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武侠仙侠 > 吴钩曲 > 第五十三章 凯旋归来

第五十三章 凯旋归来

    仔细看时,为首将军,原来是萧寅。

    萧寅道:“大将军,南军大将高怀德趁虚袭我营寨。我等寡不敌众,只得弃寨而走。现下霸州已难保。身后又有南兵杀来,我等可投奔易州去。”

    众人投西面而去,半道上又遇一彪军马,乃是易州守将耶律光,道:“闻大将军被困,特来相救。幸喜大将军无事。”合兵一处,投易州而来。

    到得城下,城上一将笑道:“耶律将军别来无恙,我已取了此城。”正是宋军璲城指挥使李汉琼。城上乱箭射下,辽军抱头鼠窜,绕城向北,往幽州逃去。

    幽州守将耶律休哥将南军诈计相诱,致使辽军兵败地失之事奏知萧太后。萧太后大怒道:“全军将士奋勇杀敌,才换来高粱河之胜,我国兵锋直略太行,中原震动,却被耶律沙一朝葬送。”下旨斩耶律沙,以正军法。

    耶律休哥等苦苦哀求,述说高粱河一役中立下大功,萧太后方才准许耶律沙戴罪留军中效力。太后盛怒之下,欲令耶律休哥为主帅,族弟叶轸为监军,再统兵十万,伐南朝以报仇。

    耶律休哥等人劝谏道:“今霸州、易州皆峻险之地皆落入南朝之手,与原南朝之地已形成犄角之势。急切之间难以图之,为今之计,只得秣马厉兵,寻机再战。”苦谏之下,萧太后只好暂时作罢。

    这一役宋军大获全胜,歼敌七万,得二州,击毙辽国大将萧陀古,生擒郭开度。太宗皇帝大喜,回首往昔,复又大恸,谓众将道:“先皇昔年灭南唐、平北汉、收蜀地,天威所致,无不降服。可惜天不假年,未及扫灭辽国,便撒手仙逝。

    朕继承先皇遗志,欲要完成未竟之业,不料却遭逢高粱河之败,若非赖众爱卿之力,获此大胜,有何面目回见中原父老?朕不如先皇多矣。”

    八贤王道:“陛下不可妄自菲薄,昔年先皇令人征南唐,胜券在握之时,不料军中主帅被刺,功败垂成,深为可惜。然而一年后,便令南唐国主北面而降。后来西征北讨,也曾多遇挫折,可知创业艰难,胜败乃兵家常事。陛下洪福齐天,定能讨平辽国,澄清寰宇。”

    太宗皇帝点点头,问道:“如今是攻是收,卿等意下如何?”

    八贤王奏道:“臣等已探明,辽国遭此败后,元气大伤,无力入寇,然国力尚存,不可等闲视之。况且我军新得土地,也需休养生息。”

    太宗皇帝深以为然,下令班师。留高怀德、李汉琼、刘廷翰等将镇守诸地,抚恤亲征以来阵亡将士,重加封赏有功之人。

    田重远因献奇策,军功卓著,被封为临淄侯,禁军虎捷营指挥使,众人纷纷贺喜。

    程超对田重远更是感激不尽,将护身宝甲相赠,以谢救命之恩。

    田重远推辞不得,只好收下,晚上在灯下仔细看那宝甲,是用金丝银线将一片片不知是什么鱼鳞串联而成,穿在身上,轻盈便捷,只是鳞片触手冰凉。

    田重远初时并不在意,以为是天气寒冷所致,拿到炉火前烤暖,可无论如何烘烤还是冰冷如初,田重远明白这是宝贝,心中大喜。

    原来这冷鳞甲上的鱼鳞乃是用北海冰鱼鳞片制成,北海冰鱼长在深海中,捕捞极难,吃了以后对习武之人真气修为固然大有裨益,更奇特的是这鱼鳞,制成衣甲,刀枪不入,水火难侵,端的是天下罕有的宝贝。

    中山知府大堂上,太宗皇帝端坐,周尧儒立在身侧。程万里、黄伦身穿囚衣,跪在堂下。程超自立下大功之日起,便禀过晁元帅,将军务委托给副将,独自呆在自己帐中,听候发落,不敢稍有造次,此时跟随圣驾到了中山,更是身穿囚衣,默然跪在其父身后。

    太宗皇帝呵斥程、黄二人道:“想你二人当初,何等飞扬跋扈,妄图非份之富贵,可曾想到今日?”

    程、黄二人伏地,自知难逃一死。

    太宗皇帝道:“程万里,你虽犯灭族之罪,念在你子程超于国有功,现下免去你中山知府一职,罢为庶人。程超继续留在涿州军中听用。”

    程氏父子泣道:“谢陛下天高地厚之恩。”

    程万里在得知事败之时,已是万念俱灰,想到儿子,更是愧疚万分。他知道儿子无辜,可自己鬼迷心窍犯下大罪,妻儿家人也难以幸免。后来得知儿子立下功劳,知道家人或可免祸,自是日日烧香拜佛,感谢神灵。

    此刻听到太宗皇帝如此说法,自己也被免了死罪,不由得愣了半晌,听得身后程超大声谢恩,忙捣头如蒜,千恩万谢,二人下堂去了。

    黄伦心中,一种被人卖掉的感觉油然而起。当探马回报太宗皇帝一行过了乱石阵之时,自己便劝程万里一起投奔辽国,程万里也答应了自己。哪知过了两日,程万里突然变卦,派人将自己扣押了起来,说是要一起领罪。

    原来人家有好儿子,已经为父赎罪,虽是主谋,却落得个好下场。自己是从犯,却只有女儿,纵然生的貌美,转眼便是别人之奴,心中悔得肠子都青了。

    待到听到“凌迟”二字,黄伦一下子只觉得天晕地转,瘫在地上,几乎失去了知觉,模模糊糊中感到自己被两名军士,搀下堂去。

    太宗皇帝道:“其余相关人等,按律治罪。都下去吧。”转头对周尧儒说道:“后堂摆些酒菜,今日朕和八王侄,田爱卿、周爱卿共谋一醉。”

    周尧儒忙去安排。

    到了后堂,便有程府家丁上来摆陈杯筷,共设了四个座位。周尧儒道:“摆两副杯筷!临淄侯和我岂敢和陛下、王爷共席?”一面帮着收拾。

    太宗皇帝道:“你们也辛苦了,入席喝一杯不妨。”

    周尧儒、田重远一齐躬身,道:“谢陛下恩典。”躬身入座。

    酒过三巡,太宗皇帝拿起筷子,却又停箸不前,叹了口气,放下筷子,道:“这道‘清蒸鲈鱼’,倒是襄阳王最爱吃的一道菜。”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