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章 亮相(二)

    大约半堂课的功夫。

    不出意外,田福军也在办公室里踱起了步。

    张有智知道他在消化里面的内容,也没去打扰,只小声跟李建国聊天。

    大约又过了一刻钟,张副主任开口问道:“福军,怎样?可是能做?”

    田福军闻言停了下来。

    “有些复杂,需要好好想想才行。”

    跟张有智不同,他是分管农业的。

    而且极为信奉“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所以经常下乡实地调研,深入一线,现场解决实际问题。

    几年来,田主任的脚步差不多踏遍原西县的山山水水,农村的情况他实在是太熟悉了。

    原西县山多地少,水又不均,化肥更是极为珍贵,亩产确实不多。

    “不多”……说实话是夸张了些。

    是往大里夸张的那一种夸张。

    怎么说呢?

    田福军心里有一本账的。

    一九五三年,全县人均产粮还有九百斤,到去年却已经下降到了六百斤。

    整整少了三分之一。

    要知道,这还是夏秋一起算账,全年累计的产粮数量。

    夏粮基本缴公,秋粮归集体分配。

    从五八年到七四年共十七年间,社员平均口粮不足三百五十斤。其中三百斤以下的就有二百四十一个大队,共四万一千多人,占全县人口的三分之一。

    有些更为可怜的地方,一个人一年的口粮甚至才有几十斤。

    他们能怎么办呢?

    救济粮不够,也只能出去讨吃要饭罢了……

    还有油。四九年人均生产油还有九斤二两,到去年已经下降到一斤九两……

    社员收入低微、负债累累,缺吃少穿。劳动日值只有二、三角钱,每户平均现金收入只有三十来元。

    是一家农户一年的收入!

    于是,吃不饱就借。借粮借钱……反正缺的都借。

    全县超支欠款的人家,已经累超二千三百户。去年全县发放贷款金额近一千万元,人均欠款五十多元。

    关键这些钱几乎大部用于了花销,使用在扩大再生产方面的近于无。

    粮食那就更多了。

    截止去年,社员欠集体储备粮超过一千三百多万斤,已经相当于全县近一年的征购任务总和……

    如此严峻形式,能吃上黑馍馍的都算是宽裕人家。唉……

    他奔波多年,劳心劳力,往好里说,至多也只能算个裱糊匠罢了。

    面对形势,可以说是一筹莫展。

    而这青贮……似乎可行……

    把本应当作柴烧的农作物秸秆变成牛羊饲料,柴禾变成肉,通过高温积肥再变成粪费还田,还能促进粮食生产。

    青贮饲料、育肥饲养、高温积肥、区外贸易、牛羊粮食深加工……咝……

    以草换肉,以肉补粮!以养殖和粮肉加工带动全县农业和工业发展。

    张有智根本没有看准,什么揉丝机,什么青贮,全是表象。

    哪里只是那点肉的事儿?这是事关全局的一盘大棋啊!

    还有那劳什子听不懂的机械器械、产业、产业链、产业集群……

    想到这里,他越发的看孙少杰不顺眼了。

    放着这么好的东西,竟藏着不说,去外面闲逛了近半年……还说看什么战友,有多少战友能用得着那么多时间?

    半年时间,全国都可以跑一遍了!

    就这样,回来后竟还敢不上班。

    学校家里搞三搞四的,说小话、开摩托、打野鸡、欺负孩子……家长里短,整天跟女子、娃子们混在一起。

    尤其是最近,竟然还收拾院子学起老人家们种起菜来……真想提前退休?

    孙!二!娃!

    田福军越想越生气,越想越恼,牙痒痒,手痒痒,脚也痒痒……

    真想拉住狠捶一顿啊!

    “孙二娃,站直了!”

    田福军脸不是脸,鼻子不是鼻子,对着孙少杰就是一通发作。

    “才复员不到半年,站没站相,坐没坐相,成什么样子!”

    “是!”

    孙少杰目不斜视。悄悄瞄了眼田主任那张黑脸,微微扫视了一下自己。

    站得挺直的啊?没毛病……

    “啥是产业?啥是产业链?啥又是产业集群?说!”

    “社会化大分工促进生产力发展……”

    “停!简单说!用俄听得懂的话。”

    “是!”

    有些难为人啊这。

    “简单说,就是任何生产行为都不是孤立的,都有联系,都有上下游。

    比如农民种粮。

    上游是种子化肥,下游是粮食深加工,配套是农资农药农机农具集体养殖等等,上下连在一起是产业链条,结合周边配套就形成相互支持的产业集群。

    其中,又因作物不同再次细分,小麦、玉米、大豆、高粱、小米、烟叶……等,各自形成各自不同的产业链。

    若是以其中某一种为主,加上所有相关配套,就是一个产业。

    假如把某个产业的所有强联系生产单位集中在某个区域设厂,互相支持,互为配套,就会形成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模式成本低效率高,产成品更便宜,比单干划算。”

    张有智和李建国旁观这爷俩,非常理解田福军为何突然如此暴躁。

    生气了呗。

    话说,他们俩当初也想来这么一出来着。

    可惜只是动嘴,不太过瘾。

    若是能上手就好了,要是再来个手脚并用全武行,那就更爽。

    “啥是‘强联系’?”

    “麦种与大田生产,化肥、农药与农业生产等等,就是弱联系。弱联系不需要集中;葡萄与葡萄酒厂、面粉厂与挂面厂、饼干厂、煤矿铁矿与冶铁等等,就是强联系。强联系集中的话,能极大的节约成本。”

    “怎么个‘比单干划算’?说清楚。”

    “比如小麦。若是把面粉厂建在小麦产区交通最便利的地方,然后围绕面粉厂配套建设挂面厂、饼干厂、生猪饲养场、肉类加工厂等等,比单个分别设厂,生产出来的东西要便宜许多。

    里面可节约的地方太多了。

    比如,面粉厂生产的面粉不经过二次装卸运输,通过管道直接吹进隔壁的挂面厂和面车间……还有其他比如集中供电、供水、供热……”

    “轰”的一声,办公司里的三个人被震得耳鸣心颤,一时不能自抑。

    张有智更是震撼。

    原来,价值最大的部分竟然在这里呀。亏他还是分管工商的。

    现今是个什么状况,三个人都太清楚了。

    计划经济,统一调拨。

    相关物资统筹在一起调配,是有一个价格的。甚至为此还特意设立有物价部门,专一负责定价及实际价格管控。

    那么,定价的依据是什么?

    全国行业平均价!

    有时候还高于平均价。

    若是依照产业集群模式,相关产业链规划在一起配套生产,平均成本肯定低于行业均价。远远的低于。

    也就是说,降下来的成本将全部变成利润沉淀下来,归原西县所有了。

    这可是一大坨啊!

    那么,什么产业合适呢?

    三个人对视一眼,不约而同的想到了牛羊深加工;反哺回农业以后,说不定能划出更多的土地来种植玉米高粱。

    那时,可就不仅仅是人吃了呀。

    说不得猪、鸡也都可以养上一养。

    如果再次反哺回来时,就是更深一步的肉类蛋奶深加工了。

    同时,粮食结余以后,可玩的花样那就更多了。

    比如,可以把川道、塬上等大块耕地集中起来推进机械化耕作,然后专一种植一样作物,比如小麦玉米轮作。加上水肥给力,粮食产量势必大大提高。

    其它麦谷、麦豆……照抄作业,都是一样啊,不复杂。

    而边角小块耕地,就可以充分发挥人力所长,集中人力灵活点种玉米、高粱、红薯、棉花等耐旱、或者需要人力勤维护的作物。

    哎呀不能想,要冷静!不能头脑一发热就乱来,那要不得。

    “那个什么揉丝机在哪里?”

    “啊?车上。”

    正在发呆的二娃同志猛然惊醒。

    “你去搬上来。”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