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网游竞技 > 三国网游再开新篇章 > 第六一章 两个刘牧守

第六一章 两个刘牧守

    进入府衙,在公堂之上寻找到刘表,他一个人坐在那里思考国事。

    刘表对话框:

    1、学习技能

    2、申请举荐

    3、申请辟除

    4、打扰了

    严昊呼吸一凝,刘表也会传授技能了?

    这个游戏很奇怪的地方,就是没有门派,也没有专门的门派技能,反而是见技能就可以学习,最多能学多少技能也根本不加限制。反正一级一级越往上升,花的钱越多,消耗的经验也越多。之前大家学习的技能都是在建立账号初期学习的三个国家的技能,蜀技、魏技和吴技。相应的也没有太大限制,只要花钱,三个国家的技能都能学习。现在终于又出现了能够教授新技能的人了,要不要学习?

    严昊点开刘表学习技能对话框,立刻就出现了四个技能:

    1、战斗技能:威怀兼洽*1级,极易拉拢对手队伍为已用,在战斗中可拉拢100*等级的队伍数量归降并在战斗中发挥巨大的任用。消耗20智能。学习1级技能需要金钱100金,经验100点,是否学习?

    2、战斗技能:废嫡立庶*1级,可消耗自己的体能和智能补充队伍,补充速度200人/秒,补充时长技能等级/20。学习1级技能需要金钱100金,经验100点,是否学习?

    3、生活技能:宗室血脉*1级,增加幸运1点,随技能等级提高而增加,增加上限为等级/10。学习1级技能需要金钱100金,生活技能点1点,是否学习?

    4、生活技能:雅量高致*1级,增加酒量,对含酒技能有所提高,提高上限为等级/10。学习1级技能需要金钱100金,生活技能点1点,是否学习?

    5、阵法技能:龟甲纹涡阵*1级,队伍变阵为龟甲纹涡阵,成型为圆形阵型,旋转进攻,克制一字长蛇阵、十面埋伏阵10%;受制于二龙出水阵、九宫连环阵10%。学习该技能1级需要消耗阵法技能点1点,是否学习?

    其中两个战斗技能,两个生活技能,一个阵法技能。严昊随手点击了学习,反正以后技能想要升级还得来找刘表学习,不过100金钱,先学习了再说。生活技能还不错,尤其是增加幸运的“宗室血脉”是肯定要学的,不过有一个好言相劝就够了,严昊并不打算其他角色也学习这个技能,哪怕技能等级升到100级,幸运值才增加10点,估计学习技能的金钱也得好几万吧。

    最后游戏的技能等级估计不是游戏系统限定的,而是玩家自己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限定的。

    现在能学到三十级,严昊看看经验已经不太够,还要兼顾着以后升40级,开荒40级副本,真是为难死宝宝了。

    然后再点开申请举荐选项,则里面就是举孝廉、举县令、举郡守、举刺史;表都尉、表扬烈将军、表四平四安、表四镇四征,这都已经是三品的官职,刘表竟然都能表奏官位,在自己辖下的官位可以直接任命,在另外的州牧治下的官位则也可以表奏,然后就看个人的本领能不能上位了。当时也不是没有这种先例,袁绍就表奏周昂为豫州刺史,并且周昂还去上任了,然后就和孙坚打起来,没打过孙坚只好跑路了。

    在每一个举荐的官职背后都有相应的价格,分为文职武职,其中文职举孝廉最便宜,银10万金;武职表都尉最便宜,也是10万金,这两个职位级别看来是相等的。

    举县令100万,举郡守500万,举刺史1000万。

    表扬烈100万,表四平四安500万,表四镇四征1000万。

    (东汉武职四平四安将军,能够招兵,能够训练,但是不能离开属地,官秩为五品;四镇四征将军则是可以带领军队离开属地四处征讨打仗的官位,官秩为三品。从字面意思上也可以理解。)

    据说三公是一亿金钱,大将军是两亿金钱。根据三顾缘金钱拍卖价格,折合人民币已经10000元左右。

    严昊选择了举孝廉。

    刘表:“好言相劝壮士目前是婀娜多姿①公会会长,在地方稍有威望。但是该公会所在地不在荆州,本官不屑插手他州表举,坏了朝廷纲纪。”

    严昊这个气啊,就你还不坏朝廷纲纪?你是看着官小,爱惜羽毛,不愿意为其他州的玩家举荐吧你。

    严昊也奇怪自己属于哪里人氏,应该从哪个州去捐款买官。想了几分钟,才想起来自己是公会会长,是不是公会安家有归属地。连忙打开公会信息对话框,果然在其中一页确实有公会属地,益州。

    这应该是当时娜娜注册的时候就按自己老家所属地来填写的,是不是其几个公会都在益州?明天问问娜娜再说吧,自己原来只负责战斗,还真不太关注这些小消息。

    这一趟襄阳之行也不算是白来一趟,自己还学了四个技能,挺好的。

    随后便在刘表办公室使用急疾令,直接飞往了四川绵竹,要是跑地图的话,恐怕得跑十几分钟。

    绵竹,益州治所。

    益州刺史刘焉的办公地点便驻扎在这里。

    刘焉(?~194年),字君郎(一作君朗),江夏竟陵(今HUB省天门市)人。汉景帝之子鲁恭王刘余后裔。东汉时期宗室官员、军阀,汉末群雄之一。

    都是刘邦的后代,怎么刘焉还成了江夏竟陵人了?

    其实这和我国籍贯制度的设计有关系,一般说一个人的籍贯就是祖籍,祖者,祖父也。一般如果有三代人在一个地方居住,则第三代就是这个地方的人了。

    东汉承接西汉,刘秀自称是刘邦的后代,天下仍然优待刘氏。这刘焉和刘邦的关系怎么也得是十几、二十代的人了,那个时候还能扯上这层关系,在有能力举孝廉入仕之后比其他姓氏的世家子弟更容易被选拔重用。

    刘焉为西汉鲁恭王刘馀之后裔,汉章帝元和(84年-87年)年间,刘馀一支徙封竟陵。刘焉年轻时在州郡任职,因为宗室身份而被授予中郎一职。延熹三年(160年),因老师祝恬(汉桓帝时司徒)去世而离职,在阳城山讲学教授。后被推举为贤良方正,被司徒府征辟。历任雒阳县令、冀州刺史、南阳郡太守、宗正、太常等官。

    这位刘焉大人在他短暂的生命历程中,做出的最出彩、也是最影响东汉历史进程的一件事,比之曹操、刘备、孙权都不遑多让,他见王室多故,建议:“四方兵寇,由刺史威轻,既不能禁,且用非其人,以致离叛。宜改置牧伯,选清名重臣以居其任。”

    这条建议的核心意义在于刺史威轻,改置牧伯。

    这是一种理由和政策,前因后果都有足够的理由和作用,并且朝廷还采纳了,由是,刺史州牧的权利瞬间大了起来,从一个四处刺探、打听地方官员墙角的六品刺史职务,一跃变成能够辖制地方五品大员的一方诸侯。

    怎么比较呢?现在的州牧比之当初刘邦分封诸刘为王侯的时候权限还大,当年刘邦分封儿子为王侯的时候,可是没有太大军权的,甚至也不得干涉地方政令,七王之乱之后,推恩令一出,诸刘均崩。

    现在又开始实行州牧制度,就相当于朝廷又分封出十几个王侯出来,几乎回复到周朝时期交通不便,各地自治的局面。周朝分封,秦皇治郡,现在大汉都要区别于暴秦,就又分封了起来。

    这不是以朝廷的意志为转移,而是州牧自动代入,自立而行的,谁能放弃对权利的追求?而且这种权利还能自己建议举荐表奏?这几乎可以说就是世袭啊。

    象陶谦那样让徐州的州牧,也是因为害怕了曹操,所以才不敢让自己儿子接班自己的官位的。所以曹操听说刘备接任了徐州,也很气愤。自己不打徐州打得这么狠,陶谦肯定会把位置传给自己的儿子,那自己再攻打徐州岂不是更容易一些?

    但是当时刘焉可没这么长远的目光,他只是想着平定黄巾之乱,这种办法在他看来是最经济可行的办法,而且自己还可以申请出任一方州牧,躲避一下当前朝廷面临的互相攻打、黄巾作乱的灾难。

    朝廷同意设置州牧,提高刺史权利之后,刘焉就想找个地方养老,选来选去,他想选择交趾作为自己的目的地。

    交趾,又名“交阯”,位于今越南北部红河流域。

    “交趾”一名在南越国时代之前已有之。交趾名称来源于《礼·王制》曰:南方曰蛮,雕题交趾,雕题是纹脸,交趾注曰“足相向”。其俗男女同川而浴,故曰交阯。

    越南是一个有二千多年历史的国家。自中国秦朝以前,传说中的雄王在越南北部成立国家,名叫鸿庞。前214年,秦将越南北部归属于象郡管理,并向越南北部大量移民。汉代秦后,秦将赵陀领兵独立,后归汉。

    前111年,汉武帝灭南越国,并在今越南北部地方设立交趾、九真、日南三郡,实施直接的行政管理;交趾郡治交趾县即位于今越南河内。后来汉武帝在全国设立十三刺史部时,将包括交趾在内的7个郡分为交趾刺史部,后世称为“交州”。

    直到1885年《中法新约》签订,越南一直是中国的藩属国。

    越南在南边数千里远的地方,又靠着海边,刘焉选择这个地方养老,还真算得上是个好地方。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