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网游竞技 > 三国网游再开新篇章 > 第八一章 重蹈覆辙

第八一章 重蹈覆辙

    这个时候,就有个狠人跳出来搞事情:

    袁绍惧进变计,因胁之曰:“交构已成,形势已露,将军复欲何待而不早决之乎?事久变生,复为窦氏矣!”

    袁绍担心何进改变计划,竟然敢威胁何进,吓唬何进,袁绍是喝了董卓的迷魂汤,还是收到董卓的巨额贿赂,不得而知,反正必须请董卓前来主持大局。这形势都到这份上了,你说不让董卓前来?你安排丁原的那些事怎么说?你安排鲍信、王匡的事又怎么说?当年窦武就是让太监给砍了的,你何进也想重蹈覆辙吗?

    “重蹈覆辙”这个成语的来历就和窦武有关。窦武的女儿是皇后,窦武受封为侯爵,看到宦官的胡作非为,十分愤慨,上书对桓帝说:“如果再让宦官这样胡作非为下去,陛下将会像秦朝二世一样,因为给宠臣太多的权力,一定会导致其造反作乱,最终失去江山,陛下应该吸取教训,千万不能重蹈覆辙!”桓帝经过窦武提醒,体会到自己的错误,于是就放了李膺等人,结束了“党锢之祸”。

    何进还真让袁绍给唬住了,于是以绍为司隶校尉,假节,专命击断;从事中郎王允为河南尹。河南尹是河南郡守一类的官衔,管理除洛阳之外的河南各地,属于五品文职,王允这个时候初露头角。

    袁绍安排洛阳方略武吏司的人监督观察那些死太监的一举一动,而派人前去告诉董卓,让他用驰驿尽快给皇帝上奏,就说自己欲进兵平乐观。这也是朝廷制度的一种变通办法,必须得请示,朝廷批准,然后才能进兵,一切都得符合程序,流程很重要。

    当时平乐观周围是一个军队大营,是灵帝为了扑灭黄巾军的进修设立的军营,就在洛阳城西边数里之地。

    太后乃恐,悉罢中常侍、小黄门使还里舍,唯留进素所私人以守省中。诸常侍、小黄门皆诣进谢罪,唯所措置。进谓曰:“天下匈匈,正患诸君耳。今董卓垂至,诸君何不早各就国!”

    何太后才开始害怕董卓带兵进京,在这方面她还是很有先见之明的。于是就把中常侍都罢免了宫中的职务,小太监都开除公职,各回各家。只留下何进安排的人在宫中。

    这些大大小小的太监都跑到何进府里请罪,何进就对他们说:“天下人都恨你们,现在董卓马上就到了,你们(都有侯爵之位,有封地)何不都回自己的封国里去呢?”这里中常侍的“中”字,意思就是皇宫中央的太监,表明地位更高。何进这话里的意思,就是你们都已经封了爵位,都有自己分封的土地,有的是县侯,县侯就可以称为“国”,也别在朝廷里找工作了,现在工作岗位比较紧缺,你们开除公职,回自己家里养老去吧,还能在自己“国”内作威作福,过一过当国王的瘾。

    袁绍这时候又跳出来劝何进便于此决之,至于再三;进不许。绍又为书告诸州郡,诈宣进意,使捕案中官亲属。

    袁绍一看,大家都来了,那就好办,立刻劝何进趁机把这些人一网打尽,全部杀掉,以绝后患。可是何进竟然不同意了,连续劝说多次,何进只是不答应。

    袁绍没办法,又写信给各个州牧、郡守,偷偷地说这是何进的命令,抓捕所有太监的家属。

    地方上开始在太监们的“侯国”里抓人收监,甚至直接杀死。这消息很快便传回洛阳,传到这些太监们耳朵里。

    这日子一天天过得,没法活了。

    这群太监把目光转身皇宫里身份最高贵的人,太皇太后董氏。

    当初灵帝即位初期,太后是窦太后,自己的亲生母亲董太后被灵帝接到宫中,暂时居住于永乐宫,因此也称为永乐太后。

    董氏是河间(今属河北)人,出身及名讳不详,嫁于解渎亭侯刘苌为夫人。永寿二年董氏为刘苌生下儿子刘宏。刘苌死后,刘宏继承解渎亭侯的爵位。

    永康元年汉桓帝刘志去世,汉桓帝的皇后窦妙被尊为皇太后。因汉桓帝无子,太后窦妙与其父城门校尉窦武决定立刘宏为帝。

    建宁元年刘宏登基,是为汉灵帝。同年闰三月甲午日,汉灵帝经太后窦妙同意,追尊已故的父亲刘苌为孝仁皇(只称皇,而非帝),其陵墓称为慎陵,尊母亲董氏为慎园贵人。

    建宁元年九月,大将军窦武在与宦官斗争中失败被杀,太后窦妙因此失去话语权。

    建宁二年正月,汉灵帝派遣中常侍从河间国迎接母亲董氏到京都洛阳,并将董氏的哥哥董宠、侄子董重也征召到洛阳。同年三月初三日,汉灵帝尊母亲董氏为孝仁皇后,居住在南宫嘉德殿,宫殿称为永乐宫(董氏因居永乐宫,故称永乐太后),任命董宠为执金吾,董重为五官中郎将。

    建宁三年九月,董宠因假传董氏的谕旨有所请托,而被下狱处死。

    熹平元年六月,太后窦妙去世。窦妙死后,董氏成为太后,开始干预朝政,指使汉灵帝卖官求货,自己收纳金钱,堆满堂室。

    光和四年,汉灵帝的美人王荣生下皇子刘协,汉灵帝的皇后何氏(灵思皇后)性格忌妒,后宫嫔妃、宫女都很畏惧她。

    王荣生下皇子刘协不久,何皇后便派人用毒酒毒杀王荣。汉灵帝因此大怒,想要废黜何氏的皇后之位,但在宦官们的坚决劝阻下,汉灵帝这才得罢休。

    之后,汉灵帝将皇子刘协交由母亲董氏亲自养育教导,称刘协为董侯。

    董太皇太后因此亲近刘协,一直劝说刘宏立刘协为太子,将来当皇帝。可是提议没有来得及商定下来,汉灵帝便于中平六年四月去世。汉灵帝死后,何氏所生皇子刘辩在何进的扶持下即位,尊母亲何氏为皇太后,当时刘辨才九岁,就由何氏临朝摄政。

    董太皇太后可是个不甘寂寞的人,看到何进要诛杀常侍,就偷偷找来张让等人商量政变,要除掉何氏,废刘辨立刘协,在这方面和董卓的意见很是一致。

    董太后宣张让等入宫商议曰:“何进之妹,始初我抬举他。今日他孩儿即皇帝位,内外臣僚,皆其心腹:威权太重,我将如何?”让奏曰:“娘娘可临朝,垂帘听政;封皇子协为王;加国舅董重大官,掌握军权;重用臣等:大事可图矣。”董太后大喜。次日设朝,董太后降旨,封皇子协为陈留王,董重为骠骑将军,张让等共预朝政。

    何太后本来就是皇后,婆媳关系不和,现在董太皇太后出头,她很生气,就在宫内摆宴请董太后,劝说她不要干预朝政。

    酒至半酣,何太后起身捧杯再拜曰:“我等皆妇人也,参预朝政,非其所宜。昔吕后因握重权,宗族千口皆被戮。今我等宜深居九重;朝廷大事,任大臣元老自行商议,此国家之幸也。愿垂听焉。”董后大怒曰:“汝鸩死王美人,设心嫉妒。今倚汝子为君,与汝兄何进之势,辄敢乱言!吾敕骠骑断汝兄首,如反掌耳!”何后亦怒曰:“吾以好言相劝,何反怒耶?”董后曰:“汝家屠沽小辈,有何见识!”两宫互相争竞,张让等各劝归宫。

    何后连夜召何进入宫,告以前事。何进出,召三公共议。来早设朝,使廷臣奏董太后原系藩妃,不宜久居宫中,合仍迁于河间安置,限日下即出国门。一面遣人起送董后;一面点禁军围骠骑将军董重府宅,追索印绶。董重知事急,自刎于后堂。家人举哀,军士方散。

    这可是刘辨的亲奶奶,竟然还说是藩妃,就是解渎亭侯刘苌这样一个藩王的妻子,先皇刘宏的封号都不承认了,这种说法竟然还是和三公一起商议出来的,可见这朝廷官员是何等的没有原则性。

    太监们眼见董氏这一个枝又不中用了,心里着急啊。过了几天,大常侍张让又给他儿媳妇磕头说道:“老臣得罪,当与新妇俱归私门。唯受恩累世,今当远离宫殿,情怀恋恋,愿复一入直,得暂奉望太后陛下颜色,然后退就沟壑,死不恨矣!”就是说我得罪了,但是有句话还是得和您说。咱们是一家人,不说两家话,现在受皇恩多年,要远离后宫了,可是对后宫还是很有感情的,现在只想着再进宫侍候一回太后和皇帝,然后再辞职不干回老家,死了也不会悔恨。可见当时太监们连皇宫的大门都进不去,更别说刚到何太后等贵人了。

    这个儿媳妇不是别人,是太后的妹妹。要说这何家这一群人还真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个顶个都是这种没有政治头脑的货。这个妹妹一看公爹这样恳求自己,就回娘家把这个意思,告诉了自己的母亲舞阳君,舞阳君还真就进宫劝说了何太后一番,你看你能入宫当上皇后,是太监张让给的机会,这么多年都是他在宫中侍候你,提点你,你当年毒杀王美人还是太监们给你求的情,你才当上这一国之母,太后。现在他就想再来参加工作,就给他个机会吧。

    于是何太后就答应了,本来她最熟悉的人,甚至是给她权利的人就是这帮太监,她好想他们啊。

    张让等太监又上班了,又开始挣了朝廷的银子了。何进一看这怎么搞的,自己本来想放你们一马,听话的话回老家封地养老去得了,竟然还偷偷请求太后又上班了?于是再次进宫请求何太后,还得杀太监,前两天没杀已经给他们面子了,现在不听话,还是得杀。

    这个时候,何进还帮着何太后把太皇太后董皇后给杀了,对外就说是病死的。董太皇太后原来支持立皇子刘协当皇帝,刘协是王美人生的皇子,王美人已经让何皇后给杀了,现在又杀了太皇太后,何进都不好意思参加太皇太后的葬礼,对外说自己有病。

    中常侍张让、段珪相谓曰:“大将军称疾,不临丧,不送葬,今欻入省,此意何为?窦氏事竟复起邪?”太监们对后宫诸事都记忆深刻,虽然事情过去二十多年了,可是张让就是当事人,窦武和陈蕃商量杀太监的事还历历在目,没想到二十年后何进又代入了窦武的角色,上窜下跳地要表现,他究竟想干什么?

    然后太监们偷听了何进和何太后的对话,这一听还了得,竟然还要杀太监。要知道兔子急了还咬人呢。于是率其党数十人手持兵器偷偷从侧门悄悄地进宫,埋伏在门后面、窗户底下。等何进和何太后商量完事情出宫门的时候,又诈言太后还有话要讲,诏召进进,找了一个没人的宫内阁楼里坐好,开始谈判。

    张让等质问何进曰:“天下愦愦,亦非独我曹罪也。先帝尝与太后不快,几至成败,我曹涕泣救解,各出家财千万为礼,和悦上意,但欲托卿门户耳。今乃欲灭我曹种族,不亦太甚乎!”

    这天下大乱,也不是我们太监一个人的罪过,我还救过何太后,现在只想在你们老何家手底下混口饭吃,你怎么还想杀掉我们呢?

    于是尚方监渠穆拔剑斩进于嘉德殿前。

    这话赶话越说越呛吧,最后有个太监干脆拔剑杀死了没有什么准备,武力值又不高,还是单身一人的何进。

    杀人诛心,师出有名,这帮子太监也算那个时代有文化的人,杀何进之前还告诉何进,是你过份了啊。

    张让、段珪等人杀了何进,也不以为是什么大不了的,还当起了组织部长,自己写了诏书,任命以故太尉樊陵为司隶校尉,少府许相为河南尹。王允的官算是又给免职查办了。这里的“已故”不是死去的意思,是“已经免职”的意思。太监们这么做是要找人来保护自己的,思前想后找到这么两个算是自己的亲信的人选。

    写了这种诏书,是要找人前去传达任命的。这个传达从事任命的人就是尚书的人。

    尚书得诏板,疑之,曰:“请大将军出共议。”中黄门以进头掷与尚书曰:“何进谋反,已伏诛矣!”

    这一下子可就引起了朝廷大乱,何进人品。本事再不济,那也是先朝受命的大将军,竟然就这样给杀了,他手下一帮子人可都是历史有名的狠人,袁绍、袁术、曹操都一声号令,带着人就来杀太监。

    何进部曲将吴匡、张璋在外,闻进被害,欲引兵入宫,宫门闭。虎贲中郎将袁术与匡共斫攻之,中黄门持兵守阁。会日暮,术因烧南宫青琐门,欲以胁出让等。

    张让等入白太后,言大将军兵反,烧宫,攻尚书闼,因将太后、少帝及陈留王,劫省内官属,从复道走北宫。

    尚书卢植执戈于阁道窗下,仰数段珪;珪惧,乃释太后,太后投阁,得免。

    袁绍与叔父隗矫诏召樊陵、许相,斩之。

    袁绍及何苗引兵屯硃雀阙下,捕得赵忠等,斩之。吴匡等素怨苗不与进同心,而又疑其与宦官通谋,乃令军中曰:“杀大将军者,即车骑也,吏士能为报仇乎?”皆流涕曰:“愿致死!”匡遂引兵与董卓弟奉车都尉旻攻杀苗,弃其尸于苑中。

    袁绍遂闭北宫门,勒兵捕诸宦者,无少长皆杀之,凡二千馀人,或有无须而误死者。绍因进兵排宫,或上端门屋,以攻省内。

    袁绍是真狠啊,只要没长胡须的人就得杀,最后洛阳城没长胡须的正常人一见到袁绍的军队就脱裤子,以证明自己不是太监。

    这一段写的皇宫内乱,血流成河,这是东汉以洛阳为皇宫以来第一次。自古太监就在君侧,匹夫一怒,血溅五步,季孙之忧,祸起萧墙。

    而何进再次和窦武一样,重蹈覆辙,死于太监之手。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