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武侠仙侠 > 吴钩曲 > 第六十九章 北国邀武

第六十九章 北国邀武

    陈王却是面色凝重,奏道:“儿臣以为,此事却没有那么简单,甚至可以说是十分棘手。”

    太宗皇帝问道:“此话怎讲?”

    陈王道:“辽国既然提出要参加武科,自是早有准备。辽国武艺高强之将不少,若优中选优,前来应试,夺了状元之位,可极大打击我朝大军士气。”

    八王道:“咱们也可尽选军中精英,与之相抗,也未必就输了给他。”

    陈王摇头道:“可这样一来,势必要从边关抽调人手,因为我军中猛将,尽数安排戍守边关。若辽国趁机入侵,麻烦不小。”

    八王道:“可看辽国递来的名单,尽是未闻姓名之辈,并无一名军中宿将。”

    太宗皇帝道:“兵者诡道也,若辽国并不以参加考试之人的真名示人,倒也不稀奇。”

    陈王道:“父皇说得甚是。待到比试过后,若辽国胜出,则心满意足,士气压了咱们一头,影响我军士气;若他们败了,则可宣称是调虎离山之计,趁机举大兵入侵。”

    太宗皇帝苦笑一声,道:“这辽国老妪真是诡计多端,阴损得很呐,咱们还得从长计议。”

    陈王忽然想起一事,拿起那张辽国应试名单再看一眼。太宗皇帝见状问道:“可是看出什么端倪?”

    陈王道:“若儿臣记得不错,这名单上的金英贤,应该就是高丽国武林第一高手。他的弟弟金英浩,就是救下阿圆之人。”

    太宗皇帝吃了一惊,道:“难道这些都是江湖中人?可宣高爱卿前来认一认。”

    高怀朗奉旨前来,仔细看过名单,道:“臣只知道其中三人。萧剑及乃是辽国武林第一高手,“千一堂”堂主。那“千一堂”寓意武林高手之中,千里挑一,专门招揽四方武功卓绝之人,为辽国效力。

    百里川是昔年敦煌第一剑客,与臣的师父旧曾相识。

    柳生敦一乃是东瀛人,武功极高,当年在东南一带作恶多端,后来不知所踪,原来是投靠了辽国。”

    太宗皇帝惊道:“若是如此,从剩余之人的名字看来,此番北来之人,只怕是汇聚了辽国、高丽、西夏、波斯等国的高手。军中大将,虽学万人敌,战阵之中斩将夺旗,勇不可当,然而小巧腾挪,厮夺截打的步战功夫却非其所长。寻常武生,想来更断然不是对手。”

    陈王道:“父皇之言甚是。”

    太宗皇帝道:“你有何对策,就快快讲来。”

    陈王道:“这些人乃是萧后亲自推荐,若令他们从乡试、会试考起,难显我天朝气度。且真被他们在乡试、会试中大杀四方,脱颖而出,那可真说得上是长北人志气,灭我朝威风,恐有不妥,徒令辽国笑我无人。因此以儿臣之见,可令他们直接进入此次殿试。”

    八王、高怀朗纷纷点头。太宗皇帝道:“就依你所言。”

    陈王道:“谢陛下。然辽国集各地精英,非同小可,若殿试下来,皇榜之上前八名尽是这些人,非但我天朝颜面尽失,只怕接下来辽国武风大振,便会兴兵南下。且依萧后信中所言,此举乃是武林之会,非同往日。所以儿臣以为此次恩科也须有所改变,不拘一格,收揽我大宋武林高手,以八对八,折服对手。”

    太宗沉吟片刻,道:“众卿以为如何?”

    八王、高怀朗纷纷点头。

    太宗皇帝道:“好,就依元祐之言而行。高爱卿,你早年身处江湖,这八人之选,就由你全权办理,便宜行事。”

    高怀朗道:“微臣遵旨。只是不知这八人须符合何种条件,方可入围?”

    太宗皇帝道:“本来武科考试,不但要弓马娴熟,枪棒精通,还要济以韬略。不过此次只是比试武艺,那辽国参试八人,看名字其中还有一名女子。故咱们这里各色人等,但叫人品端正,武艺高强,即可入围。这殿试春文秋武,还有半年的时间准备。爱卿务要尽心竭力,推贤举能,不可堕了我大宋国威。”

    高怀朗道:“微臣遵旨。”

    八王道:“陈王之言虽善,可这样一来,武科对这届的举子们便是春风不度,不免阻了他们的上进之道。”

    太宗皇帝道:“这个不妨,朕于来年再增设一届恩科殿试也就是了。”又道:“皇儿,便命你作此次恩科主考。一应考试规矩,由你主持拟定。须要做到使辽国无话可说。”

    陈王忙道:“儿臣领旨谢恩。”转身对高怀朗说道:“本王向高将军保举一人,此人文智武功,实属当世奇才,足可入围。此次武科,正是他大显身手的时机。”

    高怀朗望着这位太宗皇帝驾前锋芒正盛的天之娇子,道:“王爷所说之人,莫非是临淄侯田重远?”

    陈王笑道:“正是。”

    太宗皇帝大喜,道:“临淄侯昔日边关护驾,中山道上过关斩将,朕亲眼目睹。可命他与高爱卿同往,与武林同道切磋一番。虎捷营一应事务,暂由副指挥使代管。”

    众人谢恩告退。出得宫来,已近傍晚时分。八王辞别二人,径自回府。陈王道:“高将军,你我二人同去临淄侯府,叨他两杯酒如何?”

    高怀朗大喜,道:“小将正有此意。”遂一同纵马,来到临淄侯府外。

    二人均是田府上常客,陈王向守门军士挥手道:“不必通禀了,这就引我二人进府吧。”

    田重远正在房中静静阅览昨晚写好的故事,见到赵、高二人到来,忙起身迎接。陈王笑道:“临淄侯闭门苦读,这是要考状元吗?不过好像晚了几个月啊,哈哈……”

    田重远道:“王爷取笑了。不过闲来无事,附庸风雅罢了。二位快请上座。来人,看茶。”随手将纸笺封入信封中,唤管家道:“你派人将信送到八王爷府外,交于府上丫鬟。再命人备下酒菜,把我那坛陈年女儿红抱来。”

    管家领命而去。田重远道:“多日不曾与王爷,高大哥相见,在下想念的紧。今日屈尊到来,不知为了何事?”

    高怀朗便将辽使入京,太宗皇帝给赵、高二人派下差使,陈王推荐田重远参加武科,太宗皇帝命田重远协助高怀朗等事一一道来。

    此时酒菜已然备好,田重远道:“王爷,高大哥,咱们边吃酒边谈。”心道:“这下形势逆转,彻底倒了个个。本来担心的身份问题,现在轻松解决。可看这事态,考武状元,实为争夺‘武功天下第一’,难度大了何止十倍,变得希望渺茫。这下可有苦头吃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