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秦楚汉堕 > 第十三章战事残酷

第十三章战事残酷

    真正有底蕴的宗族哪个不是内里特别团结。

    别看夏晃现在生闷气耍情绪,但若家族真遭遇危机,夏元让夏晃去替宗族牺牲,夏元敢保证,夏晃绝对会眉头不皱一下的去赴死。

    这种敢为家族奉献生命的精神就是一个宗族传承有序的凝聚力。

    也正是夏元明白夏晃的性格特点,所以夏元并未将夏晃耍小性子的事情放在心上。

    人嘛,谁还没点性格脾气,若都因为一点小事就纠缠不放,上纲上线那夏家离灭亡也就不远了。

    谈论完武器装备和兵种构成,众人又一次谈论起兵卒口粮耗费一事。

    对士卒口粮一事,众人商讨许久,最终决定每个士卒每月口粮六斗六升,也就是后世的40斤左右。

    议论完口粮一事,夏道等人又讨论起军队战术一事。

    这次就连刚才还生气的夏晃都不知不觉间加入了众人的议论中。

    夏道、夏通、夏乌等人主张依旧沿用燕国战法,唯独老二夏雅主张赵国战法。

    夏雅说完,却见夏乞却摇头晃脑的反驳道:“赵国已亡,怎可用亡国之法?”

    在夏乞反驳赵制后,一旁一直不言的夏晃,此刻难得开口道:“楚法如何?”

    回答夏晃的是老大夏乌,只见夏乌反驳道:“楚制多材士,寡骑射,与我辽东勇士不和。”

    又一次被人驳了面子的夏晃,脸色微沉,略有些不快道:“那齐法终归可行吧?”

    夏乌闻言,不假思索,直言不讳道:“懦弱之法,怎可害我义师!”

    “那魏法可否?”

    “不可不可,魏法精弱混杂,不可持久,亦不可取也。”

    “那就用秦法。”

    “秦法虎狼矣,亦不可取。”

    “秦法灭韩、灭赵,怎不可取。”

    “虎狼之法,羞与之为伍。”

    “谬矣!胜法则可,何做小儿之态。”

    坐在上首席位的夏元,一开始还津津有味的看着众人相互议论,可不久后,穆然发现,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反驳来讨论去的,竟然没自己说话的份。

    一直到现在,见众人依旧乱哄哄的没说出个所以然来,无法达成共识,忽然有些后悔的夏元咳嗽一声,打断众人议论道:“且住!

    既然诸位各自不相依,如此往复下去,恐到暗冥也争执不休,既然如此,依我意,便如夏汗所说,依秦制便可,诸位认为可行否?”

    其实夏元如此说,除了对争论不休的战法一事拍板定案外,更是因为夏元自己内心也是倾向于秦军战法的。

    毕竟秦国战法是经过时间与战争考验的,从后世的汉朝也同样用秦军战法来看,秦国战法的优越性是当下最合适的。

    当夏元开口说话后,刚才还争论不休的几人也不再多言,皆出言赞同了夏元所说。

    夏元一锤定音起到效果,也不再给众人继续争论的机会,直接开口安排道:“既如此那便按以上所说设军。

    大父与伯父以及诸位叔父都在襄平各都担任要职,分身乏术不可妄动。

    如此,便只能依仗诸位余子了,所谓上阵父子兵,打虎亲兄弟。

    即日起,从府中门客、弟子、隶臣等众中挑选出善骑射、健勇、敢死之士入军中编练为伍,缺额者从庶户以及辽东各地招募。

    依照什伍为制,将兵卒分编为前、后、中、备、骑五军。

    将武库中的甲胄武器全部拿出来,挑选两百善骑射者,穿戴短甲,编一军骑兵,由我亲自统辖。

    再选拔五十名身体强壮的勇士,全部配铁甲为我短兵。

    除此外,由夏乌负责统辖前军,前军编入两百兵卒,其余各部也要配齐戟、戈、矛、弓、弩、剑、盾等器械。

    除夏乌负责前军外,夏雅负责统辖中军,夏束负责统辖后军,夏晃负责统辖备军。

    夏汗负责统辖我所领之骑兵,夏尹负责统辖我之短兵,夏乞负责军伍一应后勤辎重书记事务。

    我之所言,诸位可有异议?”

    “旦凭家主吩咐!”

    “好,既如此,诸位下去后,要慎重行事起来,不可敷衍了事,亦不可弄虚作假,更不可嬉戏而为。

    你们下去后商议出合适的条例军法,届时报与我,由我过目裁决后,若可行,便通行全军。”

    “唯!”

    “嗯,若无它事,便即刻行动!”

    “唯!我等告退!”

    .....

    众人离去后,自从昨夜得知燕王以及秦军追兵即将到来的夏元颇有种时不我待的急迫感。

    为对即将到来的危险有所准备,夏元在议事后不做歇息。

    便招呼上王代等几名身强体壮的门客,去马厩牵来马匹车架,一行五人出襄平径直向襄平东南部的夏邑而去。

    辽东的冬季真可谓“日暮天山远,天寒白屋贫”。

    靛青的浩瀚苍穹在旷野茫茫中卷起凛冽的呼啸北风,让从襄平出发的夏远等一行五人都忍不住紧了紧身上的的衣物。

    十月的辽东并不是一年最寒冷时节,可即便如此却依旧让久熟辽东酷寒的燕人选择在冬季来临后,屋室避寒,足不出户。

    驾车马走在去往夏邑的路途中,夏元王代五人一路所到之处人烟稀稠,静如魅域,宛如开天辟地无有生人一般。

    辘辘作响的车轮碾压过地面的积雪,跪坐在车席中怀抱火炉的夏元呼着哈气,一边打量着周野环境。

    “王代,我若所记不差,去年来时此地还未有如此荒僻吧?”夏元一边呼气如雾,一边探头问右侧车轮边正在马背上将手探入怀中暖手的王代。

    “哈!”王代单手控缰,随着胯下青骢马上下起伏,闻夏元发问,吹了吹颔下的髯须,对夏元解释道:

    “家主所记不差,以往时分入冬后虽行人稀少,但终归还有些靠冬日过活的人,不至于这般模样。

    现今如同鬼蜮般的场景,非天灾所致,实乃人祸所为。

    自打去年开战以来,国家接连损兵折将,逃逸者不知几何。

    国家缺乏兵徒,便于辽东各地大肆征募壮年男子,悉数发往燕南前线。

    一次两次黎民咬咬牙忍忍也就过去了,可燕南战事不见好转,反而越加颓势,此去燕南之人十去八死,不见一者回。

    三番五次长此以往下去,谁遭得住,听闻去往燕南者,身填壕沟,命抵剑矢,没个浑全人样。

    消息传来后军民惶恐不可终日,就怕命不好遭了兵役,从此天人两隔,家破人亡。

    加之壮年大多发往前线,家中只留妻儿老小,导致农事牧事荒废,旦有聪明人早就逃亡朝鲜、外徼去了,如今那还有人烟可言。”

    坐在马车中慎重听王代阐述的夏元,越听心中越不是滋味。

    夏元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如此,是怜悯,是惋惜,或是愤恨自己身在人间却无能为力。

    还是前世的道德观念让自己倍感同受,或许这些都有吧。

    战争从来都是残酷的,听完王代所述的夏元,在这一刻对这句话有了更深层次的认知。

    以往只觉得战争只对军人残酷,在沙场残酷。

    可如今结合实际细细想来,战争何止是沙场残酷,局限于军人一隅之身,战争从来都是影响整个国家社会的残酷事件。

    就像如今的辽东一样,看似身处后方不受前线战争影响,但其实战争对辽东的间接影响破坏并不亚于燕南前线。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