子,便停了手里的活,道:

    “等水烧开了,你把饺子放进去就行。”

    武月乖巧的点了点头,就见到陆闲起身朝着院落里走去。

    靠墙的地方摆着带来的红缨枪,陆闲将长枪握在手里,便在院子里舞了起来。

    陆闲对武艺虽然没有什么执着,但这一身武艺穿越来就自带的,荒废了可惜。

    更何况这几日隐隐有突破的迹象,那种感觉很是奇妙,长枪一舞,一股气劲便在全身周转,说不上来的通畅舒服。

    陆闲的长枪虎虎生风,院落够大,倒也能施展的开。

    等武月端着已经煮好的饺子站在一旁,陆闲这才停下手中长枪,站在原地感悟体内气劲,待到气血平息,长舒了一口气。

    他将长枪随意靠墙放置,而后走到缘侧坐下。

    武月低头吃着饺子,抬头越过月亮,看向了陆闲。

    陆闲微愣。

    “怎么了?”

    “还是想给哥哥置办衣裳。”

    “傻妹妹。”

    天上明月高起,华光如水。

    …………

    金佛案掀起的波澜,随着金佛被找到,贡船离开后,渐渐平息。

    比起全城捕快一起搜查时候的风风火火,事后行赏倒是有些草率简单。

    除了告示里的一百两银子,身为县令的许守义,也只是口头上勉励了几句陆闲,仅此而已。

    武月也免不了在家中埋怨几句:

    “还是觉得哥哥你身份敏感,如果换个人,这时候肯定得举荐当官的。”

    对于陆闲来说,当不当官其实并不重要,他本就不是追名求利的性子,即便是穿越之前,也曾干过些大事,有过一番事业。

    但也正因如此,对于名利,他看得通透。

    一生忙忙碌碌,反倒是穿越到了古代,能安静些许,虽然日子过得不算大富大贵,但好在比起挣扎的老百姓来说,那已经是渡了一层光环。

    至于那一百两银子,陆闲终是没有拗过武月,被拉着量了尺寸,置办了两身新衣服。

    材质是上好的绸缎,一套衣裳就得五两银子,算得上一家五口人,一个月的花销了。

    余下的钱,他本来是想去搞投资的,逛了一圈也看到了不少的商机。

    坊市里菜品单一的酒馆也好,安安静静毫无烟火气的茶铺也罢,又或是河边拿着木块皂角洗衣,女人脸上红一片白一片的胭脂。

    这杜县里里外外都是商机,陆闲脑子里的那些东西,随便拿一个出来,估计也能赚到不少。

    只是赚了之后呢,当个商人,找个保护伞,天南地北的牵上关系,再有更多的销售途径,找更多的保护伞,搭上更多的关系。

    赚了钱,也无非是多住两间大院,吃饭能够四菜一汤。

    但时间上,恐怕就再没有这般悠闲了。

    大院子自己不是没有,至于钱,就他和武月两个人也完全够用。

    想想还是算了。

    投资做生意的事情虽然被搁置了,但对于个人享受这一块,陆闲还是很重视的。

    买了些原材料,锅碗瓢盆,就开始在家里捣鼓起了酱油和料酒。

    这两种调味料,都是属于程序简单,制作环境要求不高,只要时间一到,装瓶保存,余下的就是多吃两碗饭。

    想是这么想的,但没有十天半个月是成不了的,只能等。

    刨除这些生活琐碎上的事情,另外一件事情,就是给武月的学业给安排上。

    在教书育人这一件事情,陆闲是个门外汉,但教教数学还是没什么太大问题。

    武月虽然自小在廷狱长大,但廷狱里关押的都是宫廷里的犯人。

    他们不仅熟悉礼仪,在文化上,其实并不比那些读书人差到哪里去。

    耳濡目染,又或是有心教导之下,武月个人的文化素养,是完全没问题的。

    再加上有陆闲这个超时代千年的老师,采用的教学方法,也并非是这个时代捧着书本使劲读。

    而是以各种实验例子,与理论知识相互结合,教起来倒也是挺快的。

    本来学生只有武月一个人的,后来却又多了一个,许平君。

    这位大小姐终归是闲不下来的主,前些日子,是因为金佛案的缘故,家里管的特别严,哪里也不给去。

    这些日子松了一些,一有机会她就往外跑。

    以往跑出来,都是像捕快一般四处巡街,打打流氓抓抓小偷。

    后来陆闲来了,展现出来的聪明才智让许平君深感佩服。

    跑出来的第一件事,就是要跟陆闲一起打打流氓,抓抓小偷。

    去了陆闲家里几次,与武月也熟络了起来。

    有时候等不到陆闲中午回来,两个女孩子聊起天来,武月有意无意的,把陆闲平日里吹牛的,认真教的,随便说了几句。

    当然,主要说的,还是陆闲没事哄小孩时候说的故事。

    什么海里的昆仑奴美人鱼,比白雪公主还漂亮的,却总是获得不了魔镜的认可,因此而抓狂的黑心皇后。

    许平君是被糊的一愣一愣的,甚至还认认真真的考虑起了拜师的事情。

    这可给陆闲整的有点哭笑不得。

    她可能并不是想学知识,单纯想听故事吧。

    收徒弟肯定是收不了的,但许平君如果想学,可以跟武月学一学。

    至于原因吗,因为白天陆闲要上班啊。

    他也只是晚上教一教武月而已,故事会那更是躺在床上时候说的。

    总不能捕快的工作不干了,给许平君这个大小姐当老师吧。

    日子就这么平淡而又无奇的一天天的过着,许平君与武月倒是越来越聊得来。

    俨然有成为无话不谈的好闺蜜那意思。

    而让陆闲没想到的是,许平君和武月这两个姑娘,一个热衷行侠仗义,一个喜欢术数学知识。

    某天,聊起了诗词与诗会……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