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武侠仙侠 > 吴钩曲 > 第二十章 斩将夺旗

第二十章 斩将夺旗

    孙秀沉吟半晌,愁眉忽然舒展,道声“有了。”

    黄桂喜道:“不知将军有何良策?”

    孙秀道:“兵法云‘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咱们虽然没有按照预定的行军路线走,那是因为在行军途中,得知莫州被困,咱们岂有不救之理?高将军得知我等之意,自然不会怪罪。”

    黄桂问道:“可我们区区六千人马,怎能解得莫州之围?”

    孙秀笑道:“这就多多有劳将军了,你可率本部人马先行北上,伺机和辽军交上一战。胜了固然可喜,便是败了,有这么实实在在一仗,也足够咱们交差了。辽军势大,咱们不能解莫州之围,谁又能怪罪我们?只是此行定然凶险异常,你是我帐下第一勇将,本将本不舍得你去冒险。奈何麾下其他将军,断然担不得此任。”说罢,殷切望着黄桂。黄桂只好领命。

    孙秀嘱咐道:“不可恋战,无论胜败,你都要设法脱身回来。”

    黄桂道声“理会得。”回到军中,连夜与众校尉商议。到了凌晨,探马又报,莫州围城军马派出一支筹粮队,要到北面二十里处一座叫兴远的小县筹粮。黄桂看过地图,大喜,和众校尉说道:“此乃天赐良机,既能完成军令,又无太大风险。”众人兴冲冲当即分头准备。

    深秋的兴远,天气已有几分寒冷,周围山上,更是冷风朔朔。然而经过半夜奔走,黄桂和麾下军马却是人人大汗淋漓。众人布好埋伏,休息不久,将士们感到寒气逼人,不过士气却十分高涨。

    此时东边露出一点点鱼肚白,只见雾锁群峰,霜染枫林,一条狭长的山谷古道,在众山环抱中若隐若现,兴远县正位于其间,宛如一幅绝美的图画。

    忽听得马蹄自西而来。黄桂令旗一摆,众将士立时在山石灌木之后隐身伏下。黄桂心思缜密,布阵之时,每名新兵身旁都有老兵相伴,以老带新之余,若新兵不守军令,惊动敌人,老兵随手便是一刀,立时便要了新兵的性命。

    但听马蹄声奔得甚急,但由于相距尚远,过了好半天方才驰到近处。马上辽国将士短发浓髯,神情凶悍,身披铠甲,有的手中拿着长矛,有的提着弯刀,兴高采烈而来,毫无知觉前面有敌人埋伏。

    黄桂见辽军驰近,令旗一举,一声梆子响,众将士的羽箭便纷纷设了出去,只听得辽军“啊啊啊”呼叫,纷纷中箭摔下马来。

    黄桂探首张望,只见辽军中一名将领,顶盔掼甲,身披白袍,陡见中伏,并不慌张,指挥手下军士,用盾牌挡住羽箭,缓缓向后便撤。百余名宋军分从埋伏处跃出,截住退路。

    筹粮队军将齐声呐喊,拔出兵刃,便往东北角上突围。黄桂大叫:“辽兵作恶多端,一个也不可放走!”他此次麾下人马倾巢而出,筹粮队只有四五百人,众寡悬殊。三名校尉遵从黄桂呼喝号令,分别领人上前围攻。筹粮队人马围成一团,出手甚是悍狠。围攻宋军不少是新兵,久攻不下,反而伤亡不小。

    辽军近来与宋军交战,胜多败少,眼见伏击自己的宋军将士战力不强,根本不把其放在眼里。一团人马在宋军重围中越散越开,大砍大杀。

    黄桂见战局不妙,亲自带领一队人马冲入战团,将筹粮队分割成两块,分头围歼。黄桂亲自率领的这几百人,皆是久经征战之士,个个都可与辽国军士打个旗鼓相当。那些新兵见了,士气大振,持枪上前捅刺。

    再斗多时,筹粮队所剩人马越来越少,但筹粮队领头几员番将却十分勇悍,砍伤了身周围攻的宋军将士,夺路而走,纵马奔出数丈。

    黄桂亲自上前截住去路,叫道:“哪里走?”拍马舞刀,欺到一名辽将身前,大刀挥出,砍他左腿。那辽将回刀挡架,黄桂突然斜向上抬刀,“唰”的一声,正好削在辽将的后脑。那辽将半个脑袋被砍飞,登时倒撞下马。旁边另一名辽将极是剽悍,浑身是血,手中刀已满是豁口,见同伴被杀,将手中坏刀扔在地上,大喝一声,张开双臂,疾向黄桂扑来,竟图与敌人同归于尽。

    黄桂侧身闪开,一刀又砍在他的胸口,那辽将死死抓住黄桂的大刀不放。筹粮队主将见状,趁机挥刀划出一个圆圈,逼退围攻自己的敌人,拦腰一刀砍向黄桂。黄桂撒手弃刀待逃开,已然来不及,暗暗叫苦,心道:“吾命休矣。”

    就在此时,己方军中一名军士飞起一脚,踢在筹粮队军旗旗杆之上,掌旗军士拿捏不住,旗杆脱手飞出,“砰”地一声,和筹粮队主将的刀杆撞在一起,将大刀震得飞向半空。筹粮队主将惊得目瞪口呆。那军士又飞起一脚,踢在筹粮队主将胸口,直将他踢得口喷鲜血,从马上飞出,落在黄桂马前。黄桂不及多想,抽出腰中长剑,将他头颅砍下。

    这几下兔起鹘落,交战双方直看得目瞪口呆。筹粮队见领军几名将军尽皆战死,再无斗志,拼命突围要逃走。然而他们早已被团团围住,又如何轻易得脱?黄桂手下众新兵见己方大占上风,更是人人奋勇,痛打落水狗。饶是如此,终究有十余骑辽兵挣出重围,宋军众将士羽箭纷出,却再也打他们不着,眼见其投东北方去了。

    众人待要追赶,黄桂令旗一摆,止住众人,一名校尉说道:“将军,可惜被这十余人漏网,必定前往报信。”黄桂笑道:“不妨事,咱们打完这一仗,见好就收,往西去也。鞑子兵便知道了,又哪里追赶得上?你速派人报知孙将军,此役咱们尽歼辽军,得军粮无数,大获全胜,”那名校尉领命而去。

    黄桂带军在兴远县外一处村庄暂歇,唤来方才那名军士,询问姓名家乡。

    这军士正是田睿,他初上沙场时,不愿多杀伤人命,只是防身而已,后来见和自己一起来的老乡一个个战死,不少人因为心软,犹犹豫豫间反遭辽军所杀,而辽军杀人,如同家常便饭,不由得奋起,救黄桂之前,他已经杀了几名辽军。

    黄桂请田睿上座,谢道:“若非壮士相救,在下早已马革裹尸。”

    田睿道:“将军阵斩敌将,大伙儿有目共睹,小人只是有幸协力相助而已。”

    黄桂哈哈大笑,道:“这‘夺旗’的功劳也不小,那可是你自己的。本将带兵,有功必赏,有过必罚,若不嫌弃,今后你就做我的护卫队长吧。”田睿大喜谢赏。

    黄桂沉吟片刻,笑道:“你的名字,未免有些书生气,你字重远,今后在军中就以字为名,唤作田重远如何?”

    田睿连连点头。

    黄桂哼了一声,斥责原来的护卫队长道:“你跟随我这么久,关键时候,还不及一名新兵有勇气。从即日起,你便做领军校尉,多上阵杀敌,戴罪立功。”那人叫吕升,被羞得满脸通红,躬身领责。

    不久孙秀领军到来,安置已毕,几位将军议事。黄桂道:“辽军筹粮队此次搜刮的粮食不少,若被他们得逞,兴远的百姓只怕就要挨饿了。是否将粮食……”

    孙秀冷笑道:“莫州原来在辽国治下,先帝灭南唐后,携百胜之威,本要平灭北地,怎料功业未半,只取了莫州等数地,便中道崩殂。这里的百姓久未伏王化,心中向着哪边,尚未可知。君不见辽军来了一遭,兴远县居然丝毫未损,只怕是此地百姓箪食壶浆以迎辽军也说不定。他们既然有粮,咱们便再征用些,免得再便宜辽军。况且此去山高路远,不可不多备些军粮。”

    黄桂犹豫道:“这……”

    孙秀笑道:“将军向来爱民如子,这等事自然不必由你出马。”

    此时有人报来,兴远县县令传到。孙秀令他入账,道:“大军北征,军中乏粮,烦劳知县再筹集一万石,不知可否愿意?”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