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其他小说 > 吾家女帝初养成 > 第十四章 她是属猫的(求票)

第十四章 她是属猫的(求票)

    许平君今天依然是溜了出去,还和之前一样,去青乐坊找了武月。

    当捕快那会,往常中午时候,陆闲都能抽出点时间回来和武月一起吃饭。

    许平君常常能和陆闲见上一面,趁着吃饭的功夫闲聊些话。

    不过现在陆闲当了师爷了,官署里的事情也多了起来,虽不至于忙的不可开交,但这两天中午肯定是不能随便回来了。

    许守义找人的时候,陆闲得在官署衙门才行。

    到了中午时分,许平君和武月坐在屋里的案几前,头还忍不住往门口看去。

    “许姐姐别看了,哥哥说了,这几天中午都回不来了,至于以后,那还得看情况的。”

    武月吃着手里的馒头,许平君听到这话稍稍有些慌张,道:

    “这我当然知道,他当了师爷嘛,忙些是应该的。”

    她顿了顿,凑近了武月小声道:

    “小月啊,你哥哥最近有新作了吗?”

    武月摇了摇头:

    “哥哥说他不会写诗词,之前那词也是别人写的,他抄的。”

    “我不信。”

    许平君说的斩钉截铁:

    “你哥哥那么聪明的一个人,那一首词写的多好啊,说不会写诗,肯定是自谦的。”

    “我也是这么说的,但哥哥说他真的不会。”

    武月叹了一口气,道:

    “又或者,他怕许姐姐你又说出去吧。”

    “嗯?”

    许平君眉毛一扬,有些不好意思道:

    “我也不是故意的,就是当时情况你不知道,不抄你哥哥的词,可就要丢面子了。”

    武月白眼一翻,抄了也不是你的啊,这话倒是没说,许平君继续问道:

    “你哥哥没生气吧?”

    “这倒没有。”

    “那就好,回头送个礼物给你哥哥,算是赔礼道歉。”

    许平君舒了一口气,武月看着许平君的神情,欲言又止。

    许平君倒是没有什么自觉,这几日来,她在青乐坊,每每说话,多半是和陆闲有关。

    武月也看得清楚,许平君,多半是喜欢自家哥哥的。

    “我吃饱了,我先去厨房忙会。”

    武月站起身来,许平君也赶紧把馒头塞进嘴里,站起身来跟了上去:

    “等等,我也来帮忙啊。”

    …………

    许平君临走前也还是没能见着陆闲,心里没来由的一阵失落。

    回了家中,首先就是被许母抓住一顿训斥。

    许平君偷跑出去玩几乎是公开的秘密了,许母也有妥协,出去玩可以,但两三个时辰就得回来。

    出去时间久了,那就在家里闹一闹了。

    这次训斥倒不是回来晚了,而是许平君这几天出去的频率有点太高了些。

    许母觉得,女孩子家的,还是要多花点心思在女红上面。

    倒不是干活补贴家用,日后嫁了人,半点针线活都不会,婆家要说的。

    许平君也是习以为常,横竖不回嘴,低着头“啊对对对”就行了。

    许平君正在屋子里盘算着该买什么礼物给陆闲呢,就听外面传来一阵说话的声音。

    是许守义回来了。

    她小心翼翼的出了门,偷偷摸摸的来到了房外的长廊里,探头就瞧见许守义背着手往家里走,身后除了跟着两个侍从,还有许母。

    “夫君今日心情不错,是遇到什么喜事了吗?”

    许守义的心情显然是很好,快步如风,一边说道:

    “夫人啊,还记得那个陆闲吗?”

    “陆闲?不就是写了唐多令,被平君在诗会上拿出来的那位吗?他又写诗了?”

    “这次倒不是诗词了,先前金佛案,就是他帮忙找到金佛的,寥寥几笔,就能算出金佛具体所在。”

    许守义笑着继续道:

    “由此可见,此人精通术数,昨日让他做了师爷以后,便考校了一番,你猜怎么着?

    他何止是精通啊,旁人五日才能算完的户籍赋税,他一天半都没用到,居然就算完了!

    不仅算完,数据分毫不差,这等术数之能,已是大家之才!”

    许母一愣,讶然道:

    “这陆闲,竟有如此才能?那夫君倒是要好好对待人家,可不能亏待了。”

    “这是自然啊,过些日子就是中秋,陛下宴请百官,我也在邀请之列,到时候你和平君也跟着我一起去长安城转一转,散散心。

    我打算把何书吏和郝捕头也带上,陆闲也一同去。”

    两人说着话已经走入厅堂里。

    许平君再想偷听就听不到了,这中秋百官宴,他们这些家眷自然是不可能参加的。

    不过能跟着父亲一起去长安城玩,也是非常不错的,到时候长安一定非常的热闹吧。

    而且,还有陆闲也会一起过来呢。

    到时候找机会送礼物给他,也算是谢谢他帮写的词了。

    嘻嘻。

    许平君心里想着,边上丫鬟的声音突然打断了她的思绪。

    “小姐,你突然笑什么啊?”

    许平君干咳了两声控制了一下表情,昂首道:

    “你没听到吗,过几日去长安城玩,我开心啊。”

    她说着话,回房的时候,都是蹦跳着离开的。

    …………

    许守义是个懂得用才的人。

    他瞧着陆闲年纪轻,并没有将那些需要很深社会阅历和社会经验方能处理的事情,交给陆闲处理。

    而是根据陆闲擅长的术数,将杜县衙门里,大大小小需要经过数据计算的事务,都主要交给陆闲。

    处理各种文件数据,本来也就是师爷需要做的事。

    虽说以陆闲的能力,即便是处理杜县的大小政务也不是什么太难的事情。

    但能省点事,还是很高兴的。

    即便是那些大小数据计算的任务,在陆闲和他新做出来的算盘面前,也没什么太大的负担。

    眼瞧着要到中秋,陆闲又收到了好消息。

    皇帝要在中秋宴请百官,离得近的许守义也在邀请之列。

    连带着郝捕头,何书吏,还有他这位师爷陆闲,都可以跟着一起去长安了。

    当然,百官宴是肯定没资格参加的,他们名义上是跟随护卫去的,其实是去公款旅游的。

    甚至还能带上自己家眷。

    刚升职,就有这样的福利待遇,说实话挺好的。

    不过陆闲也担心,武月对长安会有所抵触。

    回去将这事情与武月一说,小丫头抵触没有,反倒是还挺高兴的。

    毕竟从小到大是在廷狱长大,长安对于武月来说,其实是挺陌生的地方。

    而后武月就开始专心做起了旅游功课。

    以往和隔壁婶婶的聊天话题,也从家长里短,跳跃到了长安城相关的事情。

    杜县毕竟离得长安近,附近居住的婶婶大多也都是有钱人家,长安还是去过的。

    絮絮叨叨的聊了两天,武月就已经枚举了好几处长安城必须要打卡的地方了。

    果然,无论是何种时代,何种年龄段的女孩,对于旅游攻略这种事情,都是一样的执着啊。

    …………

    杜县离得长安很近,不过几十里路。

    就算是用脚走,一天也能走到了。

    不过毕竟是参加皇帝安排的宴席,各种规矩是少不了的。

    为了避免出差错,许守义提前一天,就带着提前安排好的人马上路。

    前后两辆马车,两辆牛车,还有随行骑马的侍从二十几人。

    马车自然是许家的家眷丫鬟们,牛车上则是众人的行李,还有手下人的家眷,其中就包括武月。

    武月还是头一次在众人面前露面,大家虽然知道陆闲有一位妹妹。

    但彼时头一次见到,才知道陆闲的妹妹竟然如此的好看。

    在陆闲看来,武月的年纪还太小了,但在这个时代看来,那已经是可以谈婚论嫁的年纪了。

    尤其是对普通百姓家庭来说,早结婚比晚结婚来得好。

    与武月同车的,何书吏的夫人,有意无意的就和武月攀谈了起来。

    初时的话题还挺正常,后来就聊起了家里还有一位弟弟,在长安驿馆里任职。

    话头不仅在牛车上说起,就连何书吏都拍马来到了陆闲的身边,说起了那位妻弟来。

    两人是什么意思,陆闲那可是再清楚不过了,立马就对着何书吏说道:

    “何兄好意,在下心领了,只是舍妹年纪还太小了些,此事就莫要再提了吧。”

    他只拿年纪说事,也不会跟何书吏大谈什么自由恋爱之类的观点,省去了争论。

    何书吏一听这话,也只能叹息作罢。

    那位夫人自然也听到了陆闲说的话,往后也就不说自家弟弟的事情了。

    队伍走了小半天,到下午时分,顺利抵达了长安城。

    时隔几个月,再一次回到大周京都所在。

    陆闲骑着马,走在官道上,看着远处那如同盘卧渭水河畔的巨龙一般的巍峨城墙,还是忍不住心生感慨。

    延绵官道上,各色各样的商品货车,穿着各异的行人,其中不乏裹着布帽,毛发浓密的西域人。

    那接天而起的浮云之下,映着这大周繁华的盛世。

    抵近城门之后,总计十二个入口大开,每个门口都站着两列铠甲整齐的守卫。

    而进了长安城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先去驿站安顿下来。

    许守义带的人虽多,但分了一个大院子,倒也完全住得下三十来号人。

    许守义本来就是带着家人和手底下人来长安游玩的,放下行李后也没有耽搁。

    吩咐了手底下人在长安城里注意言行,便带着几个贴身的护卫,还有家眷就去城里了。

    他显然也明白,何书吏,郝捕头,还有陆闲,他们跟着自己这个大领导一起,肯定是放不开,哪哪都不自在,索性自由活动好了。

    许平君很想跟着陆闲和武月一起出去玩,但许母拉的紧,她也没机会能跑,只能一个劲的给陆闲使眼色。

    但许平君再使眼色,陆闲也没有办法,总不能过去跟许守义说:“许大人,我想跟你女儿一起玩。”

    就算许守义乐意,许母估计也不会同意的吧。

    陆闲只能装作没看见一样,等到许守义一家出了驿站走远了,武月才肯定的说道:

    “许姐姐肯定要不了多久就找过来的。”

    陆闲听了一愣,摇了摇头:

    “我不信,这里可不是杜县,她想跑就能跑得掉的,就算跑掉了,如何能找到我们两?”

    武月笑了一声:

    “我可了解许姐姐了,论跑路,她是第一没人是第二。”

    陆闲心里还是不信,但也没有就这个问题继续和武月探讨下去,看着武月问道:

    “咱们已经到长安城了,你做了几天的功课,先去哪里玩啊?”

    武月想了想,掰着手指头说了起来:

    “婶婶说,曲江池最好看,但曲江池在南边,特地去的话,就只能去那一个地方了。

    不如先去东市,逛了以后,再往东去大兴善寺,婶婶说,那里的佛祖很灵验的,去求个签也好。”

    “拜拜佛可以,求签就算了,解签是要花钱的。”

    “啊?要花钱啊?”

    “婶婶没给你说这个吗?”

    “这倒是没有,那就先去东市,再去大兴善寺拜佛,求签就算了。”

    陆闲点了点头,从包裹里拿了些银两贴身放好,就领着武月朝着长安城东市走去。

    长安城毕竟是历朝都城,各个坊间,都设计的四四方方不说,道路也是横竖笔直,宽敞。

    就连往来车马,都是严格遵从左右行驶的方向,路上有穿着袍服,戴着小帽的捕快四处巡逻,这套制服衣裳倒是和杜县的没什么不同。

    为了方便管理,也为了市容好看,但凡涉及到交易买卖,都得在市内完成,又称东市与西市。

    杜县还偶有提着篮子,沿街叫卖烧饼卖梨的人,但在长安可绝对没有的。

    驿站离得东市并不远,才走到门口,就瞧见里面车水马龙,人流串动。

    沿街的商铺划分成一个个的摊点,整整齐齐。

    摊店后面还有门面,多数都是三层或两层的小楼。

    各种各样招幌立在门店之前,有些一楼卖字画折扇,到了二楼三楼,就成了旁人租下来的开酒店了。

    管理之规范,若不是行人都穿着这个时代的衣服,陆闲还以为到了后世哪个特色旅游商业街了呢。

    不过两人才走到门口,旁边就兴冲冲的跑过来了两个人,其中一个就是许平君。

    “小姐,小姐,等等我啊。”

    跟着的小丫鬟提着裙摆努力追赶着许平君的步伐,一边喊着。

    武月扭过头来,给了陆闲一个“你看我说的吧”这样的眼神,陆闲也是无奈的笑了笑。

    这许平君还真的能找过来,属猫的不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