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武侠仙侠 > 吴钩曲 > 第十九章 投军从戎

第十九章 投军从戎

    田睿痴痴地望着信笺,一时间心慌意乱,他数年来与晓柔朝夕相处,看似姐弟,相互之间情愫早生。眼见亲事水到渠成,但突然间她不辞而别,田睿不由得心中万份牵挂。晓柔向来极少出府,可投奔的去处极少,孑然一少女身,必然前途多艰。

    田睿怎会想到自己的坚持,竟会逼得她出走,只觉肝肠欲断,几欲在墙上一头撞死,他心中打定主意:“她既然因我而去,我这就去找她,只要见得到她,成亲也好,不成亲也罢,无论如何,再不会离开她。”

    心意已决,登时精神一振,忽然想到晓柔极有可能去她母亲曾经出家的锦云观,心中迫不及待,胡乱收拾了一包盘缠衣物,便要上堂和母亲告别。

    就在此时,府中有人来访,居然是县衙那名小厮。

    那小厮见田睿结束停当,嘿嘿笑道:“原来你们已经知晓,早早准备好了,消息倒也真灵通。”

    田睿一看他心中就来气,冷冷道:“知晓什么?”

    那县衙小厮放了一套军服在桌上,道:“如今咱们陛下御驾亲征,与辽国交战。监国王爷钧旨,征兵填补禁军。你们家也在军卷之上,须要出一人,随军北上。”

    田夫人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道:“差官不会弄错了吧?我家睿儿是读书人,已经过了县试,按照惯例,不需要服兵役了吧。”

    县衙小厮道:“他府试还没有过,连童生都不是,算什么读书人?要照你这么说,谁家孩子不想服兵役了,就买几本书放家里,天下哪有这样的美事?”

    田夫人一时语塞,道:“这……这……”想起自己膝下只有一个儿子,兵凶战危,若有不测,自己可就真的活不下去了。

    那小厮见了田夫人目瞪口呆的模样,冷冷一笑,道:“这是朝廷战时旨意,不听者立斩全家,那是万万违抗不得的。你们准备一下吧,三天后到县衙点卯。”起身扬长而去。

    田睿道:“母亲勿忧,孩儿遵旨就是。有高县令这些人作祟,想要考科举出人头地已是无望。我也学了些本领,不如索性去边疆,一刀一枪,搏个功名。”

    田夫人急道:“你道沙场是儿戏?若有个三长两短,可叫为娘怎么活呀。”

    田睿道:“可如今不得不去,这是高县令他们在使坏,若非他们,孩儿或许已经过了府试。也罢,这边疆别人家去得,难道我就去不得?他们想要我战死沙场,可未必能如了他们的愿。母亲放心,我小心谨慎行事,总有一天,我要风风光光地回乡,才不枉了母亲苦心教诲一场。”

    田夫人见儿子毫无俱意,道:“孩儿,你长大了,能够自己拿主意了,就像你爹爹一样,为娘听你的。只是你向来不曾单独出过远门,为娘不在你身边的时候,你一定要照顾好自己。”

    田睿眼睛湿润了,不住点头,道:“母亲放心。只是晓柔的下落,就烦劳母亲替我打探了。”

    田夫人长叹一声,道:“便是寻到晓柔,她若知道你去了军中,以她的秉性,恐你有所闪失,断然不会答应婚事,说不定便会立即找个人嫁了。你俩的婚事,真可说得上是阻难重重。”她犹豫半晌,终于道:“孩子,若等不到,就不要勉强了。”

    田睿泣道:“母亲当年执着等待,和父亲终成眷属。孩儿也要学上一学。”

    田夫人摇头道:“那条路我当年走过,太难了,不想我的孩儿再走一遍。你到了军中,须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不可再以晓柔为念。”

    田睿重新收拾行装,按照约定日子点卯后,被编入兖州军中,随军操练。他虽从小家境优渥,但在海岛上一住数年,在军中倒也不觉得如何艰苦,每日执戈操练,负重行军,不落人后。

    不久,一位从边疆回来的孙秀将军,来山东一带休整,在兖州挑选军马补充到麾下,田睿便被调进了这支人马。军中同袍告诉他,这是要打仗去了,此一去,不知几人还能还乡。田睿历经磨难,只觉生死如同浮云,心道:“在家庸庸碌碌,非我所愿。若能豁出这条命,博个封妻荫子,让家人从此不再受人欺负,虽死何惧?”

    孙秀休整半月,便复带兵北上。他将新选士兵与麾下旧部混编,分成三队,每队两千人。田睿被分在第一队,由孙秀爱将黄桂统领,作为开路先锋。

    孙秀是个火爆脾气,沿路看军中塘报,边线将士在太宗皇帝御驾之下奋勇向前,不断攻城掠地。孙秀心道:“此战本是大丈夫立战功、取富贵的好时机,可惜我时运不济,当初一着不慎,中了辽国圈套,兵马折损大半。好在高将军念在同乡之谊,又有多年追随之苦劳,因此没有降罪。如今重整兵马,定要戴罪立功,一雪前耻。”

    他恨不得肋生双翅,飞到边境前线,奈何如今麾下大多是新兵,开始行军速度尚可,往后便耐力不足,越走越慢。孙秀心中越来越是烦躁,黄桂劝道:“将军不必心急,若总是这般急行军,便到了前线,将士疲惫不堪,也深为可虑。”

    孙秀道:“回来之前,高将军曾告诉我,辽军严阵以待,需另觅战机,短时间内只怕不会再开战。我看他如此说,在回来的路上就耽搁了几天。如今眼见他人立功,我若不能赶上,实在是心有不甘呐。”

    黄桂道:“若要缩短行程,只有改变行军路线。我们现在走的路,需绕过蛇盘山,向西北进军,过中山,到达涿州。若改变路线,直接从山中穿过北上,从莫州向西直到涿州,行程可缩短两天。咱们有了这两天的歇息时间,将士们便可养精蓄锐。只是这蛇盘山号称‘迷魂山’,山中据说有猛虎出没,崎岖难走不说,还极容易迷路,风险着实不小。”

    孙秀沉吟半晌,道:“大军逢山开路,遇水搭桥,难走算不了什么,咱们请此处百姓做向导便是。”

    黄桂受命,重金聘请了两位百姓,带着军马上了蛇盘山。那蛇盘山绵延二百里,山势陡峭,刺竹密布,众人走了两天方才过去。

    此时人马均已困乏之极,孙秀下令驻扎歇息,对黄桂说道:“若此时遇敌交战,咱们可是连兵器都拿不起来了。”

    黄桂笑道:“好在这是我朝土地,北方莫州还驻着大军,不会遇到敌人。”

    孙秀点头,下令道:“大军歇息一夜,明早开拔,天黑前赶到莫州。”

    待到天黑,探马来报,御驾军马在高粱河败绩,莫州也被辽国攻打。孙秀大惊,和黄桂商议道:“我当真是时运不济。本想带着你们抓紧时机建功立业,因此在行军路线上取巧,哪知人算不如天算,如今莫州是去不了了,此处又没有近道通往涿州,反而误了和高将军约定的时日。这可如之奈何?”

    黄桂叹息一声,也是一筹莫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