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其他小说 > 吾家女帝初养成 > 第十三章 不般配啊

第十三章 不般配啊

    关于诗词的事情,陆闲并未放在心上,而到了第二天,陆闲如同往常一样,穿着捕快的衣服去官署衙门坐班。

    结果刚到官署衙门,就瞧见何书吏笑脸盈盈的来找自己了。

    因为金佛案一事,陆闲身为将门之后的身份被曝光,同官署衙门的胥吏官员,对自己都是颇为恭敬。

    毕竟在他们看来,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被抄家的世家门阀,那也不是他们这些毫无身份的人比的了。

    不过陆闲很清楚自己的状况,从未因此趾高气扬,对谁也都是客客气气。

    陆闲见到何书吏找自己,也换上一幅笑脸,先拱手道:

    “何书吏,如此着急找我,不知道有何事能帮得上忙?”

    何书吏赶忙回礼,笑道:

    “不敢不敢,此番过来,主要是恭贺陆兄高升啊。”

    “高升?”

    “许大人说了,今日起,陆兄便去官署内衙坐班,协助处理杜县政务,不用来捕快房了。”

    陆闲微微一愣,询问道:

    “那内衙,是何书吏坐班的地方吧?”

    何书吏带着笑意,赶忙道:

    “可不是书吏这等小职,往后,我等见了陆兄,都得喊一声师爷。”

    师爷?那就是许守义的亲信幕僚了。

    虽说师爷还是胥吏,但比起捕快来说,那已经是在胥吏这个行当里,一步登天了。

    何书吏说话并没有刻意小声隐瞒的意思,旁边的捕快自然也能听得到。

    贺文第一个跑上来,嬉皮笑脸的就对着陆闲拱手恭喜了起来,旁人也是纷纷道喜。

    “我就说嘛,破了金佛这么大的案子,怎么可能只赏赐一百两银子就没下文了呢。”

    “许大人是惜才的,陆师爷这般大才,肯定会重用的啊。”

    “就是,就是。”

    “哎,师爷一个月多少例钱啊?”

    陆闲想了想,也觉得是金佛案的缘故,才让许守义任命自己为杜县师爷,收为幕僚。

    “谢过诸位好意,今日散衙后,请诸位在同福楼共饮。”

    既然是升官,陆闲也不忘请原先的同僚吃顿饭,这都是人情世故,免不了的。

    大家一听有酒喝,夸的就更起劲了。

    陆闲客套几句,就跟着何书吏前往内衙,面见许守义去了。

    衙门书房里,许守义穿着一身官袍,站在书案前,手里拿着笔在写着什么东西。

    陆闲等走到近前,看到那纸上的字,才反应过来。

    许平君,真的把那首词抄了。

    许守义稍稍抬头,撩着衣袖,将笔放在笔架上,摸着胡须走出书案,道:

    “何书吏,朝廷下了几份文书,通缉钦犯,你且去安排人抄录几份贴到街市城门去。”

    “是,大人。”

    何书吏拱手退下,陆闲安安静静的站在书房中央,许守义背着手,指了指文案上的字,笑道:

    “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好句好句啊。

    若不是小女昨日拿出这首词,我也不知道知安你居然有如此文采呢。”

    陆闲笑着回道:

    “以小子的才学,实在是写不出这等词作,这词作其实是别人写的,我只是无聊和家中妹妹说了声,却没想到被许小姐听去了。”

    “原来如此。”

    许守义笑了笑,并没有当真。

    真有哪个文人得了这等词作,不立即发表名扬天下,还能留到现在的?

    况且这词作表达的意思,也确实挺契合陆闲的处境。

    旧人不在,家道中落,即便是破了金佛案,也无人敢用他。

    可不就是“黄鹤断矶头,故人今在否?旧江山浑是新愁”。

    虽说老气横秋了些,年纪轻轻就说“终不似,少年游”,但写诗词,夸张也是一种手法。

    总不能写,“终不似,幼年游”把,也对不上啊。

    “知安不必太过谦虚,我之所以用你,倒也不全是因为这首词。

    李都尉没往朝廷报金佛的事情,他也知你有才干,只是这时候……”

    许守义顿了顿,摆了摆手:

    “不说这些,就是觉得有些可惜,如知安你这样的大才,用在我这,我是觉得有些屈才的。”

    许守义话虽没说完,但陆闲不笨,知道许守义的真正意思。

    如陆闲这样的身份,再如何低调都不过分。

    他估计也是以为这首《唐多令》是自己写的,内里怀才不遇的情绪,有对朝廷不满的意思,这是出言提点自己呢。

    许守义愿意提点,就已经很不错了。

    陆闲自然是继续谦虚几句,没多久何书吏就回来了,许守义就安排了一些工作给陆闲,让何书吏拿出一些需要统计核算的数据来。

    陆闲领了工作,便拱手告退了。

    到了内衙的偏房,何书吏让陆闲稍后,就去把要算的数据报过来了。

    这些数据,都是杜县的户籍资料,多少户人,每户有哪些田亩等等,都记录在册。

    陆闲要做的,就是根据这些户籍资料,把今年百姓要缴纳的赋税核算清楚,以此为依据去收纳税务。

    陆闲听了何书吏说完,心里就知道这个任务压根就是考验锻炼自己的。

    如今已是深秋,百姓收获的工作早已经步入收尾阶段,这时候再来算税务,又要分批布置下去到各村各地,时间上肯定是来不及的。

    这些数据肯定是早就算好过的,如今只是拿出来,让陆闲再算一次罢了。

    陆闲虽然看破,但也不说破,谢过何书吏以后,又要了草稿的纸张。

    何书吏不仅拿了草稿,还拿了一副算筹来。

    “那我就不打扰陆师爷了。”

    “还是叫我陆知安就行。”

    何书吏拱手道:

    “知安兄,我还有事,先走了。”

    “回见。”

    送别了何书吏,陆闲将窗户推开,返回到偏房的书案前,又看了一眼边上的算筹,脑海里回忆了一下算筹的使用方法,苦笑了一声:

    “还得整个算盘啊。”

    他拿起一本户籍册,翻开书页,埋头苦干了起来。

    另一边,何书吏出了偏房,便朝着书房去了。

    许守义瞧见何书吏,问道:

    “户籍册都给了吗?”

    “回大人的话,按照您得吩咐,给了一部分,不过大人,这百姓赋税,不是已经算过了吗?为何又让陆闲重新算一遍呢?”

    许守义笑了笑:

    “你之前说,陆知安精通术数,我便是要考校一下,知其长短,方可委任。”

    “大人高明。”

    “对了,若是你来算,这些户籍册,多久能算完?”

    何书吏估摸了一下,伸出一个巴掌:

    “五日左右吧。”

    许守义点了点头,道:

    “那好,那就等五日,再去问问吧。”

    何书吏点了点头,在他看来,这算赋税,那都是要一笔一笔加起来的,心细和熟练才是最重要的。

    五日的时间,陆闲肯定是算不完的。

    不过没关系,他可以出手帮帮忙,也算是留了一个人情了。

    秋风微凉,月明星稀。

    陆闲抚着额头走到青乐坊,隔着老远就能闻到一股酒气。

    青乐坊虽是青楼聚集,但也是有坊官的。

    坊官瞧见了是陆闲,也知道是官署衙门的人,打招呼道:

    “陆捕快,这么晚才回来啊?”

    陆闲回道:

    “官署里忙了些,晚了。”

    他浑身酒气,说这话倒是没什么说服力了。

    酒气虽大,但陆闲请相处了几个月的捕快同僚们吃饭时候,真下肚的其实没几杯,大部分都豪爽的洒在身上了。

    跨过莺莺燕燕的几座青楼,到了南曲方才安静不少,只是才走没两步,就瞧见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哥哥。”

    武月从南曲的路口朝着陆闲小跑过来,跑近以后皱起眉头:

    “哥哥喝了不少酒。”

    陆闲抬起衣袖挥了挥,笑道:

    “我其实没喝多少,你怎么跑到外面来了。”

    杜县的治安虽然不错,但青乐坊毕竟闲杂人等较多。

    武月拉起陆闲的手,说道:

    “我在家里等到天黑哥哥你也没回来,我本来想去门口等的,但那边人有点多……”

    “嗯,下次不要天黑了跑出来,我如果回来的迟,多半是官署衙门里忙事情。”

    “哥哥一身酒气,可不像是忙事情的样子。”

    陆闲笑了笑,道:

    “这不是升职加薪了,请老同僚吃一顿吗。”

    “升职加薪?”

    “你哥哥我,现在是师爷了。”

    “真的?那一个月多少例钱啊?”

    陆闲一副神棍模样,掐指算了算:

    “四五两银子吧,许大人要是捞钱多,我也多赚些。”

    “许大人才不会捞钱呢。”武月撇了撇嘴,道:

    “许姐姐说了,她爹是清官。”

    陆闲看着武月一副认真模样,点头道:

    “说起来,我这次升职加薪,还要感谢你许姐姐,她把我抄的词抄了。”

    武月掩嘴笑了起来,说道:

    “许姐姐果然没骗我,她昨日抄了你的词,结果写的太好,旁人都被吓住了,只能把哥哥你供出来了,今天来找我时,还让我多留意,你写了新作告诉她呢。”

    “这可不敢说了,她真敢抄的。”

    陆闲说完,武月又是哈哈笑了起来。

    回了家中,原先杂乱的前院,经过这几天的打理,已经整理的有模有样了。

    陆闲一身酒气,衣服肯定要换的,还得洗个澡。

    家里什么都不多,就空房间多,离得卧室较近的一间屋子被收拾出来专门当做浴室用。

    屋子里摆这个圆木大桶,放好水以后就能洗澡了。

    陆闲去了厨房开始生火烧水,武月一边帮忙,一边还在说着昨日集贤诗会的事情。

    “那些才子们脸色可好看了,许姐姐说了,他们没有一个人,能写出哥哥这样的词来。”

    “京兆府尹也在场呢,还说一定要找机会,和哥哥你见上一面呢。”

    “其实昨日,哥哥你就已经是许大人幕僚了,他和其他人介绍的时候,就是这么说的。”

    “嘻嘻,现在想来,这许大人也是很爱惜名声的,怕人家说他埋没了人才。”

    “哥哥还有诗词吗?再写两首?”

    陆闲将一桶桶的热水提到浴室里,试了试水温差不多,抬头道:

    “诗词我真的不会啊。”

    他话音说完,武月拿来了毛巾搭在木桶上,又去检查了一下门窗是否关紧,继续道:

    “说起来,哥哥觉得许姐姐怎么样?”

    “怎么样?嗯……”陆闲想了想,道:

    “一位热情的大小姐。”

    “哥哥的评价倒是挺简单的,许姐姐对你评价倒是很高呢。”

    “哦?她怎么评价我的?”

    武月摇了摇头,说道:

    “倒是没有明说,但这几日天天都在说你,今天来了,也是夸了一整天,哥哥,许姐姐会不会喜欢你啊?”

    “嘶,这个说不好啊,我毕竟风华绝代。”

    陆闲是开玩笑,但看着武月却好像有点失落的样子,随即说道:

    “你小孩子家家的,懂什么男女之情,况且这事情讲究的是门当户对。”

    “哥哥也不差的,与许姐姐倒也般配。”

    武月噘着嘴小声嘟囔着,陆闲煞有其事的说道:

    “不是我配不上她,是你许姐姐配不上我啊,我可是关中陆氏之后,三代将门,你许姐姐,家底子薄了些。”

    “那哥哥这样的要配什么样的?”

    “少说得来个公主什么的。”

    陆闲是随口胡说的,却见到武月小脸微红,转身说道:

    “哥哥就开玩笑,哥哥洗澡吧,我回房去等哥哥了。”

    陆闲看着武月小跑着关了房门,这才低头思索了一番。

    “这丫头说的什么话,让人听了误会。”

    陆闲也没有多想,将这事情抛之脑后,随后盘算起了自己算盘的事情。

    今天已经抽了时间让做家具的老师傅帮忙加急做一副了,明日应该就能做好了。

    等到有了算盘,计算的效率就能高许多了。

    至于算筹吗,好是好,就是太复杂了些,不如算盘来的无脑啊。

    …………

    第二日。

    何书吏吃了午饭,正坐在官署内衙里消食。

    却突然瞅见陆闲从外面走来,他赶忙起身迎了上去,先行礼道:

    “知安兄,是户籍赋税出了问题?”

    昨日陆闲算了一整天,何书吏也是知道的。

    按理说他是不能帮忙的,毕竟这是许大人考校陆闲的。

    但如果陆闲开口,何书吏还是会出手相助的,毕竟大家都是同僚,陆闲又是名门之后,当朋友总比结怨来得强。

    何书吏已经在心里想着假意为难推脱的话了,却没想到陆闲开口道:

    “何书吏,那户籍应该不全吧?我已经全部算完了,剩下的呢?”

    “哎,也不是……”

    何书吏脑袋里想的话刚脱口而出,反应过来陆闲在说什么以后,他整个人愣住了。

    “你、你说什么?算完了?”

    陆闲点了点头,又重复道:

    “算了完,剩下的呢?”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