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武侠仙侠 > 吴钩曲 > 第六十八章 冷鳞宝甲

第六十八章 冷鳞宝甲

    太宗皇帝大惊,从御撵上跃下,便向文华殿奔去,众人连忙跟着上前。到了文华殿外,见两名太监用水将身体浇湿,奋勇冲入殿中,不料殿内涌出一股浓烟,将当先那名太监呛得晕了过去。第二名太监刚进入殿中,一片烧着的屋顶落下,将他砸进火海。

    众人不禁目瞪口呆,均知如此大火,即便有人冒险进入火海,将三皇子背出,三皇子也必在途中被火烤死。

    太宗皇帝眼含热泪,凄然道:“不料普天同庆之日,却要朕遭遇丧子之痛。”正万分绝望之际,忽听有人道:“陛下勿忧,臣愿意进去一试。”

    太宗皇帝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循声望去,见说话之人正是田重远,精神一振,心道:“也就是他去救,尚且有一丝希望。”

    田重远出发之时,不忘穿了冷鳞甲,心想可能派上用场,当此千钧一发之际,他心中只是一个念头:“我在危难之时,母亲也是这般绝望。陛下父子待我不薄,此刻不舍命以报,更待何时?”朗声道:“傅大哥,我先行一步。”深深吸了一口气,钻入了文华殿中。

    此时周围必必剥剥火声直响,血红的火舌不断缭绕。田重远穿着冷鳞甲,虽然觉得十分炙热,却也还熬得住。待到找到三皇子时,见他所在之处幸好还不曾烧着,只是被困,已被四下涌来的浓烟呛得晕了过去。

    田重远将冷鳞甲穿在三皇子身上,背起他向外急奔。那冷鳞甲果然是宝贝,虽然穿在三皇子身上,田重远也能觉到阵阵凉意,他运起真气,在火场中穿行。

    殿外众人见宫殿转眼就要倒塌,个个心中怦怦直跳。虽然只有短短片刻,众人只觉等得好久。终于,火场中有了动静,两个人影冒火而来。太宗皇帝等人未及欢呼,只听“砰”地一声大响,一条木柱倒了下来,向火场中二人身上砸了下去,众人纷纷惊呼。

    此时田重远功力已恢复了七八成,掌风到处,将火柱击得斜斜飞出,落在地上,火芒四起。田重远足尖一点,跃出殿外。

    众护卫纷纷抢上,见二人须发均已被大火烧得精光,忙接过三皇子,将其抬上软塌。

    太宗皇帝见到此景,心中感激不尽。忙令太医上前医治三皇子,又对田重远说道:“爱卿昔时救朕一行,今日又舍命护得我儿周全。朕真不知道该如何谢你。”

    田重远心中刚涌起一个念头,太宗皇帝已经下令,赏田重远千金,增邑万户,并重加犒赏救火众人。

    待到大火尽灭,废墟清理已毕,已是第二天午后。太宗皇帝召来高怀朗,沉着脸问道:“可否查明大火起因?”

    高怀朗悄声道:“回陛下,是……是大皇子酒后不慎……”

    原来重阳宫散宴后,赵元佑奉旨去看望赵元佐,告知设宴之事,赵元佐怒道:“汝等与至尊宴射,而我不预焉,是为君父所弃也。”赵元祐尴尬而退。

    赵元佐知道自己向来和襄阳王关系甚好,父皇只怕是因此而冷落了自己,心情郁郁,喝得大醉,不慎失手打翻了灯烛,至于火后来烧得如此之大,更险些将三弟烧死,赵元佐就始料未及了。

    太宗皇帝大怒,欲斩赵元佐,众人苦苦劝谏。太宗怒火难息,下令将赵元佐贬为庶人,迁于均州安置。

    田重远没了头发,顿觉大是清爽。赵明月见到他时,又是心疼,又是好笑。田重远想起那日在重阳宫中,太宗皇帝酬谢自己功劳之时,他曾动过求皇上将郡主许配给自己的念头,可终究觉得此事不妥,后来皇上封赏,倒也免得自己为难,不禁叹道:“出家人红尘已了,四大皆空,无忧无虑。当真做个和尚,倒也不错。”

    赵明月啐了一口,道:“想得美,答应我的事,你是赖不掉的。”

    三年一度的科举考试到来了。十年寒窗的学子们,怀揣着梦想,历经乡试、会试层层选拔,来到京城,完成鲤鱼跃龙门的最后一关。

    殿试已毕,红榜贴出,差役们敲锣打鼓,分发喜帖,向众位天子门生报喜领赏。高中者身骑高头大马,游街夸官,那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汴梁花;名落孙山者,辛酸含泪,说不出的悲苦失落。

    洛阳人王钦,今科独占鳌头,考得进士第一名。这位三十岁的状元,旋即被吏部授予从六品衔,入翰林院。

    田重远陪赵明月在礼部门外看着皇榜,赵明月喃喃地道:“你能写出那么多凄美的故事,文采出众,为何不是状元呢?”

    田重远看着状元的名字,心中愁苦:“莫非这王钦便是将来的郡马?”想着眼下郡主对自己倾心,若嫁了此人,以后将自己埋在心底,渐渐忘却……不由得心如刀绞,不寒而栗,咬牙暗道:“若真有那一天,自己还不如死了算了。”

    文科之后,武科日益临近。田重远心中先是一阵躁动,随之便是无尽的烦恼。他知道,以自己的武功,夺取武状元并不为难。孙武兵法等策略考试,自己领兵以来,也学了不少。难的是要以自己的身份去参加,不但令考官为难,更会搅乱了武科秩序。眼见参加武科又是镜中水月,不由得夜不能寐。

    皇宫大内,太宗皇帝夤夜召八贤王、陈王入御书房。二人叩拜已毕,八王问道:“陛下连夜召见臣等,不知为了何事?”

    太宗皇帝从御案上取出书信一封,道:“辽国萧太后,遣使送书在此,卿等可传看。”

    二人见那书上写道:“辽国君后萧,书奉大宋皇帝陛下:久来兵革不息,生灵涂炭,孤甚悯焉。闻通好之意,自古为美。今闻贵朝恩科在即,千载之遇。特欲遣驾下小臣八员,与贵朝武林高贤会猎于东京汴梁。若蒙高中,不甚荣幸,惟国君留意焉。”书信后面,附着一张名单。

    二人览罢,陈王恭恭敬敬将书信放在御案之上,躬身退回。八王奏道:“陛下,萧后来书,是欲借此举观我中原武风。臣料北来之将,不过擅长刀箭而已,我堂堂大宋,岂会没有对手?可下圣旨,选弓马娴熟之将,与之会猎。”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