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玄幻奇幻 > 我靠读书成圣做祖 > 第四十七章 好诗!真是好诗!(求追读)

第四十七章 好诗!真是好诗!(求追读)

    留了道替身,许宁走出离尘书院。

    放眼看去,永安城内一片繁华。

    红楼绿瓦鳞次栉比,殿阁轩楼气运巍然。

    街道上各类商铺旗帜招展,行人川流不息,车马富丽堂皇。

    以及小贩的吆喝声,妇女的泼骂声,孩童的哭叫声,声声入耳,听得他心神摇曳。

    似乎不管天下如何动荡,于百姓来说,生活总还跳不过柴米油盐酱醋茶。

    “有趣。”

    许宁笑着赞了一声。

    此行只是暂离,他本想着取回《人书》碎片就归来,眼下临时改了主意。

    且徐徐而去,看一看这诺大红尘世界。

    掩了形容一路出城,他以双足丈量人间。

    在林中桑柳下小憩,替路边野花遮风,看田中老农耕作,饮涓涓潺湲的溪流。

    一切随心,自有意趣。

    心境似乎在这个过程中发生改变,见天地而知天地,看众生而忘众生。

    【恭喜宿主游览人间有所领悟,奖励修为....】

    【当前境界:亚圣(生生不息45%....)】

    “哦?”

    许宁稍有讶然,未曾想还有意外之喜。

    从赵思言那儿得到几篇圣人手稿后,他的境界已经有所增长。

    但眼下,居然一下子又提升了接近20%!

    是《人书》的奇异吗?

    许宁心中做出这份猜测。

    自从《人书》碎片融进眉心后,一直维持着他的灵台澄澈,或许就是因此,才能看人间而有所领悟。

    浮生如梦白云苍狗,人间,本就是一本恒久记录的书!

    滴答——

    正想着呢,淅淅沥沥的秋雨从天而落。

    丝丝凉意游走在肌肤纹理间,许宁极目远眺,看到一座荒芜的山神庙坐落在山林之间,于是迈步而去。

    以他如今的亚圣境界,寻常风雨早不能近身。

    但此刻融于自然,许宁却没了以浩然气遮雨的意思。

    屋,庇护之所。

    山神,庇护之灵。

    去山神他家避雨,合情合理。

    但好像.....山神今天不在家,或者说,山神死了。

    眼前的山神庙异常衰破,看上去已经有百余年无人祭拜,就算曾经有祭灵存在,怕是也因香火断绝而消亡。

    许宁在庙中一角找了些前人留下的干柴,生了堆火。

    而后静静坐在火旁,看着庙外细雨斜风、昏昏夜幕,陡然生出丝诗意。

    兴之所至,他从火中提起一支柴禾,赋诗于地面。

    “天风吹雨过山空,万壑千岩入望中。

    野色苍茫迷远近,秋声萧瑟乱西东。

    云深古庙不见客,日暮荒台鸟自通。

    欲访仙源何处是,层林尽处有天公。”

    边写边吟,心中恣意付诸于笔端,字迹甫一落下,似是天地气机皆被引动,秋雨自倾,秋风自来,以为朝拜。

    可待最后一字落下,诸般气韵又戛然而止,重新归于平静

    似无暇美玉至善至美,一切气息蕴藏于地面,除非有书生刻意感知,否则绝对不会意识到这里还有一篇亚圣诗篇。

    许宁又岂是寻常亚圣?

    或许哪一日,某个书生有幸看到诗篇,心生感悟弹指升阶。

    又或者若干年后,庙宇地面的得到气机蕴养,会再度诞生一尊祭灵。

    许宁随性而为,后人见之,便是天大机缘!

    才刚落笔,庙外便有大笑声传来。

    “哈哈哈哈!好诗!好诗!未曾想夜雨栖荒庙,还能见到如此书生!”

    声音乍闻尚远,可到尾音时却已经近在门前。

    许宁稍有惊讶。

    哪怕没有刻意展开场域,他对身边的一切也了然可见,却没发现这人是何时来的?

    莫不是个圣人?

    循声看去,竟不止一人。

    门外站着一男一女,皆是书生打扮,男人俊逸似谦谦公子,女人俏美若绝代佳人。

    更让许宁讶然的是,‘阅人如篇’竟第一次运转迟滞,不能从眼前二人身上看到其阅历。

    若不是有奇物护体,就是境界极高。

    难道真是两个圣人.....

    许宁面色不显,朝两人含笑揖礼。

    男人一直站在门外,未经许宁许可没朝门内迈半步,此刻和女孩儿一起揖了一礼,“见过兄台,在下孔正,与舍妹入山恰逢暮雨,不知可否入庙暂避?”

    荒庙无主,这只是礼节一问。

    许宁自无不可,人都到脸上了,就算是圣人也躲不开。

    他侧身扬臂。

    “请。”

    兄妹两个走进荒庙,和许宁方才刻意淋了雨不同,他们身上异常干爽,显然用修为挡了雨。

    之所以到此,怕是被方才那首诗引来的。

    孔正走到许宁写下的诗前,双目璀亮,一字字地轻声诵读,末了诚心一赞。

    “好诗!更是好胸怀!”

    他目光炯炯地看着许宁,问道:“层林尽处有天公,兄台可是那天公?”

    许宁:……

    自娱自乐的东西被你这样问,我不会尴尬的吗?

    他摆了摆手。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想以此避开那个问题,轻轻揭过。

    哪知孔正面色又变。

    “好诗!又是好诗!出口成章,兄台果然是大才,还不知兄台高姓大名?”

    许宁这次是真的尴尬了。

    这是哪儿来的啦啦队,也太给面子了吧?

    刚刚那句真是抄的,但又不好说明,只能拱手道:“在下宁旭。”

    名字什么的是肯定不能告诉的,天知道有没有什么神通能通过姓名取人性命,不得不防。

    一旁的女孩儿闻言朝许宁拱手道:“小女子孔清,见过宁兄。”

    “一正一清,好名字。”

    许宁回了句称赞。

    书生就是这样,面子是互相给的,你敬我我便敬你。

    或者说不止书生,世人皆如此。

    三人围着火堆席地而坐,开始畅所欲言地说西道东,没有任何主题,纯粹是想到什么便说什么。

    在此期间,许宁发现眼前兄妹有胸中万卷,对世间之事皆有独到见解。

    但他不知道的是,他的侃侃而谈才更让两兄妹惊讶。

    对孔正孔清而言,此番入庙纯粹是被方才的气机引动,敬佩许宁的诗才,虽然看不透眼前人是何种修为,但大概率也和二人一样,有奇物护体掩饰,不会是圣人。

    整个北域又有多少圣人,哪能这么巧遇到!

    可眼下.....

    兄妹二人不着痕迹地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讶然。

    许宁读过的圣人手稿何其多?

    先前有求之有道加深理解,现在更有《人书》残篇增进悟性,一身底蕴磅礴如渊,不知其深!

    孔正眼中陡然生出一丝欲火。

    看到这个眼神,孔清知道自家哥哥又犯病了。

    倒不是对男人有什么奇怪的想法,而是老哥敬才爱才,偏又攀比之心极强。

    无关恶意,单纯就是男人的虚荣心!

    果然,孔正朝许宁郑重揖了一礼。

    “宁兄,可有兴致,论一论道?”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