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章 亮相(一)

    “……黄原自古就有养羊的传统。

    就黄原目前情况综合来看,养猪不如养羊,而且最好是以育肥模式养羊。

    以羊为主,牛羊兼顾。这是由饲料来源所决定的,算是顺势而为。

    青贮有效解决了牛羊饲料的问题。

    它建立在充分利用农作物秸秆的基础之上,非常适合生产队集体生产模式,可以作为生产队的副业基础。

    农作物秸秆——青贮饲料——育肥羊、牛——高温积肥——粪费还田。

    这是个良性循环。不但变废为宝,还能有力促进粮食增产。双丰收。

    而咱们贸易经理部,可以主导建立原西县牛羊深加工产业链条。

    围绕牛羊肉、牛羊杂、牛羊筋角皮,甚至骨头,包括机械器械,可以建立大量的周边产业,形一个集群。

    一个综合性的产业集群……”

    至此,历经两个小时的汇报结束。

    孙少杰自觉欠人家李建国太多。

    所以,不但把自己心里所思所想和盘托出,没有一丝隐瞒,而且还把早就撰写的项目报告给贡献了出来。

    背景、目的、方法、步骤、控制、病害预防、利润管理等,使用后世商业报告的行文结构,全盘列出。

    言简意赅,一目了然。

    这也是源自于孙少杰前世的习惯。

    他认为只有落实到纸上的计划,才是真正的计划。不但可以促进落实执行,还能边做边认知,拾遗补缺,在执行中完成持续优化。

    直至最后升级蜕变,成为有效经验技术技能储备起来,为未来进步铺路。

    所以,但凡大事,他都会做方案。

    这就更让李建国两眼放光了。

    孙少杰说的话,包括里面偶尔冒出来的名词,有些他听懂了,有些虽然不懂但凭借上下联系和经验意会了。

    总之就是听明白了。

    不但听明白了,并且还产生了大量联想,开始思考如何利用这些东西。

    而且这个报告简直是意外之喜。

    不但可以照本宣科作为落实参照,还能依之找上面沟通、申请资源。

    等以后添一份执行总结,就是他向上面邀功的利器,政绩的铁证。

    哈呀!

    他李建国,多年以来,终于可以好好的扬眉吐气一回了。

    “育肥羊?那小羊从哪里来?”

    “口外蒙省。”孙少杰回答道。

    “俄有个战友在那里的畜牧部门工作,有一些影响力,而且愿意帮忙。

    前些时候俄去过那里,买了一小批羊回来,过几天应该就到了。原是给村里俄大哥来着,他喜欢研究这些。”

    “研究?”

    “嗯,他是个好庄稼把式,也个优秀的生产队长,一直在研究增产增收的事儿。这青贮就是他根据俄找的一些资料研究的,侧重方向是青贮技术跟农业生产的结合,目前有点成果。”

    孙少杰长舒了口气。

    到此为止,买那两百只羊的动机、资金来源、黄原农村实用青贮技术来处等等,都完美的衔接上了。

    如果集齐田福堂、徐治功或者白明川、李建国三个人所知信息,就能很好的串联起来,得知一个完整的故事。

    而在这个过程中,一个向望爱情、勤奋好学、热心公事、期望进步的年轻且优秀生产队长形象就跃然纸上。

    而这一切在李建国听来,就是一颗将要成熟的桃子向他咂了过来。

    而他,只需要伸手接住即可。

    在窑里原地转了不知道多少圈以后,李建国原地站定。

    “走!带上东西,咱们去找张主任。”

    李建国有两个婆婆。

    一个是原西县分管工商的张有智,另一个就是黄原市供销总社主任商全。

    “现在就去?”孙少杰问。

    “怎?你还想偷懒?”

    “那倒不是。就是汇报完等不能再放几天假,俄还有些事没办完呢。”

    李建国突然有些手痒。

    “好了,算你立功。以后只要你处理好供销科的事,工作时间上给你自由,不用坐班。这总行了吧。”

    孙少杰大喜。

    “呐,可是您说的啊,”

    “是俄说的,怎么,用不用给你签个保证书啊?”李建国作势取笔记本。

    “那……怎好意……那倒不用。”

    幸亏刹车及时,孙少杰抹了下汗。

    “既然不用,还站着做甚?走吧。”

    他李建国也是看西游记的。

    孙悟空嘛,得让他主动工作才行。

    当然,紧箍咒也少不了。

    等以后找个机会,想办法弄上一个给金箍他戴上才好。以前是不知道,现在知道了。这臭小子既然这么有本事,不拉套那就太可惜了。

    揉搓室捆扎在李建国骑来的自行车后座上,半个小时后,两人见到了张有智。又一个多小时候,三人坐上张有智的吉普车,来到了田福军的面前。

    “哈呀,有智,建国,你俩怎一起来了,有要紧事?”

    田福军热情的接待了张有智和李建国,就是不知为何对孙少杰爱搭不理。

    孙少杰多有眼色啊。

    虽然不知道原因,但也明白自己这是得罪大佬了,忙殷勤的倒水泡茶,然后立在一旁小心伺候。

    田福军的办公室,他是不陌生的。

    田主任赏了他一个“算你识相”的眼神儿,“站着做甚?去把俄藏的好烟拿来,给你有智叔和建国尝一尝。”

    孙少杰忙去柜子那里,翻出来自己上次敬献的太行香烟,还乖巧的拆开一包,分别给三位领导敬上,接着就很流畅的把剩余的装进了自己口袋。

    “那是你能抽的?”

    没想到田福军一点面子不给,居然向他伸出手来。真扣啊!

    “俄想着随时伺候来着……”

    “鬼心思不少。”

    田主任赏了他一句,然后转向张有智,“这娃也不算小了,就是太跳脱了些,没少给你们添麻烦吧?”

    张有智哈哈大笑,“行了,你也别显摆了。小杰还是很有本事的,今天俄就是给他请工的,你可不能压制啊。”

    李建国则“诚实”回应,“添麻烦倒还没有,光反而是先沾了不少……”

    紧接着,他就把徐治功来访,石圪节猪饲料地事件、石咀驿故事、贸易货栈等等详细说了说。

    到末了又引出了青贮的事,但没详说。

    只进办公室这一会儿功夫,从田主任跟自己这个兵的小互动,他就觉出自己真相了。

    那个田家招婿的传言很可能是真的。

    “建国说得怕是有些谦虚,若真能成,咱俩说不得也能沾点光哩……”

    张有智顺势接过李建国递过来的话头,把那份报告递给田福军。

    “这个青贮的事,你看看吧……”

    “哦?有这么大神通?”田福军接过报告,“那倒是要好好看看了。”

    说着戴上眼镜,认真的看了起来……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