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武侠仙侠 > 道返太虚 > 第18章 剑意(下)

第18章 剑意(下)

    常言道:天心难测、天意难违。

    这里的天心、天意,在绝大多数时候都是等同于是:天地运行规则。

    也有常言道:大势所趋、大势不可逆。

    这个大势,则被普遍认为是:天地运行规则的运行趋势。

    既然是趋势,也就意味着是正在发生,或是即将发生。

    于是便有某些大神通者别出心裁,企图以自身的能力去影响、干预,甚至是更改这天地运行的趋势。

    其中的失败者自然是已经灰飞烟灭。

    但那些侥幸的成功者,却给子孙后辈留下了两个近乎于“道”的名词:

    意!

    势!

    而何为意?何为势?

    这是一种方法的两种应用。

    天地运行规则简而言之,就是:在漫长的时间岁月中,万物一次又一次的轮回。

    “一种方法”指的,就是超脱轮回的方法。

    “两种应用”指的,则是逆转与顺从。

    而区别则在于:

    一个是靠自身的能力逆转,从而超脱轮回。

    一个是借天地的力量驻世,从而长生久视。

    虽然两种应用的目的都是超脱轮回,但由于过程不一样,所以结果也不一样。

    凭自身能力逆转轮回的,也可凭自身的能力遨游于岁月长河之中,超脱于十方空间之内。

    这就是以“我”为主。

    其主张乃是:我心即天心、我意即天意!

    但借天地的力量逆转轮回的,虽说也一样能在岁月长河中遨游,但他本身,却是已经与天地捆绑在一起,失了自由。

    这则是以“天地”为主。

    其主张乃是:顺应天地,寿同天地。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传承理念的不同,道与魔走的是以“我”为主的这条路。

    而释与妖则是走的以“天地”为主的这条路。

    作为道家魁首,剑宗的列代先贤大能除了留下了自己对于“意”的种种感悟外,也曾花费大力气,大量收集了外头别人的感悟。

    得益于此,又经历了数十代人的整理,剑宗确实是整理出了好几条对“意”的修行与参悟的便捷道路。

    这也为剑宗的后继者,在领悟“意”这一方面会比别人稍微容易一些。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嘛,无可厚非。

    但!

    这个“稍微”对于得天独厚的人而言,就相当于是:很大程度上!

    而有一个事实是:作为各峰未来的继承人的这七十三名亲传弟子,确实是比那些内宗弟子更为得天独厚一些。

    当然了。

    作为玄暮峰的独苗亲传,慕阳又比另那七十二名亲传弟子更加的得天独厚。

    所以说,慕阳能领悟出剑意,这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顺理成章,剑宗内不会有任何人会对此表示出惊讶。

    但这一件事情对于外人来说,其震撼程度无疑于天崩地裂!

    他才多少岁?

    他才修行多少年?

    有他在,我们自己家的这些小儿辈,以后还怎么出人头地?!

    …………

    玄暮峰,紫竹林。

    元守真人慵懒半躺在竹榻上,手中竹扇悠然自得地扇着,脸上挂着淡淡笑意,双眼中的目光却深邃得宛似无尽星空。

    ‘……哈,傻徒弟还真是善解人意,为师还在心烦着怎样才能骗你出山呢,你这就给为师把理由送了过来,真好。’

    ‘这是你自找的,可怨不得为师喽。’

    ‘还有一个半月……’

    ‘虽然时间太过紧凑了些,但只要消息传得足够快,相信还是能钓到不少鱼的。’

    ‘嗯……老夫想想……’

    ‘某些暗桩密探,也该出动了……’

    另一边。

    虽然三妖的闹剧已经结束,但由于慕阳展现出来的剑意实在是太过惊人,德妃鬼仙与净心小尼姑在这个时候,才算是真正的对慕阳有了一个非常清晰的认知!

    “意”与“势”之所以是近道名词,最根本的原因是:意与势,是天地规则的某种力量的名称!

    这也意味着,慕阳掌握了天地规则蕴含的各类力量中的至少一种力量!

    这是个什么概念?

    这就相当于是别人还在石器时代,他慕阳就已经跨越青铜器时代,进入到了冷兵器时代!

    当然了。

    这是别人认为的。

    慕阳却很清醒:“……虽说剑意的领悟与否是一道分水岭,但由于修为境界的低下,两者之间的差距其实是不明显的。

    原因嘛……其实也简单。

    因为修为境界低下,法力严重不足,根本就支撑不住消耗。”

    这是最根本的原因。

    除非是万不得己要拼命,不然谁会拿自己的根基来开玩笑?

    道理是这么个道理,但认不认同,就是另一回事了。

    “道兄,以您的根基,您能维持多久?”净心小尼姑实在是好奇,忍不住问道。

    慕阳大方磊落道:“三招。”

    哦……

    净心小尼姑有点失望,不过转念一想,道兄如今也才是筑基境的修为,能出得了三招也是极为了得的了。

    “世尊无量。”净心小尼姑双掌合什,欢喜雀跃地口宣礼唱,道:“感谢圆通主持,感谢慧觉庵主,感谢世尊!

    感谢您们替小尼寻了个好夫君,小尼之夫乃是人中之龙!

    哈哈哈……!”

    鼎炉就鼎炉,贫尼认了!

    以后,死也不做比丘尼!

    德妃鬼仙表现得就冷静了许多,仔细打量了慕阳好几次后,突然就道:“净心妹妹,你不会是真信了道兄的话吧?”

    啊?

    净心小尼姑一愣,呆呆地看向德妃鬼仙。

    德妃鬼仙抿着唇笑道:“以筑基修为就能施展出三招剑意,不管妹妹信不信,反正我是肯定不会信的。

    当然了,这不是重点。

    重点是:咱们姐妹二人,可否也能习得如此近道之招?”

    咦!?

    还真个好问题!

    净心小尼姑满眼小星星看向慕阳。

    “道兄……您认为如何?”

    慕阳微皱着眉,有点犹豫,道:“这个问题不该问我,也没有必要问我;《四艺总纲》中就有这方面的记载,想学便照着练就是了。”

    八位洞天真人的经验汇聚为一体,才写出来的这本《四艺总纲》,这里头什么经验没有?

    “看不懂……”

    德妃鬼仙尴尬之余,还有点纳闷。

    这《四艺总纲》好是好,但是其中的许多地方她与净心压根就看不懂。

    当然了。

    看不懂才是正常。

    因为,就连慕阳自己,也只能看得懂其中的很小一部分。

    “那本《四艺总纲》是师父与七位师伯师叔共同研写出来的,所记所载无一不是法相真人的独特见解与经验。

    我是拿着这本书启蒙的,至今都亦只能看明白前面的那几篇而已。

    不过不要紧,来日方长嘛,今懂一点,明懂一些,总有能全懂的时候。”

    话虽如此,但机缘就在眼前,却可望而不可及的心情落差,他是真不懂。

    “道兄……”

    唉……

    慕阳见德妃鬼仙娇慎欲言的样子,心里莫名就想起了第一次见到她的时候。

    心有不忍,便开口道:“先贤曾言,意之三境一曰真,二曰玄,三曰道。

    真者真意也,是唯一,故曰杀。

    玄之玄妙也,乃变化,故曰化。

    道衍三千数,乃生一,故曰极。

    此乃我剑宗三脉之别。

    三脉之分乃因传承方向不同而分,并无高下强弱之差;玄暮峰乃是化剑一脉传承,所传之法首重变化之道。

    变化变化,既变亦化。

    变之一字在藏,乃改我。

    化之一字在神,乃蔽他。

    简单粗暴来说,就是我用变去骗、去蒙蔽别人的感观,从而引导别人的反应与作为。

    那么……

    重点来了。”

    说到这,慕阳顿有一顿,肃然又道:“这个别人……也包括……

    天!”

    “天?欺天?”

    德妃鬼仙没有多少反应,净心小尼姑却诧异得有些花容失色。

    “有必要这样大惊小怪吗?”慕阳很不理解净心小尼姑的这个反应,“说到欺天,你……释教称第二,从古至今,无人再敢称第一。

    再者说了。

    修行本就是逆天而行,逆天不算欺天?”

    见气氛有点不对,德妃鬼仙双眸一转,把话题引了回来:“道兄,瞒天过海说是容易,做起来却无从下手啊。”

    这个问题提得可真是好。

    天下间所有的传承,最根本的核心,就是这个问题;只要能解决这个问题,就能走出一条通天大道!

    “我倒是有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慕阳犹豫再三,还是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师父曾经告戒过我,一个人的学识就像是一个圆圈,这个圆圈画得越大,接触到的未知也就越多。

    面对着这样的情况,结果只会有两种。

    要么放弃。

    要么探索。

    放弃便是固步自封。

    这没有什么可说的。

    而继续探索呢?

    结果也是只有两种。

    一是更大的圆圈,更多的未知。

    二是固步自封。

    甚至……

    自身的认知世界崩塌,灰飞烟灭。

    面对这样的困境,我们该怎样做才好?

    师父说……

    其实这里头根本就没有选择。

    因为……

    继续探索的这条路,不是我们去走,就是我们的徒子徒孙去走。

    所以。

    这个不是办法的办法……

    就是用尽一切可能,充实自己的这个圆。

    青阳师兄从小就对我关爱有加,想来你们去找他请求指点,他是不会拒绝的。

    而你们要做的,就是……

    揍他!”

    这……

    “道兄是在说笑吧?我与净心妹妹怎可能揍得了他……”

    “所以,在揍他之前,先找别人练练手。”

    “找谁?”

    “世家子。”慕阳装着风轻云淡道:“明日你们随我一同出门一趟,去请几位长辈回宗参加我们的婚宴。”

    这才是正事!

    德妃鬼仙顿时心头大喜!

    “好!”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