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秦楚汉堕 > 第八十四章燕国灭亡

第八十四章燕国灭亡

    “善!”夏元随即道:“第一件,大王必须下诏书,言今夜之事乃将渠兵变劫持大王,我等是奉大王之命入城平叛的。

    第二件,大王下罪己诏书,言明自己失德失才,致使国家沦丧,自知已无颜秉国执政,理应退位让贤。

    秦王承天意,应人心,所谓吊民伐罪,一统宇内,大王自知天意不可违,人心不可欺,自愿退位,举万里江山,归附秦王。

    如今已是商汤失德,武王伐纣之际,秦王必成天下共主一统天下,此人神共愤之时,天王悬崖勒马,为时不晚,如此大王可活!”

    夏元说罢,燕王当即挣扎道:“夏司马,一事可应,二事不可应,若寡人投秦,赵王、韩王前车之鉴啊,寡人岂不自寻死路?”

    见燕王拒绝投秦,一旁的骑婴直接不耐烦道:“夏司马与他商议什么,他若敢不应,一剑斩了他就是!”

    说着骑婴竟真的拔出剑,想要一剑斩了燕王。

    骑婴的鲁莽举动吓得其余人脸色齐齐大变,燕王更是吓得一屁股坐地上,连忙呼喊道:

    “骑卿且慢,骑卿且慢,寡人写就是,寡人写就是!”

    骑婴是真想杀燕王,还是吓唬燕王的,没人知道,燕王不敢赌,夏元等人也不敢赌。

    好在燕王认清现实,屈服了,在众人的催促下,写起罪己诏书。

    正在此时,有人来报鹿家反了。

    这突如其来的消息,让在场的六人齐齐一震,夏元更是茫然道:“鹿家反谁了?”

    是的,这就是六人的疑惑所在,按说以鹿松的狡猾,首鼠两端的性格在大局已定的情况下,不应该如此不智啊?

    闻夏元言,来人直接道:“反咱们!”

    “为何要反?”这是田成的话。

    “说是鹿家宗主鹿松死在了乱兵中,于是鹿松之子鹿仁一气之下直接反了,说是要给鹿松报仇。”

    搞清楚事情原委后,在场的六人皆面面相觑,不知该如何作答?

    这确实是意外中的意外,也是众人都没想过的事情,谁能想到鹿松这么倒霉,会死在乱军中。

    不过现在说什么都已经无法挽回,六人相互对视一眼,田成似下定决心道:

    “事到如今,已无可挽回,那就只能一不做二不休,把鹿家一并铲除了!”

    “附议。”

    “只能如此。”

    于是鹿家的命运就这般被六人决定了,今夜过后将没有鹿家,算是此次事变中覆灭的第二个辽东郡望家族。

    以后将没有辽东十一家,只有辽东九家,十一家的历史也将同燕国的命运一般成为过眼云烟。

    这便是大变中的恐怖,任你千年世家百年豪族,只要一步踏错,便立刻飞灰烟灭。

    在武力暴力的物理攻势下,任何礼仪诗书人脉关系,都将显得苍白无力羸弱不堪。

    夏元在派出夏汗领兵平叛之后,燕王也将两份诏书写完。

    待六人轮流观看后,圈出一些错误用词以及不合时宜的用句,让燕王重新改了一遍。

    改过一次后,燕王诏书终于搏的六人一致通过,尔后决定诏书明日颁布,燕王直接被众人派兵软禁起来。

    这一晚,襄平整整乱了一夜,直到黎明时分,整体局势才被新鲜出炉的辽东九家联手控制住。

    但仍有些许零碎的骚乱,却无关紧要,在大局已定的情况下,些许骚乱不足为奇,最迟到午间便一一戡定。

    此刻一夜未眠的田、夏等九人,坐在已经被打扫一番的行在大堂中,讨论起迎接秦军一事。

    一夜未眠,有些发寒的田成,捏着通红的鼻子,对其余八人道:“秦军的回复也很简单,说是不用太过繁琐,入城仪式一切从简。

    我等兵马率先出城,由秦军接管城防,尔后大王袒露白衣,负荆于城西十里迎接秦军。

    尔后献上降表,恭请秦军入城,入城结束后,我等改旗易帜,受秦国印信朝服,之后各有调用去处。

    原本说好我等都是要调用燕南任命的,这也是我等据理力争所求,可不知秦人怎么想的,又反悔了。

    说是辽东外儌胡人蛮夷盘踞,大军南下入燕后,辽东空虚恐为胡人据。

    故而我等兵马悉数调往长城戍边,襄平等各县防务悉数由秦军接管。

    但好在秦军也明白,他们军马稀少,且不知辽东地理气候,不可能担负所有防务,故而各地乡邑仍由我等驻防,如此也算是将我军编入秦军之中了。”

    说到最后田成忍不住叹气道:“唉!我等终究是侍妾养的,没有富贵命,一辈子也离不开这辽东苦寒不毛之地。

    燕国在时,替燕王以及燕南朝官守边,等燕国即将亡了,却还要接着替秦王、秦人守边,富庶之地永远也没有咱们的份啊!”

    说起此事众人皆重重一叹,能去富庶的中原,谁愿意留在这鸟不拉屎的辽东苦寒边境之所。

    原本想借着这次投秦的机会,想迁移到中原为官立业,可人家秦人也不傻,直接把他们留在了辽东继续守边。

    辽东这地方在当下人看来,那是极其恶劣之所,穷山恶水与死亡对等的代名词。

    后世人对西伯利亚以及亚马逊是怎样的印象,当代人对辽东就是怎样的印象。

    秦军都不想在辽东久留,只想驻兵控制襄平等几个辽东重要郡县,其余兵马尽数班师回朝。

    辽东其他广阔之地皆由投诚整编后辽东兵马驻守。

    其他人对没能如愿以偿调到中原去而惋惜,唯有夏元却不这么想。

    虽说夏元也想调到中原富庶之地去,可既然秦人根本不给他们这个机会,那也没什么可惜的。

    虽说现在的辽东确实是苦寒不毛之地,但不管如何也总比百越那地方强。

    且亡国之人没有话语权,能不被秦军卸磨杀驴已经算不错了,那敢再有其他非分之想。

    众人一阵商榷后,随即派人携带燕王昨夜书写的两份诏书布告,发往襄平全城,以及辽东各郡都。

    且说随着使者携带诏书布告飞奔各地,以及襄平彻底维稳,燕王便白衣负荆,带着辽东众人以及近万兵马,出襄平十里迎接秦军。

    此番出城的燕国官吏并无多少,大部皆为辽东本地官吏。

    原因也简单,昨夜事变,随同燕王东走的朝廷文武公卿,尽数被捕杀,故而此番除夏元等辽东官吏外,并无朝官。

    于是随着燕王官吏军队依次出城,城外早已准备就绪的秦军开始入城接管防务。

    待午时许,从衍水上游赶来的李信,已经带领秦军在西城十里外列阵以待,与徒步而来的燕王等官吏会面。

    ……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