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都市言情 > 隐若白虹起 > 第一章 重返1978

第一章 重返1978

    一九七八年六月七日傍晚,湖湘偏偶的玉阳,乌云遮顶,惊雷滚滚,大雨如注。

    骤涨的湘江像一条被激怒的暴龙,排排浊浪恣肆翻滚着,争先恐后碾过江堤,势不可挡地扑向沿江两岸,吞天噬地。

    千山脚下,黄泥塘村外,孤零零立着一幢低矮青砖瓦屋,纸糊的窗户千疮百孔,厚实的门板也破了洞,它已经很老很老了。

    家主罗小勇愁眉苦脸地蹲在屋檐下哀声叹气,唯一的儿子罗天佑重病在床,接连昏迷两天了,再不送医,恐怕凶多吉少。可如今大水封村,还能想到什么法子呢!

    罗天佑艰难睁开双眼,不可置信地瞪着头顶沾满灰尘的粗黑房梁,再瞧瞧床边坐着的看起来依然年轻的妈妈和不满十岁的小妹。这是什么鬼,他还记得自己坐的航班遭遇强气流,然后飞机失控,一头栽了下去……

    “然道是在做梦?”晃晃昏昏沉沉的脑袋,全身恢复了清醒的意识,不由得苦笑一声,“可能自己重生了。”

    “妈妈,妈妈,哥哥醒了!”小妹首先发现了罗天佑的轻微动静,猛地跳起来尖叫,稚气的脸蛋写满惊喜。

    “当家的,当家的,儿子醒了!”马菊花闻声浑身一振,瞬间摆脱萎靡的精神状态,也跟着大喊。

    “妈,我好饿!”罗天佑有气无力吐出了重返人世间的第一句话。

    经过半个月精心调养,罗天佑终于彻底痊愈了。站在门前百年老樟树下,贪婪地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微凉的晨风混合着虞美人特有的清香。

    “活着真好!人生重新来过,想想都让人激动,该好好地规划未来的人生了。”

    按照前生轨迹,这个时候的罗天佑应该马上要参加中考了,并且考上了全县最好的中学——玉阳一中。三年后又顺利进入中南矿冶学院就读,直至后来成为我国小有名气的珠宝专家。

    顺风顺水的背后是家庭的巨大付出和牺牲。母亲过度辛劳和长期营养不良,导致严重贫血,在自己上大学期间,突发心脏病离世。小妹也不得不早早辍学,年仅十五岁就南下广州加入打工大军。

    望着这个一贫如洗的家,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家人,他自然不能假想若无所知,像前生那样继续躲在他们的庇护中,任由命运一点点地将他们拖进苦难的泥潭。

    他要用前生积累的知识和今生不懈的努力来为他们创造一个美好的将来,弥补曾经伤痛一生的遗憾。

    出乎所有人意料,全校尖子生罗天佑居然中考落榜,连最低档的高中都上不了。这个消息不但惊呆了全校师生,也沉重打击了罗天佑的父母。孩子一向稳如狗的优异成绩是这个家庭最大的骄傲,现在却成了羞辱的枷锁。

    父母虽然从未出言责怪,反而常常拿考前生病的理由来小心劝解自己。但罗天佑还是感受到了他们内心深深的失落和难过。

    如何让他们高兴起来呢?先挣些钱吧。家里实在太穷了,穷到连一点点小事都那么举步维艰。今天早晨做饭时发现火柴用完了,母亲翻箱倒柜找了老半天,差点把整个家翻个过儿,愣是没找出一分半厘。要知道,一盒火柴仅仅二分钱,区区的二分钱就让母亲束手无策,几近情绪失控。

    这种捉襟见肘数米量柴的日子必须尽快结束,但从哪赚取人生的第一桶金呢?

    罗大佑记得镇上有家国营药店,这个年代会从村民手中的收购草药。千山芊芊莽莽,原始森林里生长着许许多多的名贵药材。只是附近的村民浅见薄识,没人认得,守着宝山却不自知。

    前生学的是地质,毕业后被分配到陕西地质局第六地质队,为了找矿,没少参加野外作业,十几号人经常在荒山野岭一呆就是大半年,早把寻常的草药认得七七八八。

    这个年代,连绵数百里的千山还是猛兽的天堂。名贵的草药都生长在人迹罕至的地方,这些地方栖息着华南虎、云豹、金猫等山大王。罗大佑才返人世,可不想转眼成为它们的腹中之食。何况还有潜伏在洞穴草丛中的毒蛇蜈蚣什么的,只要冷不丁被它们咬上一口,那就是名副其实的死亡之吻。

    父母早早随全村的社员一起下地干活去了,罗天佑往搪瓷盆里往倒满水,一把抓过正蹲在地上玩泥巴的小妹,用粗糙的旧毛巾把她的脸蛋和小手洗得干干净净。小妹什么都好,就是全身总脏兮兮的,让罗天佑很不习惯。

    “梅梅,我今天要去同学家,晚上才能回来,你去阿伯家找凤仙姐姐玩好吗?……要是没回来,那就是留在同学家过夜了,记得跟爸妈讲一声。”罗天佑商量着说。

    小妹抱着罗天佑的右腿,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不要,不要,我要跟哥哥玩。哥哥,你给我讲故事吧,昨夜的故事还没讲完呢,蛇蝎二妖抓走了二娃,后来怎么样了?”

    “听话,哥哥有重要的事,今天必须去,回来的时候给你带野地瓜和覆盆子。”

    食物的诱惑还是蛮大的,别讲小孩子了,就是大人,又有谁不是老饿着有肚子呢?在这个生产效率极其低下的年月,一天天里勾腰驼背挥汗如雨,想吃个半饱还得靠老天赏脸。

    小妹妹虽然很想吃哥哥提到的那些野果,可实在舍不得放下对哥哥的依恋。最后在哥哥软硬兼施的逼迫下,心不甘情不愿嘟着嘴去了堂伯家。

    罗天佑背上装有药锄和砍刀的竹篓,临走时还没忘捎上军用指南针。指南针是在广州军区当兵的叔叔唯一一次回家探亲时送的,可叔叔在那场著名的战争中失踪了,至今杳无音讯。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