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武侠仙侠 > 吴钩曲 > 第七十四章 刮目相看

第七十四章 刮目相看

    三人出了林子,向南奔驰一阵,见道路旁一个小亭子边上,四名汉子在牵马等候,原来是这白袍人的随从。此时已是正午,白袍人道:“奔波半天,大伙都饿了,吃些点心再走吧。”吩咐随从取出干粮牛肉,殷勤款待田重远。众人边吃边聊,互道姓名,白袍人叫褚柏松,是江南松竹山庄的庄主,女儿叫作褚薇。

    褚柏松见田重远听到自己来历之时,虽道“久仰大名,失敬失敬。”面色却毫无波澜之意,问了田重远姓名,心道果然是个孤陋寡闻的无名后生。

    褚柏松又问起女儿如何与河朔双雄结下梁子。褚薇道:“他们向我打探去北宁寺的路,我就问他们是不是要去参加武林大会,那葛袍汉子说道正是。

    我便说北宁寺的路倒是知道,可哪有那么容易告诉你们?赢了我手中剑,才对你说。那二人看了看我,又对望一眼,笑了笑,便要离开。我知道他们这是小看于我,便说你们如此胆小,去了又济什么事?那二人便与我打了起来。”

    褚柏石怒道:“狂妄无礼,我就说河朔双雄虽不是什么善人,却也不是为非作歹之徒,如何欺负起小辈来。早知这样,便不该对他们下狠手,结下深仇。唉,若是换了更厉害的人物,你岂不是要吃大亏?我就不该带你出来,一不留神便到处惹祸。”

    褚薇道:“他们说,这武林大会高手如云,他们兄弟只是去看看热闹,可也不必太妄自菲薄,若武功连他们兄弟也不如的,那就不必去了。我听到这里,便想一试身手。爹爹,我学武一场,总是要知道自己练得到底怎么样。虽然和山庄里的师兄弟们交过手,可他们都让着我,我又不是看不出来。经此一战,我终于知道没有白用功,河朔双雄单上一人,并不是我的对手。”

    褚柏松苦笑道:“你难道还想在北宁寺与天下英雄争锋?少年人不知天高地厚,你比你二叔御灵子如何?这武林大事,还得看你二叔这样的人,岂是你这初出茅庐的小辈轻易能办的?”

    褚薇听父亲如此说,嘟起了小嘴。

    褚柏松看了田重远一眼,忽觉失言,脸色尴尬,随即又想:“方才之语倒也并非自吹自擂,这年轻后生日后自然知道我们褚家的威风。凭我二弟的本事,武林中能高过他的能有几人?”见田重远神情自若,毫不在意,顿觉这少年还真是孤陋寡闻得可以。

    吃过饭,众人一起上路,到了黄昏,已离北宁寺不远,众人寻家客栈住下。

    次日天亮,再走一个时辰,到了北宁山。一进山,便见山上来来去去的甚多江湖汉子。

    众人到了北宁寺,褚柏松报上姓名,四名北宁寺弟子上来迎接,执礼甚恭,说道:“末学后进,恭迎褚大侠大驾,北宁寺上下尽感荣宠。敝寺方丈在山上恭候,便请上山。”又说:“松南、昆沌、空峰三派的师伯叔和师兄弟们,昨天便都已到了。”

    褚柏松逊谢之余,扫了女儿和田重远一眼,神色甚是得意,心道你们这些年轻人若不是随我一同前来,哪能受人如此礼遇?当先上山而去。

    回头不见田重远跟来,心道:“你这孩子,若是自报家门,跟和我同行相比起来,在这北宁寺里的待遇可就差得远了。又何必清高?没什么用处。”

    田重远随后上前,报上姓名,四名北宁弟子本以为他也是松竹山庄的弟子,听了他名字,吃了一惊,齐齐合十行礼。

    为首弟子说道:“原来是恩公到了,师伯不在此间,不能亲来迎接,还望海涵。”转头向一名师弟使个眼色,那名师弟向田重远笑了笑,转身飞奔上山。

    田重远不明所以,道:“我和贵师伯素不相识,只怕是弄错了。”那大弟子道:“敝寺上下,无不感念田少侠大德,恩公不必太谦。”

    褚柏松望着那名僧人远去的背影,再回头看看,见那名大弟子和田重远有说有笑,竟是亲自将其迎上山来,不由脸上微微变色,心道:“瞧这四人服色,已是北宁寺二代弟子,这田重远居然和他们有如此交情,真是令人难以相信。”

    众人一路上山,只见山道上打扫干净,远远望去,每过不远,便有几名北宁寺弟子备了茶水点心,迎接宾客,足见北宁寺这次准备得甚是周到,

    再走一阵,褚柏松见有一名北宁寺弟子风风火火而来,那弟子三十十七八岁,精神饱满,气宇轩昂,一见田重远,便即行礼,口称:“小僧宝严,代师父迎接恩公,师父云游四方,不在寺中。请恩公莫怪。”

    田重远忙即还礼,道:“可不敢当,承蒙众位大师厚遇,心下好生不安,说来惭愧,在下生性疏阔,记不起何时和尊师相识,不知尊师是那位高僧?”

    宝严道:“家师便是去缘禅师。”

    田重远这才恍然,原来那去缘大师在寺中如此德高望重,忙道:“尊师佛法高深,着实令人相敬,些许微劳,深感殊荣。”

    褚柏松听得目瞪口呆,心道:“去缘大师乃是北宁寺掌门的师兄,以他在江湖中地位之尊,田重远居然是他的恩公,这少年看来果然非同凡响,委实小觑不得。”

    远远望见几名僧人也朝自己这边走来,为首之人,竟是北宁寺方丈去业大师。褚柏松心道:“我在江湖中向来仗义执言,朋友也多,这次上山,也是受北宁寺之邀,前来出谋划策,可也不敢奢望北宁寺方丈亲自迎接。这里没有别人,去业方丈显然是为迎接田重远而来,这小子面子可大得很呐。”

    去业方丈率领了十名弟子,亲来相迎田重远上山,于群雄相会。田重远见去业方丈五十多岁年纪,形象清烁,灰须飘飘,心想方丈大师可比我想象中的要年轻得多了,知道这位高僧实乃武林中的第一人,言语间极为恭敬。

    去业方丈心中感激田重远为师兄洗脱冤屈,更维护了北宁寺享誉数百年的名声,和他极是亲近。昆沌派掌门何师道也从高怀朗口中得知,田重远曾救过自己爱徒的性命,对其也是殷勤问候。

    已到的群雄,见北宁寺方丈、昆沌派掌门对田重远如此敬重,无不暗暗称异。这位少年英侠是何来头,不得而知,但连两位武林泰斗都如此礼遇,自己岂可小看于他?因此个个对田重远甚是恭敬。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