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网游竞技 > 三国网游再开新篇章 > 第三三章 办法有三种

第三三章 办法有三种

    戏曲《捉放曹》里面,说的是曹操刺杀董卓未遂,连夜逃亡,在中牟县遇到陈宫,陈宫释放了曹操,又见曹操冤杀吕伯奢,便弃曹而去,投奔了一个新的地方,这个新的地方就是东郡治所东武阳。

    要不说曹操和东郡有缘呢,就连熟人都有一个,还是个救命恩公陈宫。

    陈宫这个时候也只得认命地跟随曹操工作,并且还十分卖力。话说不卖力也不行啊,虽然说自己的老家就是东郡,但是陈宫自认为已经很了解曹操了,在曹操手底下工作真的很是担惊受怕,陈宫只想着怎么把曹操弄走,消失在自己的视线里、生活中、工作范围内。

    弄走曹操的办法有三种,一是杀掉曹操,二是撤职曹操,三是推着曹操进步调动曹操。前两种陈宫各种不敢或者不能,只能等待时机。

    这个时候听说兖州刺史刘岱新亡,陈宫一看机会来了,立刻给曹操出主意:“操啊,你现在只是一个东郡太守,官职太小,地盘不大,何时才有出头的日子?现在兖州无主,朝廷又难以任命,这正是一个好时候,我请命前去兖州,一席话说得兖州诸人前来迎接你前去接任兖州刺史的职务,这样地盘有了,士兵也会增多,这是开创霸王基业的大好时机啊。”

    “还是公台知道我的志向啊,你快去快回,一定要把这件事办成功!”曹操也不含糊,立即同意。杀人放火金腰带,升官发财死老婆,何况这次都不用杀人放火呢。

    陈宫骑了匹小毛驴就去了,到了兖州,鲍信还在,正琢磨着怎么上表呢,自己会不会也有这个机会当一当兖州刺史?正给刘岱大办丧事,做着美梦呢,陈宫来了。东郡治所东武阳距离兖州治所昌邑还是很近的,几十公里而矣。

    陈宫一边吊唁刘岱,一边给兖州的官员什么别驾啊、治中啊开会说道:“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刘公过世,兖州无主;东郡太守曹操是一位顺应天命而降世的人才也,麾下兵多将广,粮草充足;你们若是同意,迎接他来当兖州州牧,必然能够安定军心,教化子民,兖州的发展三年计划是这样的,五年计划是这样的,十年之后是这样的。”吧啦吧啦一大套,口才很是不错,有点漂亮国总统选举的味道。

    鲍信等亦深以为然,乃与州吏万潜等至东郡,迎接曹操来当兖州刺史,领导兖州八郡五十六个县共同富裕。

    你说这鲍信能没有点别的想法?他可也是兖州五品官,还经常和刘岱在一起工作,深受刘岱信任,难道他不想进步吗?他哪里比曹操差了?在洛阳是一样品秩的校尉,后来是一样的伐董,现在也是一样的品秩,东郡太守和济南相,都是五品官秩,甚至原来的时候曹操还没有自己的官位高呢。

    他呀,缺个好爹,更缺个好爷爷。

    曹操的爹曹嵩曾经是太尉,官至三公,在朝廷里官位已经做到头了;祖父曹腾位至大长秋,在中常侍里也把官做到头了。这谁能比得了?现在天下杀太监成风,皇宫已经没有太监的任何地位了,本来这太监有了官职也是寒门人员能够入仕给朝廷带来新鲜血液的一个门路,让世家士族想方设法给堵上了。太尉也是得花钱买,朝廷不但不发工资,自己还得掏腰包,关键象鲍信这样的寒门出身,不愿意进宫当太监,又没有钱买三公,确实站在曹操面前便自然而然地矮了一头。

    就这样,鲍信还得带着头欢迎曹操入主兖州,举办了一个大型的欢迎仪式,也没有人上表奏请,曹操便厚着脸皮宣布,从今天开始我就是兖州牧了,兖州的地盘我做主,兖州的事情我说了算。

    曹操当了兖州牧第一件事,就是打着给刘岱报仇的旗号打黄巾军。这是必然的结果,要不然曹操这个州牧也做不稳当。只是可惜,这个时候曹操虽然志满意得,但是对自己的能力估计还是不足,竟然刚刚入主兖州治所就要和黄巾军硬杠。

    当时兖州的人事地盘分布情况是这样的:东郡太守是王肱,陈留太守是张邈,济阴太守是袁叙,东平国由兖州刺史刘岱控制,山阳太守是袁遗,任城国相是郑遂,济北国由鲍信控制,泰山太守是应劭。

    兖州总共八个郡,五十六个县,算是当时比较小的一个州。其中东郡太守王肱被免,曹操接任,曹操离开东郡时安排陈宫接任的东郡,这也算是报答陈宫的说服兖州诸官所给予的官职。

    陈留太守张邈曾经与曹操共过事,有一定的友情。济阴太守袁叙则是袁绍的本家兄弟,和山阳太守袁遗一样,都比较听从袁绍的话。所以其实曹操能够掌握的兖州势力其实只有刘岱所控制的东平国、鲍信所控制的济北国、东郡、泰山郡等地方,任城国(今山东济宁)的郑遂则被黄巾军打败杀死,曹操平定黄巾军之后才算掌控在手中的。说是一个大州的州牧,其实不过多控制三五个郡而矣。

    从开始曹操与袁绍一起光屁股长大,到后来当将军合作,伐董卓、打黄巾,再到后来两人反目,就是在这些地盘和人事的任命之中,把革命的友谊慢慢消耗殆尽了。

    袁绍的手伸得实在是太长了,本州的事还没处理干净利索,便经常插手别的州的人事任命,甚至还经常和刘表、袁术探讨一下他们地盘的人事任命问题,这在刘表、袁术、曹操看来,是十分令人讨厌的越权行为。

    虽然说曹操这个州牧当得有些窝囊,但也得给黄巾军打一场硬仗,一是宣布自己既然接手了兖州这个烂摊子,便要为前州牧报仇,二是通过战争也向世人和兖州各郡、县的太守、县令们证明,曹某人是很能打的,你们选择了曹某人是没有选错的。

    当然一开始曹操就吃了败仗,甚至还把无限忠于自己的济北相鲍信给折里面了。

    操遂进兵击黄巾于寿张东。先是不利。不利的原因是贼众精悍,操兵寡弱。但是曹操抚循激励,明设赏罚,承间设奇,昼夜会战,战辄禽获,贼遂退走。后来鲍信我救曹操而战死,曹操购求其尸体不得,乃刻木如信状,祭而哭焉。诏以京兆金尚为兗州刺史,将之部,操逆击之,尚奔袁术。

    曹操与鲍信先到达战场,而步兵未到。这时候敌人已经遇见曹操,于是开战。鲍信拼死救出曹操,但鲍信自己被黄巾军杀害,时年四十一岁。后来大军赶到,勉强打败黄巾军,所以曹操很是感激鲍信。

    朝廷不认可曹操的兖州牧,派了个叫金尚的人来当兖州牧,被曹操赶跑了,这个人没有办法,又回不去朝廷长安,只好投奔袁术去了。这是个人的选择,从这一点上看,金尚这家伙就眼光不好,选谁不好,非得选择袁术?还想当兖州牧,想屁吃呢吧。

    曹操当了兖州牧之后第二件事,就是给他爹写信,我能耐了,你快来跟着儿子享福吧。天下以孝为本治理天下,自己的爹也得随大流,让自己孝顺孝顺才行。

    泰山太守应邵啊,咱爹在你那旮旯藏着呢,你亲自去一趟,把咱爹接过来,我忘不了你的好处。

    这应邵也是命该然,很高兴地就应下了这个差事,没想到差点把自己的小命搭进去。

    这边曹操一面安排人去接他父亲,一边也大力招聘人才,二世纪最需要的是什么?是人才啊。

    陈宫那家伙虽然帮助了自己,但是。然后听说程立在兖州,不愿意跟着刘岱混,现在是我曹操啊,快来跟着我混,并且再推荐几个人才来。程立二话不说就来了,曹操又让他推荐其他好朋友,于是你推荐我,我推荐他,他又有几个好哥们,荀彧、郭嘉、戏志才、刘晔、毛玠等人都相继来兖州跟着曹老板发财。武将里典韦也来了,还有个会军训的好教官于禁都来投奔曹操。

    曹操稳定了一下情绪,继续攻打黄巾军,终于毕其功于一战,在故济北相鲍信的辖区济北国打败了黄巾军,收降人口上百万人,并让于禁从中挑选少壮的人员三十万,编制成军,号称“青州军”。

    自此曹操算是在兖州安定了下来,自己的位置也坐稳当了。天下各路诸侯也都知道了,当年伐董的小兄弟曹操,现在也是个人物了。

    曹操做了当兖州牧以来的第三件事,新官上任三把火,虽然这个词语的出现还要再等几年,但并不妨碍现在就用一下。

    曹老板手下文武百官齐备,经常开个会商量个事。其中就有人提出来一个很重要的建议,这个人就是毛玠。

    毛玠提出来的这个建议归纳起来就是七个字:挟天子以令诸侯。

    曹操采纳了这个建议,便安排人准备去长安向天子报个备,表明一下心迹,我曹操还是当年那个曹操,忠于汉室,服从管理。我这个兖州牧当得还不算名正言顺,朝廷也得通过一下。

    这种做法不能随随便便安排个人悄悄地潜伏进京,悄悄地给皇帝说说就完事了啊,这得大张旗鼓,四处宣扬才行,怎么也得弄一个几百上千人的宣传队一路上载歌载舞,宣扬教化吧。

    这群人要从兖州进入长安地界,必须得走河内。当然也走别的地方,别的地方没有人反对。只有河内太守张杨一看,这是些什么人啊,这么嚣张?还是大股部队进入自己的地盘了,这还了得?于是准备把这批人抓起来。这部分人走到一地,便要安排人去当地官府打招呼,说明来意,结果张杨不听。幸亏这个时候有个给曹操说话的人来了,定陶的董昭正在张杨府里作客,便替曹操说好话:“曹操别看现在地盘小,兵力弱,其实他才是当世大英雄。不要得罪他哦。”

    张杨这才后知后觉起来,又是客气又是招待,还写表上奏曹操好,曹操忠,曹操就该掌山东。

    朝廷当时是李傕、郭汜当家,也不太看好曹操,并且前一段时间朝廷安排金尚去当兖州刺史还被曹操打了出来,这能忍?

    董昭深知这里面的狗屁道道,于是亲自前往长安替曹操花钱上下打点,请客送礼,各随轻重致殷勤,拜托了一位能说会道的人出来替曹操说好话。

    黄门侍郎钟繇就是董昭选中的说客,他劝说李傕、郭汜: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摆开八仙桌,招待十六方。来者都是客,全凭嘴一张。千金买马骨,义气第一桩。这天下各州州牧要都跟曹操一样,岂不是天下太平了吗?

    一席话算是说动了李傕、郭汜,这才对曹操的节使团好了点,并勉强同意了曹操出任兖州牧,这是朝廷的恩典,天大的福气。

    终于,曹操做兖州牧这个位置,算是名正言顺了。

    (操辟陈留毛玠为治中从事,玠言于操曰:“今天下分崩,乘舆播荡,生民废业,饥馑流亡,公家无经岁之储,百姓无安固之志,难以持久。夫兵义者胜,守位以财,宜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以畜军资,如此,则霸王之业可成也。”操纳其言,遣使诣河内太守张杨,欲假涂西至长安,杨不听。定陶董昭说杨曰:“袁、曹虽为一家,势不久群。曹今虽弱,然实天下之英雄也,当故结之。况今有缘,宜通其上事,并表荐之,若事有成,永为深分。”杨是通操上事,仍表荐操。昭为操作书与李傕、郭汜等,各随轻重致殷勤。傕、汜见操使,以为关东欲自立天子,今曹操虽有使命,非其诚实,议留操使。黄门侍郎钟繇说傕、汜曰:“方今英雄并起,各矫命专制,唯曹兗州乃心王室,而逆其忠款,非所以副将来之望也?”傕、汜乃厚加报答。)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