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都市言情 > 隐若白虹起 > 第二章 深山偶遇

第二章 深山偶遇

    山里的晨雾还没完全散开,一团团,一缕缕,飘飘忽忽。远山模模糊糊,草木湿湿漉漉。

    罗天佑踩着碎青石块拼成的台阶一路攀爬,石阶又窄又滑溜,挺费体力,不到半个钟头,年轻的脸庞上浸出豆大的汗珠,脸色青里透红。

    “不行啊,得加强锻炼,好的身体是一切的前提。”罗天佑暗忖道。

    走走停停,太阳猛地出现在头顶,远近群峰被染成一片金黄,山脚的屋舍、稻田、河流却被云遮雾盖住了,一座座山峰就像浮着的孤岛。

    好不容易捱到山冲上一座半石半土垒就的茅草屋前,两高一低,高的是正屋,低的是厨房。看来主人比较讲究,还围了一米多高的戴着小顶的竹篱墙。

    “请问屋里有人吗?”罗天佑隔着篱笆喊。

    老式双扇木门“吱嘎”一声,被一位脸像风干了的橘皮样的老人从里面推开。老人倚着拐杖斜立着,不言不语,咧着嘴,目光柔和而温暖。

    罗天佑赶紧上前一步,微微俯身,恭恭敬敬地说,“爷爷,过路人,讨碗水喝。”

    老人指了指闭着的篱笆门,“没插栓,一推就开,进来吧。”

    进了屋,老人将罗天佑引到厨房的水缸前。罗天佑放下背篓,操起挂在墙上的大木瓢,自已勺了满满一瓢水,咕咚咕咚地往喉咙里猛灌,先前一直火辣辣的肺在冰凉的泉水滋润下终于舒服多了。

    老人摇了摇头,和蔼地说,“后生崽,慢点喝,喝急了容易生病。”

    “爷爷,你一个人住吗?”罗天佑抬起头,四下打量一番,好奇地问。

    老人没有回答,而是盯着罗天佑的背篓问,“到山里来采药?”

    “是啊,想采点草药去镇上换些钱,家里实在太穷,快连饭都吃上不了。”在老人面前,罗天佑没有隐瞒,老老实实把此行目的说了出来。

    老人对罗天佑说出的话非常满意,领他回到正屋,请他坐到板凳上,算命先生似的把他从头到脚瞧了个仔仔细细,存心想考验一下眼前这个年轻人,“嗯,不错,小小年纪,知道顾家了,不错啊。你认识多少种草药啊?”

    罗天佑心里突然愣了一下,记起一名叫孙俭的老人。老人祖上打曾爷爷起就在这大山里行医,医术呢,谈不上多少高明,仅限于治些头痛脑热肚子不舒服。山里人容易生病,可没什么钱。老人心特善,看不得病人家苦,瞧完病分文不取是经常的事。这样一来,反正过得比普通人更穷,甚至连媳妇都没娶上,打了一辈子光棍,最后孤老在镇养老院里。

    生前普普通通,死后却得以享受哀荣,入土那天,十里八乡的村民都赶来送葬。也是在那时候,罗天佑才了解到老人的感人事迹。眼前的老人跟记忆中贴在镇宣传档的画像一模一样,应该是他没错了。

    想到这些,罗天佑对老人更加尊敬了,“爷爷,寻常的草药认得一些,比如灵芝、草乌、假苏、土人参、过路黄、牛筋草、铁皮石斛......上上下下,大约四五十种吧。”

    “哦,识得四五十种草药,了不得啊,以前跑过山里的单帮吗?”

    “还真没有,以前跟家里大人进过山。“

    “懂医术吗?”

    “小时候跟爷爷学了点,爷爷过世得早,没学多少。”虽然罗天佑的草药知识不全是从爷爷那儿学来的,但也算不上撒谎。

    “喜欢行医吗?”

    “喜欢,爷爷走后,村里没了医生,也就没人教了。”

    听罢,老人略有些动容,起身从卧室拿出一本纸张泛黄稍稍发黑的线装古书,罗天佑双手接过一瞧:嚯,好家伙,竟然是宋代的《嘉佑本草》,据说此书早已失传,没想到在这里看到了,就是不知道是不是原版。

    罗天估强忍住内心的躁动,小心翼翼翻开,版式没错,白口,左右双栏。纤细秀雅的欧体,字大悦目,行格疏朗,典型的北宋风格。整书保存较为完好,不知经过多少代人的精心爱护,才能留存至今。

    “年轻人,拿走吧,或许对你还有些用。“老人淡淡地说。

    这可是价值连城的宝贝,不知老人是不知道,还是心性淡泊,不求名利,应该两者有之。可罗天佑不能收,且不论两人才刚认识,即使面对感情深厚的长者,也不能随随便便接受这么贵重的礼物。

    “爷爷,这书我不能要,要是拿到外面去卖,可值很多很多钱。“罗天佑诚恳地说。

    老人乐了,“傻孩子,什么钱不钱的,我这把年纪了,要很多钱又有没什么用。给你,就拿出去吧。书在你手里,多少还能有些用处。“

    ”爷爷,您看起来也很穷啊,要是把书卖了,得了钱,可以过得很舒服啊……要不我帮您卖?“

    老人深深叹了口气,皱着眉头,眼睛流露出少许忧伤,“人这一辈子图啥呢,不就是图个心安吗?有些人为了心安,拼了命去弄钱、弄权。我呢,作个老老实实的医者,给乡里人看看病就心满意足了。这书,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留在我手里也没啥用了,指不定哪天就被水泡了,被虫子蛀了。你这孩子,我看心性不错,交给你我放心,好好保管它,别尽想些乱七八糟的。”说罢,假装生气地轻轻敲了敲罗天佑的脑袋。

    老人言已至此,罗天佑眼窝儿一热,多么纯粹、多么高尚的一个人啊。不再推辞,向老人讨了一块油布,把书细心包上,贴身藏好。

    临别前,老人紧拉着罗天佑的手走出屋外,面对群山,絮絮叨叨遥指了好几个采药的地点。

    “孩子,有空就来看看我这个糟老头子啊,我手把手的教你。”

    “好哩,爷爷。”

    虽然相处时间不长,罗天佑真把老人记到心底里去了,对老人产生了深厚的眷恋之情。

    路还得继续往前走,远远不到停歇的时候。罗天佑依依不舍地告别老人,朝着老人指点的方向再出发,身上的力量似乎更多了,行走的脚步越来越轻盈。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